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开追悼会,不少单位、团体和亲属对死者几乎都冠上“永垂不朽”的颂词,其实不论死者生前地位多么显赫,还是腰缠万贯,大都是过眼云烟“速朽”的,真正不朽者却寥若晨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可见“不朽”谈何容易啊。闲暇里翻开史籍,以此作为尺子衡量,觉得明朝被称为“千古人豪”的刘伯温可算是一位不朽者。他是立德立功立言兼备的“三不朽”式的人物,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可以说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2.
人生在世,似晨露朝菌,如匆匆过客。但人又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没有意义的人生等于提前死亡。”社会中芸芸众生人生观各不相同,故对人生目的的追求也五花八门。而古人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乃是人生境界和意义的最简  相似文献   

3.
借鉴传统文化“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有助于加深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左传》提出人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把“立德”放在第一位;《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的目的直接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被视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三纲领”中“明德”显而易见地处于首要位置。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为我们当今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教…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误区     
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业;不一定要功勋盖世,至少能留下立言、立功、立德的三不朽事业。人人都希望有功于社会乡里,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往适得其反,功败垂成。那么,哪些人不能成功呢?第一,无功受禄的人不能成功。没有功劳而想获禄,这就如同缘木求鱼,没有因怎么会有果呢?我们看到一些人成功,就该知道,他们都是经过许多的辛苦才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一位领导送给我一句话:思想要高于职务。仔细品味,这既是为官从政的经验之谈,更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他的力量不取决于体力,而是思想。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历史人物的粉墨当场,不管是什么"家",首先都是思想家;从思想政治、思想道德到思想文化,不管是什么"建设",前提都是思想建设。"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核心是思想的不朽";天、地、人"的合一,关键是思想的合一。从某种程度上说,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转民》2005,(9):5-5
本刊讯紧密围绕军工企事业单位的重点、亮点、起点、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四个坚持”是宣传部门的长期任务;宣传工作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宣传人员要发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踏踏实实推进军工文化建设,做到“立功、立德、立言”。这是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石建和在全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及通讯员培训工作会议总结时提出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河北省国防科…  相似文献   

7.
师旅团领导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处在带兵育人、执行任务的第一线,自身形象对部队和官兵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如何以良好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引领官兵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课题.作为一名政治委员,我在工作中体会到,领导干部塑造良好形象,就应注重在立党为公、立志做事、立言立行、立德为官四个方面下功夫见行动.  相似文献   

8.
一代名将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一.他不但雄才伟略、骁勇善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立德立言,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极为珍贵的著作:<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的妻子楚青这样评价:"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凝结了粟裕同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对战争规律的认真探索,以鲜血换来的作战实践经验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贞."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马龙支前民兵连立功云南马龙县支前民兵连,在奔赴老山前线支前的4个多月里,成绩突出,荣立集体二等功,有两个排分别立二、三等集体功,103名民兵立功入党。(王荣东)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立德育才是高校的关键任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和立德育才的双渠道。高校必须努力构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商教学体系、共建教师队伍、共管教学过程、共享教学成果的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践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育才、为党的伟大事业育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1.
以伦理为本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是别具东方特色的耻感文化,贯穿其间的是源远流长的荣辱观教育。其主要表现是:在人生价值观上,强调以"立德建功"为荣;在人生境界观上,强调以"至善为公"为荣;在人生处世观上,强调以"思诚守信"为荣;在人生立业观上,强调以"自强不息"为荣。  相似文献   

12.
粟裕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居安思危,殚精竭虑,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新中国国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立德立言,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理论遗产,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军灿若群星的将帅中,他以擅长大兵团作战指挥和著述丰厚扬名中外,享有“常胜将军”的  相似文献   

13.
朱连华 《中国军转民》2023,(23):178-179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让思政课有温度、内容有亲和力,讲故事的方式能很好地传递情感,可以让思政课堂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人可以分为有德者和无德者两类,有德者从为己、为人和无为三个层面又可分为下德、中德、上德三种境界。人们常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做人要讲道德,不可缺德,不能无德,概括起来就是要恪守下德底线,保持中德标准,追求上德境界。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立功运动对新时期奖励工作的启迪刘开华立功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创举,是一次由基层官兵创造的有秩序的成功的群众运动,它与团结互助运动、新式整军运动互相配合,形成了打开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之门的“三把钥匙”。194...  相似文献   

16.
一、预先筹划不务虚。中外联演时限性强,培养考察时间短。要立足早筹划、早准备,促进立功创模活动的有序开展。一是未雨绸缪早教育。在任务准备阶段,预先筹划立功创模活动,及时开展立功创模教育,帮助官兵认清立功创模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引导官兵时刻不忘在中外联演的生动实践中争当标兵、勇创一流。根据上级指示和条令规定,具体明确地做出联演中奖励工作的原则、标准、比例和程序,并组织官兵认真学习,号召人人立功、事事立功、集体立功。适时召开誓师动员大会,组织官兵进行挑应战和表决心,激发官兵走英雄  相似文献   

17.
普通式精彩:一位失去双腿的伤残军人悲壮而执著的人生竞赛,已经拉开帷幕。在人生这块特殊的赛场上,汗水与泪水齐飞,超越与梦想共舞。边疆保卫战,两次立功,为救战友失去双腿;拖着一双假肢走遍大江南北,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奇迹;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返乡创办了全省首家伤残军人福利厂……他,就是一等伤残军人、二等功臣袁殿华。  相似文献   

18.
戴艳丽 《国防》2007,(2):76-78
在今天西部边陲的新疆喀什市城区东南,距城中心约3公里处,有一座名叫盘橐城的公园,它是专为纪念东汉时期著名将领班超而修建的.园中那一座座浮雕,记述了这位1900多年前的著名将领立功西域、名垂千秋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这一要求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明确方向。当前,全军院校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进课堂工作,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其中,“全方位”不仅指全部的课程,还指课程的全部环节。在课程中适当融入“思政元素”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政治性极强,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中,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几度寒暑结硕果, 夙愿终圆军营梦。 人生驿站新起点, 戍边卫国责任重。 男儿志当献国防, 生在军营铸成钢。 励精图治练本领, 立功捷报传家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