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对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月球虹湾局部影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国防科工局11月8日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后,探月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等专家对记者讲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6日,当世界瞩目的嫦娥三号卫星所载的探测器——玉兔月球车行驶在月球表面.X射线谱仪开始工作时,本刊记者拨通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嫦娥三号卫星粒子激发X谱仪主任设计师王焕玉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他说:“成绩是高能物理所科研团队共同创造的,功劳也是大伙儿的。成功之后自然很兴奋.但后面还有嫦娥四号、五号在等待我们继续攻关。”  相似文献   

4.
2月6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全月球影像发布仪式在京举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专家评审认为,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的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镶嵌精度、  相似文献   

5.
林臻 《国防》2014,(2):79-82
2014年1月25日,正在月球表面雨海西北部虹湾工作的中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控制机构出现异常,互联网上由某科普网站主办、一直以第一人称进行实时报道的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也说:"啊……我坏掉了……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事件牵动了地球上关心航天事业的每一个人的心。作为中国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和玉兔号已经刷新了历史。回顾人类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历程可以看出,没有哪个国家的探月活动是一帆风顺的,但人类依然遥望月球,向地球唯一的卫星发起一次次冲击。  相似文献   

6.
中国“嫦娥”再度远行,奔赴那谜一样的月宫。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嫦娥三号将不再是在月球上空远眺.而是要在那片广寒宫里安家。嫦娥三号长得什么样.为什么要远赴月宫.在一路上将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将向你撩开它的神秘面纱,为你一一解开这些问号。  相似文献   

7.
月球探测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领导小组的总体协调指挥下,“嫦娥二号”任务凝聚了一支精兵强将的队伍,依靠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全力确保圆满完成飞天使命。具体说.“嫦娥二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和五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前夕,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严俊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全面介绍了"嫦娥二号"科学目标、探月对天文学研究的推动作用以及国家天文台所做的工作。他说,"嫦娥二号"是承前启后的,我的工作也一样。问:"嫦娥二号"的科学目标是如何设定的?答:人类探月大致分"探、登、驻"三个阶段。"探"就是对月球进行探测,"登"就是载人登月,"驻"就是在月球建立长期的基地。我们目前进行的是探月的第一阶段工程,分为绕月探测、软着陆探测和采样返回。"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的桥梁,原来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经过适应性改造研制而成,是为"嫦娥三号"提供先行性试验。"嫦娥二号"的科学任务是根据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9.
<正>"大家开玩笑说,地面系统是嫦娥最长的长工。"这是"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副总指挥刘建忠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讲的一句很风趣的话,但也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工作的艰辛。问:什么是我国月球探测规划的"大三步"、"小三步"?答:我国月球探测规划为"大三步,小三步"。"大三步"是指"探登驻",也就是无人探测、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基地。"小三步"是指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的"绕落回"。"绕"就是"嫦娥一号"卫星;"落"是探月二期工程,实际上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回"是三期,自动采样返回,目前正在论证。问:地面应用系统在整个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3,(12):34-35
研制嫦娥三号与地面联系的“专线”、月球探测的“咽喉”、月夜生存的“护身符”、“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中国电科为探月作出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亲眼目睹嫦娥三号任务的顺利进行.川南机械厂的员工们欢欣鼓舞。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每一次任务的成功都离不开由他们研制生产的火工品。“成功靠的不是奇迹的降临,而是老老实实的态度和扎扎实实的精神”.这是川南航天人心中最真实的感触。  相似文献   

12.
<正>1月3日10时26分,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漫长飞行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完成了人类太空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的壮举。而让人更加自豪的是地处抚顺市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特能集团华丰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在实施"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的任务中表现完美,为我国航空航天深空探测事业再立新功。自2007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  相似文献   

13.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从"神舟"七号翟志刚太空漫步到"嫦娥"二号传回完美的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历久弥新,终获成功!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几十年来,共和国几代优秀的航天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铺就了中国人的通天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061基地梅岭化工厂总工程师石斌正是众多优秀航天人才中的一位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
《军事文摘》2022,(22):10-11
<正>9月9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前夕,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上新矿物的国家。“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呈柱状晶体,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团队,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14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方圆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直径不到普通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12月14日21时11分,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实现软着陆;15日4时55分,我国玉免号月球车与着陆器成功实现分离.并平稳驶到月球表面;15日23时许,着陆器与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成功实现互相拍照。  相似文献   

16.
此时此刻.月亮之上.”嫦娥””玉兔”携带的两面五星红旗交相辉映。月球闪耀”中国红“,创新成就”探月梦”。  相似文献   

17.
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入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承载着中国人对月球的憧憬和向往,穿云破雾,直奔太空。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11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传回我国第一幅月球影像图,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一期——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时隔三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拉开大幕。2010年11月,探月工程二期任务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成功传回  相似文献   

19.
<正>"嫦娥二号"任务是我国实施的第二次月球探测,也是全世界第127次月球探测。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工程技术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担负着探月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任务实施过程有五大关键点。关键点一:发射──"嫦娥"再次飞天将"嫦娥一号"卫星送上太空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而本次发射将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李聃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包括"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20.
<正>"嫦娥二号"探月发射前夕,"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张廷新、副总指挥太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在卫星研制过程中如何确保进度和质量等问题,畅谈了各自的切身感受。他们深情地说,我们把探月卫星当成自己的宝贝。记者:"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张廷新:"嫦娥二号"卫星主要有两大功能:验证、探测。验证直接入轨技术、轨道机动技术、X频段的测控技术、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等;在100公里环月轨道对整个月球进行探测,尤其要对"嫦娥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