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生死博斗的战场上,为避免已被彼知,总是想方设法地伪装自已,迷惑对方。有的戴上用野草树枝捆扎的伪装帽,有的穿上用同地貌地物相似布科做成的迷彩服,还有的给兵器披上用麻绳或尼龙线织成的伪装网。不可否认,这在以肉眼加普通光学仪器为侦察手段的战场上,确实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广泛使用红外侦察器材的现代战场上,原有的伪装方式就有点相形见绌了。这是因为,凡是温度高于绝  相似文献   

2.
伪装(camouflage)技术是为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措施。自从有了战争,隐蔽和欺骗就与军事行动密不可分。但现代侦察方式已不仅局限于目视。对于红外及雷达侦察系统,就需要把传统的伪装方法扩展为一种新的伪装概念——“(目标)特征管理”(signaturemanagement)。伪装可以迷惑敌人,是军事行动中值得研究的一门艺术。伪装技术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战争中,为了对付敌方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观测、侦察和攻击,保护己方战略、战术目标及有生力量,提高部队生存和战斗力,大量实施伪装是必不可少的。伪装是综合运用光学、物理遮障、电子、假目标等各种隐真示假手段,欺骗误导敌人对我兵力、兵器部署判断,降低其精确侦察、打击效力的有效手段,是现代信息化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防御措施。“适景伪装”针对目前光学迷彩伪装存在的缺陷,运用现代测配色和计算机技术,对原有迷彩伪装作业程序进行了大胆革新。一、适景伪装的提出1.背景纹理和颜色特征采集伪装作业手仅用肉眼观察装备集群集结或驻止地…  相似文献   

4.
利川丛林树术、地表建筑、起伏地势等天然或者人工制造的伪装器材在军事目标附近设置各种遮障,消除装备的外形特征,以此来增加敌方的侦察识别难度,从而实现隐匿军形深不可测的“遁形”效果,既是保全自己之举,又是获得全胜之道。从我国古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战争成功使川彩绘砖城图案的布城到二战中前苏联运用一系列伪装术,使得克里姆林宫融入自然环境从人间蒸发,遮障伪装技术犹如无形的“保护伞”,保护着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免遭打击。  相似文献   

5.
外军伪装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卢新才  谢胜武 《国防》2006,(10):67-70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通过信息对抗夺取制信息权如同以往争夺制空权、制海权一样,成为现代战场争夺的焦点,而侦察监视与伪装欺骗日益成为信息对抗的重要形式。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侦察监视与军事伪装技术的互动发展,积极探索伪装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力求通过伪装达到隐蔽自己、欺骗敌人,提高部队和武器装备战场生存能力的目的。一、创新理念,提升伪装战略层次和联合属性要实现伪装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更新观念。科索沃战争后,欧美国家及时总结南联盟在伪装方面的成功经验,率先更新观念,将伪装技术的发展与目标特性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现代战争常用的伪装是一种静态伪装方式,在初始条件下将伪装器材设置好后,随着时间变化,伪装设置不会发生变化。这种伪装方式由于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和侦察技术的日新月异,静态伪装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一旦伪装目标被一定侦察手段所识别,受到攻击就难免了。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和伊军的各式作战车辆,均事先进行了伪装,但在背景变化时,如由城区进入郊区时,或由沙尘地区进入平原地带时,被识别的伪装本身反倒成了敌军的靶子,因此能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动态伪装技术逐渐被提了出来。随着新材…  相似文献   

7.
交通运输是军事和经济的命脉。战争中,作战双方都把袭击、封锁和破坏对方交通运输作为整个作战计划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如何组织未来的交通防卫谈几点初步认识。 一、统一组织隐蔽伪装,迷惑敌空间和空中侦察 公路、铁路交通线点多线长,路由固定,假目标伪装是保护交通线,扰乱敌军侦察的首选手段。如利用废旧的小直径角钢(铝、铁),在重要桥梁和路段附近模拟铁路  相似文献   

8.
藏,伪装掩护防卫的民间说法,一个非专业的口头语,人人却对 它的专业内涵一望而知。谁在战场上把我们的战士有效地藏起来,谁 就提高了我们的生命和战斗的“续航力”。战争年代,我们智慧的前 辈用树枝编的草帽、地下挖的地道藏起了我们的战斗力。今天,藏—— 这个战术性的动作,正成为国际上一个炙手可热的战争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热红外侦察系统的性能模型为基础,分析研究了热红外的伪装目标能见度与其伪装措施控制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确定热红外伪装措施的分级标准和适应条件,利用热红外伪装目标能见度与安现概率的转换关系建立了热红外侦察条件下目标的发现概率模型,为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定量评价提供了计算模式,以便输入各级伪装措施的技术控制参数,确定不同等级伪装措施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科索沃战争告诉我们:空袭将成为高科相战争的基本样式。反空袭作点事关战争全局和国家安危,它将贯穿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始终。南联盟反空袭作战的实践证明:烟幕是对付敌空袭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妨碍敌侦察、跟踪和准,干来袭的精确制导武器,参加伪装、倦动,实施欺骗的作用。反空袭作战中实施烟幕保障的方法有:预先设置,定点保障;实施自防,伴随保障;应急部署,机动保障;军民联  相似文献   

11.
鲁冰  相林均 《环球军事》2005,(18):53-55
在伊拉克战争中,情报战贯穿始终。这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之后又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美军充分发挥侦察情报保障系统的优势,将高技术侦察手段与传统侦察手段高度结合,对战场实施全方位立体侦察和监控。纵观此次战争,美军广泛使用了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无人机、无线电技术侦察、特种侦察、地面人力侦察等各种侦察手段,建立涵盖天、空、海、陆、电、特全方位的情报侦察系统,呈现出一些与以往战争不同的鲜明特征。侦察情报资源配置向综合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伪装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保护技术,人们熟悉的很多动物,如青蛙、蜥蜴和蚂蚱,都是自然界中的伪装高手。受它们的启发,军人也学会了使用各种伪装手段来隐藏自己。伪装包括“隐真”和“示假”两种主要手段,不管是“隐真”还是“示假”,本质上都是为了欺骗人的眼睛和各种侦察器材。“隐真”就是通过各种伪装手段,使人体和武器装备不易被肉眼及各种侦察设备发现,而“示假”则是故意暴  相似文献   

13.
未来信息化战争,我武器装备与强敌相比仍然是以劣抗优。面对敌实施的全时辰、多维化的非接触打击,在大力研制高技术武器装备、逐步缩小敌我双方实力差距的同时,我必须针对敌非接触打击的特点,探索对付非接触打击的战法,提高全方位立体抗击的作战能力。 一是巧妙伪装“骗”。就是借助特殊的自然条件,采取传统与高技术伪装相结合的方法,创造性地隐蔽作战目标,从而避免或减少敌太空、空中侦察和精确打击的一种防护手段。敌发达的侦察探测技术为实施非接触打击提供了准确的目标信息,对我地面、海  相似文献   

14.
天然伪装技术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夜暗和能见度不良的天候条件(雾、雨、风、雪等),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显著性。天然伪装因地制宜,简便、省时,无需更多的材料。天然伪装技术主要用于对付光学侦察,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对付红外侦察、雷达侦察、声测和遥感侦察。其主要原理在于,可见光、红外线、雷达波是直线传播的,陡峭的崖壁、高山、谷地、土坝、沟渠、森林等地形、地物,都可造成观察死角,使目标得到较好隐蔽。夜暗、雾、雨、雪天候,不利于敌方的光学侦察,妨碍敌方雷达、红外、声测和遥感侦察,也可用于隐蔽军队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伪装,是城市反空袭的重要手段和行动。如何组织实施伪装?我认为要讲究以下伪装之道。 一是要明伪装之理。现代伪装,是同高技术侦察的对抗。因此,虽然伪装不一定使用高技术,但必须懂得高技术。从我军当前伪装训练和演习的情况看,普遍简陋和单一,  相似文献   

16.
狙击手之回顾:狙击手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在许多战场都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下面列举的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他们在战争史册上都曾留有非常重要的一笔。狙击是"伺人不备,突然袭击"之意。狙击手原指从隐蔽工事射击的人,现在人们常常把经过特殊训练,掌握精确射击、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义勇军的一位夏普少校发现,子弹如果用鹿油包裹,不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可见光侦察条件下的伪装问题,对其被发现概率及伪装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自行高炮被发现概率进行量化计算,根据公式及函数图像,从量化角度提出伪装对策,从不同角度对自行高炮的伪装措施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可为提高自行高炮伪装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38、什么是隐形机场? 利用隐形技术伪装、隐蔽的军用机场叫隐形机场。这是隐形技术在军事领域中运用的又一个新的突破。主要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控制特殊涂料、染料、屏蔽和假目标等综合性技术达成机场隐形目的,此外,还配有使敌方侦察器材难以发现的飞机“智能隐形蒙布”等配套技术,大大提高了现代军用机场的生存概率,更加适用于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无人机这种传统的情报、监视、侦察平台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战场上日益活跃的装备。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仅部署了海军的“先锋”无人侦察机一种无人机系统;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无人机的任务从侦察扩展到电子战,使用国也从美国扩展到德、法、英;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中敌对双方所采用的战场伪装技术与措施及其效果,分析论述了加强我军伪装技术创新研究、注重常规伪装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创新、加强高素质伪装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与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