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辖区群众对他无比信赖,虽然年逾半百,人们还是亲切地称他为"小李子";同事对他深感敬佩,大家都满怀崇敬地称他为"李师傅"。他就是六师五家渠市垦区公安局猛进派出所民警李玉山,职工群众心中的好警察。忠诚坚守李玉山今年53岁,1984年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猛进派出所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29年来,为了对辖区情况做到胸中有数,李玉山走街串巷,下  相似文献   

2.
宝塔山下,喝延河水长大的某预备役团团长李邦杰,始终不失公仆志,两袖清风干革命。最近,兰州军区宣扬了李邦杰的先进事迹,甘肃省军区为他记二等功一次,一次,驻地秦安县的领导同志来团里研究工作,看到李团长一家4口人挤在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很受感动,当即从县财政拨出3500元帮他改善住房环境。可李邦杰想到团里被装等物资无处存  相似文献   

3.
脱贫致富     
他,如今拥有一个500亩的果园、一个养殖场、两个建筑经营门市和一支建筑队,年纯收入几十万元。可他致富不忘乡亲,扶持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深受领导和群众好评。他,就是四川宜宾县喜捷镇新联村青年民兵李兴海。 15年前,刚小学毕业的李兴海,因父母难以支付学费,含着眼泪藏起了书包,当起了“放牛娃”。从小立志于大事的李兴海暗自发誓,要把“穷”字赶跑。他拜师学艺,跟师傅学习泥工、石工和木  相似文献   

4.
在军营,一提起"枪王"何祥美,那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枪王"的背后还有一位名师——李治军。多年来,经他手培养的狙击手足足能组建一个团,何祥美、韩昌生、周剑锋……都是他的学生。这就是"李队",他瞄准的目标只有一个:把每个特种兵都培养成神枪手。  相似文献   

5.
外出归队的李干事讲了这样一件事 :在火车站遇一 40岁左右男子向他借电话卡 ,说是河南人 ,来烟台打工 ,在来烟台的火车上钱不慎被盗。现身无分文 ,想让家人送些钱来。听完那男子颠三倒四的叙说 ,李干事慷慨掏出电话卡。那男子打完电话 ,向李干事好一阵谢谢后并没走 ,右手摸着后脑勺 ,嘴里“嗯”了好几下 ,才说出两天没吃饭了 ,能不能先借给他 5元钱。李干事又很慷慨地给了他 2 0元钱。此语一出 ,众人哗然。有的说 ,那男子是骗子 ,装得挺像 ,不该给他钱 ;有的赞成李干事的做法 ,说不是骗子 ,力所能及地给予救助应当。听着大家伙的评说 ,李干…  相似文献   

6.
纵观当今世界琳琅满目的广告大战,参战者大凡都以推销产品,增加盈利为目的。然而,陕西神木县李家峁村基干民兵李正光去年三次张贴广告的目的却与众不同。旦看他“一贴广告”。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的李岗一身休闲装,看见生人走来还会羞涩地推推眼镜,一副腼腆大男孩的形象。然而穿上军装,站在执法岗位上的他,却让许多不法分子原形毕露。战友们经常调侃他说:"你又琢磨什么呢?再琢磨就成‘李着麾’了。"  相似文献   

8.
我的舞台在基地,我的价值在大地,守着这片黑土地就是我的使命。——李怀庆机务队长李怀庆,敦厚朴实,沉稳坚毅,一口浓郁的胶东腔。19岁入伍来到北大荒,他一待就是18年,成了一名精通现代农业技术的"耕田好把式"。初到沈阳军区某农副业基地,李怀庆就被轰鸣而过的大型机械所震撼。祖辈都是农民的他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梦想走出一条与父辈不同的路,决心用现代化的机械征服眼前这片沃土。  相似文献   

9.
他,出生于武汉,江汉之水孕育了他满身的书卷气。但面对预备役工作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却敢于横刀立马,攻关克难,就像一位过关斩将的常胜将军。他就是中共官渡区委副书记、昆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一营政治教导员吴长昆同志。自担任教导员以来,他倾心预备役工作,文韬武略,刚柔相济,带出了一支预备役部队中  相似文献   

10.
博您一笑     
误会某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沐在吗?"李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上礼拜。"  相似文献   

11.
大巴山区,有一位普通的人武干部,在平凡的工作中,以自身的言行,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品德,他就是四川省达县麻柳区人武部部长、达川预师师直工兵营预任副营长——李世禄。在当地,人们普遍传颂着李部长  相似文献   

12.
仇和旋风     
《兵团建设》2008,(4):8-10
短短3个月时间,他3度被《焦点访谈》“光照”。他在云南实施的“昆明新政”刚满百天,已有从“旋风”演变成“台风”的趋势。他要求公务员天天写学习心得,所有的部门领导都去招商,领导干部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他让公务员们觉得很紧张、很不舒服。一位在会议上打瞌睡的官员被他点名后被要求辞职。“只身一人,无牵无挂”,他在昆明的“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仇和的铁腕被一些人称道,也被一部分人质疑为“人治”。如何认识仇和?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网等有关媒体报道综合编写的——  相似文献   

13.
李部长是我们对一位退休老干部的尊称。李部长到底是不是部长,我也不知道,也从没问过。只是经常见他穿着一身褪了色的旧军装,背着军用挎包,把一个"纠察"袖标往左臂上一箍,就站在我们营院的大门口,一旦发现有着装不整齐的军人出门,他会立即迎上去提醒,并习惯性地用一个红色的小锤儿敲打敲打,是我们驻地附近的业余纠察。  相似文献   

14.
他长相平凡,唯有那额头上深深的皱纹使人印象深刻;他不善言谈,却时刻把职工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头。他就是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农七连党支部书记、连长李长武。6月4日,李长武来到职工任洪基的棉田,检查蚜虫病害。田管期间,连队加强棉田技术管理,李长武深入连队的每一块条田,检查棉苗长势,及时给职工提出田管建议。七连职工任洪基种了70亩棉田,去年收入近10万元,他常说,连  相似文献   

15.
地处黄河之滨的山西省保德县,有一位情注国防、关心武装的领导干部。他虽没有从戎的经历,但对武装工作却有着一种特别的爱、特别的情,他就是保德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永胜。  相似文献   

16.
济南军区某通信团一营一连有个"老李头"。"老李头"是一名老兵,名叫李吉东,1974年出生,入伍19个年头了。因为长相老成,一脸沧桑,熟悉他的战友都叫他"老李头"。8年前的一个初夏,下班后的老李抱着来队探亲的儿子出来遛弯。这天,父子俩恰巧被刚下连的新兵杨仁强看到了。"李班长,这是你孙子嗦?今年好多岁嘞?"小杨操着一口浓郁的四川话问道。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论述:"……‘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一、缘起作为当年陕甘宁边区的著名民主人士,李鼎铭出现在毛泽东的论著中,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查附记     
2月2日,笔者冒着寒风,驱车来到河南省濮阳市郊区公安局。治安股长李全省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两次提审在押罪犯崔留群的情况。李股长说,提审崔留群时,每提起他行凶时的惨状,他都牙咬嘴唇,眼含泪水,痛心地说:  相似文献   

19.
李彩林长得魁梧壮实,方头宽脸,你别看他外表粗放,却心中有数,抓工作的点子多。作为云南楚雄市人武部部长,在他任职期间,单位全面建设年年被省军区评为先进,各种奖牌、证书抱回了一大摞。他个人也先后荣立三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去年3月,楚雄市被成都军区表彰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先进单位”。知情的人都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李彩林求实创新抓武装、开拓进取干事业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0.
1981年,他从云南边防被调到台江县人武部,没想到这武装工作一干就是20年。在这个不短的岁月里,这个苗家娃把自己的情结与国防事业联在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他,就是1995年曾被贵州省军区评为优秀人武干部,2000年7月又被省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贵州台江县人武部部长李金富上校。 台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仅有12.6万人,苗族人口占97%,全年财政收入不到500万元。人武部的3幢50年代修建的低矮的房屋,就是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的地方。上任伊始,李金富就暗暗下决心:几年内一定要让部里的面貌有一个崭新变化。他争取到了县政府的拨款,修建了一栋1400多平方米的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而后,李金富又狠抓民兵武器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