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帮促后进党支部应克服的偏差黄建德华敏张秋成一、纠正主观臆断的偏差,切实把后进党支部的底数摸清楚。有的团领导机关对后进党支部往往凭平时印象定帮抓决心,依以往经验拿帮抓计划。“情况不明决心大”,这是一线指挥部帮后工作中的“常见病”。因此,要提高帮抓后进党...  相似文献   

2.
孙才态 《政工学刊》2001,(11):21-21
师团机关在指导帮促基层建设中发挥了“一线指挥部”作用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 ,很重要的就是在指导帮促基层按纲建设中 ,应做到“三多三少”。(一 )在指导思想上 ,多强调全面发展 ,少提倡单一“冒尖”。始终坚持用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规范和指导基层全面建设 ,是师团机关的一条成功经验。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是《纲要》的核心和灵魂 ,统揽着基层建设的方方面面 ,对于基层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离开了“五句话”抓基层 ,目标就会失去 ,方向就会偏离。因此 ,师团机关在具体帮促中 ,要结合基层不同的情况和特点 ,针对基层的…  相似文献   

3.
帮促先帮“志”。后进连队的官兵普遍既存在着期盼争先夺优,又存在着争先无门、夺优无望的矛盾心理,有的还发展成惟条件论,乃至“等、靠、要”的乞怜心理。因此,帮促首先要帮其“立志”,要多鼓励、少指责,不往火上乱浇油,不往冰上泼冷水,尤其是不能以偏概全、讽刺...  相似文献   

4.
邱智勇 《国防》2016,(3):36-37
小散远直单位是部队基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加强小散远直单位的正规化建设,对于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促进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积极适应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新要求,找准建设的“突破口”,多措并举促落实,努力提高部队基层建设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5.
旅团政委作为抓基层"一线指挥部"的领导者,对帮建基层负有重要责任.担任团政委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只有切实负起帮建基层的重要责任,下大力做好固强帮弱、促先帮后的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基层按照<基层建设纲要>加强建设的能力,促进部队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注重“双争”在“中间层”的落实孙涛调查中发现,居于先进和后进之间的一些“中间层”单位,在开展“双争”活动问题上,从思想观念到工作思路,从建设标准到工作落实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自我估价,“争”的标准低。有的单位在抓基层建设中,自我感觉...  相似文献   

7.
陈志民 《政工学刊》2013,(10):44-45
军师重点抓旅团,依靠旅团面对面抓基层建设,是贯彻落实《纲要》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实践中,要坚持从落实“十帮”入手,不断提高“一线指挥部”面对面帮抓基层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8.
赵滨 《政工学刊》2012,(10):36-37
胡主席强调指出,各级党委、领导和机关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基层抓落实上,建立健全抓基层建设工作的科学机制。各级领导机关在抓基层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作为领导者和落实者,必须牢牢把握基层建设特点规律,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指导,努力提高帮抓总体效果,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整体提高。一、切实端正指导思想。实施科学有效的帮抓,领导机关首先要端正工作的指导思想。只有把指导思想搞端正了,才能保证基层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9.
马太效应一词源于《圣经》中的一个典故,经常用来描述“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等两极分化现象。基层建设的“马太效应”是指基层建设发展水平所呈现出的先进更先进、后进更落后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一些连队在“快车道”上疾驰、一些连队在“慢车道”上跟进,二者之间的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影响了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高。这种态势的形成,有基层单位自己的原因,更有领导机关习惯性思维定势、指导思想不端正、指导方法不科学的问题。要破除基层建设的“马太效应”、谋求基层建设的新发展,各级领导机关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理军分区开展“三争当”活动,激励人武干部争先创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日,云南省军区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为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落实,大理军分区紧紧围绕人武部党委建设这个根本、主官间同心合力这个关键、干部尽职敬业这个重点,从1997年初开始,在全区开展争当“先进人武部党委”、争当“一对好主官”、争当“先进人武干部”的“三争当”活动。军分区党委对“三争当”活动作了明确部署,并利用各种机会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武系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极大地促进了基层建设。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有的单位存在“下得去而帮不上”的现象,对下基层的天数、人数、遍数要求多,对实际效果怎么样考虑少,有的甚至认为只要下去了就等于帮上了,造成基层建设在低层次徘徊。笔者感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强化“下得去更要帮得上”的意识,努力谋求帮抓基层的最大效益。一要明确“下得去”的目的。机关因为基层的存在而存在,基  相似文献   

12.
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发表10年来,全军上下用“五句话”统揽全局,按照《基层建设纲要》全面推进基层建设,涌现出了以某炮兵团为典型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但随着人员和任务的变化,存在着需要不断巩固、发展、提高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紧持高标准,谋求新发展,才能确保落实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县市(区)人武部作为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一线指挥部。责任重大。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学问很多,靠一般的检查指导是不够的。采取某种单一的办法也是不行的。必须拓宽“帮”的渠道,讲究“抓”的方法。简而言之。要想基层工作落实好。“五干”不可少。  相似文献   

14.
帮建后进单位党支部,是加强“一线战斗堡垒”建设、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手段。要确保帮建后进单位党支部扎实有效,旅团领导机关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蹲 点帮建是领导机关抓基层的有效方法 ,也是固强补弱、提高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和必要途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 :“下基层的工作组要以蹲点为主 ,坚持与官兵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 ,搞好传帮带。”从调查的情况看 ,各级领导机关尽管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解决了不少问题 ,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蹲点帮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一 )“挂名式”蹲点帮建。有的虽然建立了团以上领导挂钩蹲点帮建制度 ,明确了蹲点帮建的具体单位、任务和时间 ,但一些领导干部却“只挂帅、不出征…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强调要“实施对基层建设的科学指导”,并从五个方面对领导机关指导基层建设的基本方式方法作了规范。为认真落实《纲要》这一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机关指导基层的效益,最近我们对部分师旅团机关指导基层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7.
承德某预备役团一营营长韩金龙,服从需要扎根基层,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以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成绩,使一个后进单位跨入了先进行列,所在营连续三年被师评为“先进营党委”和“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个人也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并被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福清市人武部以求实创新的精神,狠抓民兵工作落实,在规范中推进基层建设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被福建省军区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适应“两场”抓基建。早在几年前,福清市就在一次“议军会”上形成决议,把抓基层建设纳入市委目标责任制,形成了既适应“市场”要求又适应“战场”需要的抓民兵基层建设的工作思路。全市各级领导对民兵、  相似文献   

19.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试行、颁发以来,各级在加强基层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在基层调查研究中也发现一些单位,甚至一些领导,对抓好《纲要》落实的意义认识还不高,理解还不深,自觉性还不强。因此,落实《纲要》要进一步解决一些单位和领导的认识问题。 一、要进一步深化对《纲要》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落实《纲要》是加强部队基层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和经常性工作。《纲要》一颁布,江主席就要求全军“务必抓好落实,务必使基层建设有一个全面进步”。落实“两个务必”,首先要继续深化对《纲要》的认识,使《纲要》在全体官兵中真正入脑入心。在这理,应从三个方面深化认识:一是要从我党、我军三代领导核心一贯重  相似文献   

20.
把班子搞坚强让支部唱“主角”范作辑,黄智山加强党支部建设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在基层的落实,带动和促进其他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一、强化“主角”意识,明确党支部在全面建设连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连队全面建设中,党支部的作用是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