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代、北宋时期,中原战乱纷起时,居于我国三北地区的契丹、羌、女真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先后建立起区域性政权,出现了辽、西夏、金三个王朝。辽是契丹贵族建立的国家。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居住内蒙古拉木伦 ??河流域,以渔猎畜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五代初,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乘中原战乱,向外扩张,于公元916年称帝,在我国北方广大疆域建立起幅员万里的辽国,国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公元1004年,辽军侵入北宋腹地,迫使宋真宗在澶渊(河南濮阳)与辽订盟,辽、宋有  相似文献   

2.
克格勃从事的情报、间谍活动涉及领域之广,手段之高,令人咂舌,可谓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3.
付涛 《当代海军》2004,(2):60-61
美苏冷战开始之初,美国开始使用配备特种装备和人员的水面舰船和潜艇搜集苏联和中国的情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任务范围扩大到对第三世界国家和其所谓的“左倾中立国”进行间谍活动。  相似文献   

4.
刘缙 《军事历史》2022,(5):8-14
北宋初年,面对紧张的国防形势,军事训练开展得较有成效。皇帝通过不断的“讲武”活动,来检验训练成果,并且发布各项措施,完善军事训练体系,保持军队战斗力。此后北宋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因势利导,增加了水军这一新军种,保证了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然而,随着北宋边疆危机的逐渐缓解,军事行动趋于减少,军队建设和军事训练逐渐松弛。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早在1872年9月,日本就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对华间谍活动。当时,日本留守内阁代理在征得外务卿副岛种臣和参议员板垣退助的同意后,派遣部下池上四郎、武市正干和彭城中平从上海乘船经烟台到营口,在中国东北搜集情报。他们总是以"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贸易,到贵国参观旅行来了。"等听起来很轻松的话来蒙蔽盘问者。  相似文献   

6.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4):58-59
罗伯特·汉森间谍案曾轰动一时。在汉森10多年的间谍生涯中,由于曾担任多个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的职务,可以接触到大量与苏联/俄罗斯有关的绝密情报,甚至是美国政府内部最敏感、最机密的情报,所以汉森出卖的情报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让美国人触目惊心。美国联邦调查局也认为汉森间谍活动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叛国行为,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那么,他的妻子邦妮作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又是如何与一个大间谍和平共处的呢?难道她就没有发现汉森的间谍行踪吗?她又是如何证明自己与汉森间谍活动毫无干系的呢?  相似文献   

7.
格瓦拉这位古巴革命英雄,人们对他的迷恋和崇拜堪与对黛安娜相媲美。最近解密的苏联克格勃档案资料表明,格瓦拉之死与一个女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她就是苏联克格勃间谍活动的专职教官、人称“猛禽”的罗拉·马丁内兹。 ——编者  相似文献   

8.
麻风女间蝶     
我们也许看过不少描写间谍活动的小说和影视片,这些故事中的女间谍无一不是风姿楚楚,性感迷人。但你听说过一位身患麻风病的女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国间谍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9.
弗吉尔·奇普效忠于美中情局,参与一系列国际间谍活动,包括促使苏联解体……其胞妹朱迪特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好姑娘。她敢于对美国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思索和收集揭露美中情局败类的内幕,最后被杀害。奇普要为她伸张正义,却被中情局认为是深藏在内部的“鼹鼠”,接二连三地被派到遥远的国度去出差,处处受到监视。好不容易查出杀人凶手准备采取行动时,他突然倒在大街上,被一辆救护车拉走……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美中央情报局如何控制遍布全球特工和开展颠覆活动的细节。  相似文献   

10.
反间计     
夏振泉 《国防》2010,(11):78-79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要知彼,了解敌军的情况,就离不开间谍。可以这样说,有了战争,便有了间谍活动。因此,孙子云:“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指南针就出于宋朝。良好的科技发展的背景促进了军事测绘技术的进步。刻板技术被开创性地用于地图印刷。军事地理著述和兵要地志研究成果丰硕。指南针、计里鼓车等测量工具的出现 ,为军事行动中测定方位、量测距离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宋代商业分工细致,竞争激烈,商人为了招揽顾客,推销自家商品,开始用“新颖”、“文雅”的名称命名自家商品,逐渐形成文字、图形或实物等不同类别的商品标识。宋代商标的使用,既维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也有利于商业经济的正常秩序;既提高了商品的信誉,保证了商品的质量,又扩大了商品服务的范围,增加了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时期,武学作为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于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和二十六年两次重建。此后,历经孝、宁、理等朝发展,在承继北宋武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招生、培养、管理、除官等制度,在中国古代军校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由于当时武举不兴,武学地位低下,办学规模较之北宋大幅缩小,其军事功能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张操 《军事历史》2021,(4):83-86
宋朝繁荣的经济以及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为国防支出、军费筹措、军事技术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军事制度及政策的局限性,使其经济实力未能转换成强大的军事实力.长期的和平环境,也使得宋朝人民长期处于一种比较富足、安逸的状态,军队战斗力逐渐退化.事实一再证明,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不能自然转换为强大的军事实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同时注重国防实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雁 《军事历史》2003,(1):55-56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清王朝,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晚清”。此时的清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晚清政府不惜动用大量军费以发展军事经济,特别是兴起了长达30余年的洋务运动,但最终未能摆脱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晚清政府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军事经济这一视角加以分析认识。一、社会制度落后,统治阶级腐朽,从根本上窒息了军事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的本性,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晚清国势日趋衰微,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都处于落后状态,社会危机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16.
汉朝与匈奴战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匈几百年的大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对汉匈双方谁是主动进攻方,谁是防守方历来有所争议.怎样去客观地判断进攻方,不妨从战争的起因、目的和结果以及军事力量、战略意图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较全面地认识这一问题.还有关于汉朝战胜匈奴皆因骑兵数量多这一观点,笔者认为颇有不妥.从白登之围到汉武帝时期多次出击匈奴的诸多战例中,可以看出汉朝取得胜利并非因骑兵数量多所致.  相似文献   

17.
周代军事测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是军事测绘的奠基时期。其间频繁的战争推动了军事测绘的迅速发展。军事测绘管理已经制度化和设立了专门职官 ;军事地图脱离了原始形象制图的范畴 ,向着精细制图过渡 ;以《孙子兵法》为标志的军事地理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军事工程测量得到长足发展 ;测绘技术在实践中开辟着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的整个过程 :由于经制兵八旗和绿营的衰败 ,于 1 9世纪 5 0年代初产生了另立新章的湘军 ,并于 6 0年代初衍生了率先全部装备洋枪洋炮的淮军。 6 0年代至 90年代初 ,部分八旗兵、练军和防军 ,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方面实现了近代化。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决定变革军制 ,编练新式陆军 ,实现全面近代化。本文还论述了晚清陆军实现近代化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9.
驿站是中国古代的军事交通机构,也是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传递紧急军政公文和信息,并对军事人员和其他公务出行人员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的服务。唐代继承了前代驿站军事化管理的规定,与当时实行的府兵制度相一致,建立了驿站军事化管理体制,不仅保障了唐代军事交通体系的高效运转,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而且从此定型了中国古代驿站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国家的统一,并长期维护安全与稳定,清政府在新疆大力推行兵屯、民屯、回屯、旗屯、犯屯等不同类型的屯田。经过统治者大力倡导,各族广大人民辛勤努力,清代新疆屯田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劳动者直接参与作战,所生产的屯粮也保障了军需,同时还使边地得到了充实,巩固了边防。但其经营策略上的某些失误也给后世留下了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