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前在有些单位的通报、会议中“,某单位”“某干部”“个别人员”“部分同志”等模糊说法经常出现。“某”字通报或批评对当事人来说未必是好事,“羞羞答答”的批评只会让违规之人产生侥幸心理,而不利于其正视自身问题所在;这样做也会误导其他人———原来违纪可以用“某”啊,如此就会减少对违规违纪行为的震慑力。“某来某去”,究其原因还是抹不开面子、亮不出里子、照不得镜子。不是说“某”一概不能用,但经常“某来某去”危害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有些单位的通报、会议中,“某单位一某干部一个别人员一部分同志”等模糊说法经常出现。“某”字通报或批评对当事人来说未必是好事,“羞羞答答”的批评只会让违规之人产生侥幸心理,而不利于其正视自身问题所在;这样做也会误导其他人——原来违纪可以用“某”啊,如此就会减少对违规违纪行为的震慑力。“某来某去”,究其原因还是抹不开面子、亮不出里子、照不得镜子。不是说“某”一概不能用,但经常“某来某去”危害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3.
古人言:“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意思为:用明亮的镜子照自己,污垢斑渍就不会留在身上;倾听坦率正直的批评,错误的行为就不会使你遭受罪责。江主席强调的“五个模范”,是对领导干部的一项长期政治要求,不仅是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的座右铭,也是领导干部对照自已的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笑话     
何必如此 小琴心血来潮,站在镜子前仔细端详,发现自己的脸竟是那样难看,不禁放声大哭。 坐在一旁观察已久的小赖说:“如果你偶尔照一次镜子,就那么伤心,那我们天天看着你,又怎么办。” 不嫁人 两个稚童在一起嘻耍。男孩问女孩:“长大以后,你和我结婚吗?” “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临出门前都要照一照穿衣镜,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形象。这不仅是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用好“穿衣镜”不仅是为了注重自己的“仪容”,更重要的是要照一照自己“灵魂”,看一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和党的宗旨不相符合,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不相一致,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决策上来。  相似文献   

6.
沈红平 《政工学刊》2006,(10):48-48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当前,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学习贯彻好党章,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关键是要以党章为镜,经常对照自己,才能做到知荣辱、明得失,才能时刻保持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在具体的对照检查中就要善于用好“四面镜”。用“平面镜”照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往往习惯于用“手电筒”照别人,而经常忽视用“平面镜”照自己,结果导致个别党员干部因长期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发生问题,直至酿成大错而追悔莫及。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以党章为镜进行对照检查,…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 ,用基层这面镜子经常照一照领导和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深刻检查领导和机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追根溯源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是从根本上转变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的有效方法。基层把成绩“七分说成十分” ,往往和“上有所好”、“听到为实”相关联。领导和机关如能深入基层“明察秋毫” ,基层的浮夸作风就会逐步克服。中国有句古语 :“楚王好细腰 ,宫女多饿死。吴王好剑客 ,国人多伤疤。”这句古训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领导和机关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以及工作的指导思想 ,具有导向功能。正像人们常说的“上有所好 ,下…  相似文献   

8.
北方 《军事文摘》2022,(24):40-43
<正>夜已深,树梢间渐渐升起来一弯明月,透过一个大户人家的半旧翠绿色窗纱,照在一个小姑娘身上。她半跪在木桌前的椅子上,手举着镜子,镜子里正好映出月亮。“咦?月亮又小了,怎么回事呢?”小姑娘歪着脑袋,露出沉思的表情,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就像天上的弯月。正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笃笃!笃笃!”敲门声响了两下,又停止了。“小姐……小姐,睡了吗?”  相似文献   

9.
每个党员,应把“四自”当作“四件宝”。即:把自重当作“一杆秤”,随时称量自己;把自省当作“一面镜子”,随时照一照自己;把自警当作“一把手术刀”,随时解剖自己;把自励当作“一剂兴奋剂”,随时激励自己。  相似文献   

10.
高悬“明镜”照本色宋增建,陈跃敏近日,笔者细细品味"明镜高悬"这一成;语典故、颇觉寓意深长,不妨辑于此与众共飨。相传汉高祖刘邦破秦入成阳后,得到许多珍宝奇物.其中有一宽四尺、高五尺九寸的镜子、据说此镜颇为神奇:人来照之,'"影则例见",能看见胃肠五脏...  相似文献   

11.
论资排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以前。《魏书》第六十六卷记载:崔亮任吏部尚书时,官员的位置较少,候选的人很多。前任吏部尚书李韶按照以前的方法推荐考核然后再选用人才,引起很多不满。崔壳则采取论资排辈的方法,不问备选者能力,专以资历多长为准。有人对这一做法提出了质疑,崔亮解释说:以往有许多的贤才和吏部尚书共同选拔人才,尚书可以根据推荐者的意见合理使用这些人才。然而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今天选拔和任用人才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吏部尚书一人手中,这就好比用一人做镜子去照天下人。现在官员的岗位那么少而候选者那么多,只好用论资排辈的方法作为权宜之计对他们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2.
只要我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照群众的意见找差距,对着群众的要求去整改,就一定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古语说:"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人视水见行,视民知治否"。大意都是说:用水作为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容貌,用百姓作镜子,则可以照出治理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员是群众的镜子,领导干部是部属的标杆。四川省宜宾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唐其良,始终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党员的先进性为群众当镜子,用率先垂范为部属树标杆,忠实地履行着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赢得了全区广大官兵的高度赞誉。 讲政治,善于从全局上思考问题。这是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4.
入伍刚迈入军营的时刻,你第一次穿上这身绿军装,这身你儿时就梦寐以求的衣服,你在镜子面前多转两圈,那股精神头帅气劲,不由不让你爱上这身特别制服。这就是你作为军人的标志和象征。那一刻,你终于可以大声对自己说:“我是一名军人啦!”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固始县郭陆滩镇民兵张本富和民兵王明光两家隔街而居。几年来,这两家和睦相处,亲如一家。谁也没想到,因封建迷信思想作怪,酿出一场悲剧。他们听一个神汉说,在家门上挂个小镜子,可以驱邪消灾。于是,两家门上同时挂上了“避邪”的镜子。由于镜子把阳光折  相似文献   

16.
“年龄基本到杠,职务基本到顶。”或许是出于这种“基本”状况,人武系统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主官很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于是,以下一些现象也就不鲜见了:有的把工作标准定在守好摊子上,只求不出事、过得去;有的认为军分区、人武部机关地处城区,具备了“安家落户”的条件,可以腾出精力照顾家庭、设计自己的“小日子”了;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平昌县人武部在抓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注重用好“镜子”和“警钟”,解决具体而严肃的课题。他们一方面通过组织学习孔繁森、任长霞的模范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和反思胡长清、成克杰走向腐败堕  相似文献   

18.
吴俊 《云南国防》2004,(6):55-55
老兵,你要走。就在明天。今天,天还没亮。你起了个大早,穿着泛白的军装一个人站在连队的整容镜前,最后一次认真注视自己。良久。突然发现自己似乎真的长大了,一夜之间,胡子刚刮过的地方又冒出了一些“新同志”,可再也不是当初那一个毛头小伙刚到部队时的那个幼稚滑稽的样子了。要不,怎么连称呼都由“新兵蛋子”变成“老兵班长”了呢?对着镜子,  相似文献   

19.
《国防》1999,(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动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打着“人道”和“人权”的旗号,肆意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照北约自己的说法,这次军事打击南联盟的目的是“制止南联盟政府压制科索沃,保护当地阿尔巴尼亚人的安全与人权”。然而,在北约“人道”、“人权”的旗号下,却是“众多的人牺牲,破坏和暴力在无休止地进行”,而且悍然用导弹攻击中国大使馆。看看北约自3月24日开始空袭以来的“人道保护”“业  相似文献   

20.
木竽 《军事史林》2007,(12):45-48
有人说:邓尼茨是“大洋幽灵”;还有人说邓尼茨是“水下魔王”。不管怎么说,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狼群战术”的创始人,不仅让备受其“狼群”摧残的盟军记住了“卡尔·邓尼茨”的名字;更在1945年4月2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希特勒在自己饮弹自尽之前,置帝国元帅戈林、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等一干近臣于不顾,“电谕”邓尼茨为继承人,着实让纳粹朝野纳闷、让世界各国诧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