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忌当众谩骂。有意识地当着大家的面数落战士,让其当众“丢脸”、“出丑”,不少基层干部认为这样做是让战士长记性,永远记住这个教训。但他们没有想到,人是有自尊心的,伤了自尊心就等于污辱了人格。战士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对干部不满,产生逆反心理,给官兵关系蒙上阴影,增加管理教育的难度。二忌一味批评。在管理教育战士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总感到,多批评是对战士的严格要求,这是步入了教育误区。其实,战士可塑性强,需要赏识、赞扬和激励,给战士工作上的动力。若一味地去批评战士,久而久之,战士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  相似文献   

2.
巩海鹏 《政工学刊》2002,(10):15-15
一是压制性 :胡说 ,你还敢狡辩 !听了这类语言 ,战士容易产生压抑心理。压抑时间长了 ,就会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或条件下诱发事故或问题。二是威胁性 :成绩上不去 ,看我不收拾你 !听了这类语言 ,战士极易产生对抗心理。他们势必把指导员看成是“威胁”而对抗 ,在官兵之间形成“两派”。三是侮蔑性 :你真是废物 !除了吃 ,你还能干啥 !听了这类语言 ,战士容易产生反感心理。干部在战士眼中就会降低威信 ,甚至没有威信。四是强迫性 :我让你干你就干 ,不让你说就别说 !听了这类语言 ,战士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你越让他干的他反而不干或者干不好 ,你不…  相似文献   

3.
我讨厌!被煤体贴上“80后”标签的战士对他的顶头上司——他们的班长工作中不科学做法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这在早前不可想象,你不得不感叹,时代变了。那么就别皱着眉头,让我们大度地虚心地,倾听我们时代的军营来自战士最真诚的声音。或许战士们的“我讨厌”,正是我们需要改进的。  相似文献   

4.
李根成 《政工学刊》2002,(10):34-34
在基层 ,常见一些带兵干部这样说战士 :“让你干啥就干啥 ,问那么多干什么 ?”初听这话 ,以为是部属询问了某些涉密事项 ,做领导的不便公开讲解 ,可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一些管理中本该让战士清楚和明白的道理 ,或三言两语搪塞过去 ,或只字不提 ,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了解 ,这种管理中重“管”轻“理”的现象在不少基层部队都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带兵干部在管理过程中 ,误把管理当管制 ,认为抓基层就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别的不用讲那么多。于是 ,便出现了管理中的重“管”轻“理”现象。一是只“管”不“理”。只要求战…  相似文献   

5.
相当数量的新战士存有一种孤独心理.这应该引起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据调查,某部新战士,80%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心理.尽管孤独心理的产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其原因随各自的经历、精神状态、知识等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它仍有共同的规律可循,有根本的心理原因可挖.合群心理倾向满足与否是孤独心理是否产生的根本原因.要研究孤独心理首先应当懂得合群心理倾向的一般特点.所谓合群心理倾向是指个人希望与他人相互交往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自然和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已经成为每个人都具有的共同心理本质.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人是从动物界进化而来的,必然具有前人类的某些属性.人类心理中也或多或少地保存着动物的本能意识.可以说,人的合群心理倾向源于动物的合群本能.同时应当看到,人的合群心理倾  相似文献   

6.
李亮  孙祥敏 《政工学刊》2006,(10):40-40
在基层有的带兵人这样抱怨:“现在的兵真是说不得、批不得,带兵真是太难了。”为什么有这种反映呢?笔者认为有的战士之所以“说不得、批不得”,处罚达不到目的,固然与战士自身原因有关系,但带兵人在实施处罚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不讲原则,对战士不能一视同仁;有的方法不当,使用“土政策”、“潜规则”;有的用语不文明,随意侮辱战士;更有甚者对战士动辄打骂体罚,不择手段。试想战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时间一长,怎能不产生抵触情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局面的出现,有不少是带兵人的“盲点”…  相似文献   

7.
基层干部是单位的火车头,其言行不仅关系自身形象,而且会对官兵产生示范引导作用。比如一些干部用“语言的暴力”来显示自己的权威,体现自己的魄力。其实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想法,基层干部动辄骂人、训人,不仅不能显示自己的权威,相反只能破坏自己在战士心目中的形象,显现自己的粗俗和无知。有人“舌吐莲花”,赢得战士的钦佩;有人“出口成脏”,“毒”了战士的心。  相似文献   

8.
姚旺 《政工学刊》2005,(1):25-25
“知兵”,即掌握战士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战士在哪里,知道战士在干什么,知道战士在想什么,知道战士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这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带好兵的前提。当前,经常有基层干部抱怨:现在的兵越来越难带了,天天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却搞不清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部分基层干部身入心不入,身在兵中不知兵?1.所有的“痛”都自己扛———打不开战士的“话匣子”,掏不出战士的“心里话”。战士从五湖四海汇集到部队这个大家庭,有了问题找组织,这是常理。可现在的战士经历丰富,性格各异,思想比较隐…  相似文献   

9.
韩晓峰 《政工学刊》2014,(10):77-77
我刚当指导员时,有几个战士因违反纪律被机关通报了,在进行批评教育后,我要求那几个战士“把事情和家里说说,并让家人给我打电话,不然明天罚抄条令一百遍”。刚回办公室不久,战士小李怯怯地站在办公室门口喊“报告”,让他进来后,才得知他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养大,爷爷奶奶对他的期望特别高,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在部队犯了错误,宁愿接受抄条令一百遍的惩罚。  相似文献   

10.
夏云 《政工学刊》2014,(2):32-32
网络时代,上网越来越成为战士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领导干部和基层带兵人不懂网言网语,不善于“键对键”交流,就很难融入战士的生活、走进战士的内心、赢得战士的认同,密切官兵关系的工作也就做不细、做不透。一些单位出现“网上只有战士影,不见干部身”的现象,在网上官兵彼此渐行渐远。从这个层面上讲,离网就是离兵,“网上五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谁都想有一个轻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然,这种轻松不是放松,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轻松和愉悦。但据调查,很多战士感到在连队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作为带兵人,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营造一个让战士轻松的环境?做一个自信的人———自信是营造轻松的“特效剂”战士都愿意自己的带兵人是个强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带兵人自信的大小决定着部属信心的强弱。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一)落实规定有魄力。果敢机敏、指挥若定的领导,会对战士产生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反之,如果遇事举棋不定、人云亦云、患得患失,战士就会感到领导信心不足、没有底气,工…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走路,实际上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而自信的人生才是有可能成功的人生。由此想到,我们也应该让每一个战士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战士抬起头来走路,就需要我们各级带兵人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战士,使战士因受到尊重、肯定和信任而始终充满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13.
开展写日记活动李亚军郝旭波在战士中广泛开展写日记活动,组织学习《雷锋日记》、《吕俊峰日记》,明确写好日记对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引导战士写好自己的“军人日记”,是战士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提高战士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促进对问题的思考。部队平时搞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线带兵人要有一张婆“婆嘴”,说的是作为平时与战士贴得最紧的基层管理干部不要怕多说话,要多关心爱护和培养战士。战士有问题时要多提醒、多指点迷津,战士有了进步时要多表扬、多鼓励。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一线带兵人把这种“婆婆嘴”的真正涵义误解了,或者说没有把握好运用“婆婆嘴”的艺术,在实际带兵过程中变成了唠叨嘴”,结“果可想而知。第一,“婆婆嘴”会减轻战士心理负担,“唠叨嘴”会加重战士心理负担。“婆婆嘴”讲究说话时宜,“唠叨嘴”不考虑他人感受。军营生活本来就比较紧张,战士心理上需要适时适度放松,需要安静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有的基层领导在对部队工作讲评时这样开场:“这次任务,总体上说完成得不错。好的方面我就不讲了,主要讲存在问题……”讲评会变成“批评会”,让战士们本来高涨的情绪,一下子低落到极点。  相似文献   

16.
战士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当战士的情绪处于“乐起来”的状态,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充分调动,以积极的姿态领受任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让战士“乐起来”,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学管理、构建和谐军营的必然要求。作为基层干部尤其是基层主官,应充分尊重战士的主体地位,真心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当前,反“四风”轰轰烈烈,各级对官僚主义都重拳出击,但在个别基层单位它仍很有市场,甚至披上了合理的外衣。有的基层主官俨然“土皇帝”,把通信员当成服务员,把文书当成秘书,被子要人叠,衣服叫人洗,总结让人写;有的自我感觉良好,出入营门不还礼,或以点头、招手代之,训练场上甘当“看客”,组织劳动乐当“说客”;还有的自身要求不严,对战士休假归队带的特产“坦然收之”,对战士入党立功后的小意思“悦然纳之”。对此,不少人认为合乎情理,理所当然,或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如此“不应该”被视为“应该”,岂不怪哉!  相似文献   

18.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比如“这个人乐于助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乐于助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有的连队领导喜欢给战士贴上相应的标签,比如某某是“落后分子”、某某是“重点人”。实际上,无论是对某战士“怒其不争”而“斥其不奋”,还是爱兵心切而时时刻刻记着个别战士存在的缺点以促其改正,甚或是以一个“杀鸡儆猴”的样板教育别的战士,不论从哪种角度来看,给战士贴“反面标签”的做法都要不得。(一…  相似文献   

19.
做融洽官兵关系的有心人孙涛汪昱成长进步要关心。基层干部应关心每一个战士的成长进步,对他们个人的理想要清楚地掌握,如对战士有入党、考学、转志愿兵、提干等愿望的,心中要有本“账”,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努力方向,同时尽量为战士开创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对战士...  相似文献   

20.
一、走出“兵不可闲”的误区,切实在提高官兵思想觉悟上下功夫。安全工作重点是做人的工作,只要把官兵的思想基础打牢了、素质提高了,安全防事故工作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当前,有些带兵人片面认为,要保证战士不出事,就要使他们时时有“事”,想方设法不让他们闲下来,否则就会无事生非。于是,变着法儿搞“疲兵”政策,每天满负荷地安排工作,超强度地进行训练、劳动和农副业生产,让战士们没有空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