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包含二层意思:一是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二是抑制战争、维护和平也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具体包括经济力是发展综合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军事力是综合国力中最直接起作用的力量,科技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先导,教育是综合国力中先导的先导等丰富的内涵。我们应全面把握,真正发挥其在指导我军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国力在当今的世界军事经济格局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正因为综合国力问题重要,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对美、苏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些对比分析,以促进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综合国力的内涵与指标体系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的全面发展水平。在上述四个方面中,经济实力最为重要,它是衡量综合国力的主要指标;其次是政治实力,它是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往后的顺序是科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的新挑战1.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将出现大分化、大重组,一个更具挑战性、竞争性的新时代即将来临。这种竞争的特点主要体现:第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竞争。由于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作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因此建立经济新秩序斗争将更为激烈。第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水平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支撑点,就是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经济的先导是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自冷战结束以来,历经十年,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虽然仍有一些国家面临政治动荡,跨国界及内战性质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巴尔干、外高加索、中东,以及非洲的一些地区,仍是战火不断、战鼓不停。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大国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受到削弱,世界多极化进程遇到波折。但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国与国之间的争端趋于和平解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重视发展经济,开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前世界经济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竞争的胜负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和前途。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国家之间的竞争已变成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卫星技术是反映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卫星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它的壮大发展使国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卫星产业中,卫星导航产业是朝阳产业,它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利器,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向服务型转型的重要途径;它依托移动通信、汽车制造和互联网等大产业,会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今,卫星导航产业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第三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高新科技发展直接推动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改变了综合国力的构成。各国为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据有力位势,纷纷抢占科技制高点。科技发展也给国际关系带来新的特点,加强对新时期国际关系的运筹,制定适合高新科技发展的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才竞争战略,才能在21世纪角逐中左右逢源,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看问题,都应该多方设法加快新疆地区的发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无论从哪一个层面考量,新疆都是西部之重,只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地缘政治层面,才能认识到新疆跨越一般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看,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边防、消防本科教育是公安高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第一个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注重研究政治功能,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中显得十分突出。无论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过程,还是核心和主题词来看,都有十分突显的政治意蕴。尤其是“以人为本”,既承授了马克思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命题,又突出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平等和公正,科学发展观蕴含和展现的这一政治意蕴,是极为重要的和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0.
正外空(外层空间、外空)是指平均海平面上空100公里以外的物理空间。外空科技和外空设施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安全,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言,大国的外空博弈从根本上讲就是大国之间对世界威望的争夺。正因如此,大国在外空的竞争空前激烈,使外空安全自冷战以来一直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经济安全成为国防科技工业转轨的重要指导思想经济衰退,失业严重是西方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面临复苏经济的巨大压力,而且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世界的主战场已明显转移到以经济和科技为重点的综合国力竞争。美国提出把经济安全列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反映出美国对这场综合国力竞争的极大关注。美苏冷战结束后,军事安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应付地区性威胁,军事需求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国防工业科技进步,提高军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国防科技工业全球化趋势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现实,使军事因素依然是应对现有国际秩序的重要筹码。军事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国际政治活动的支撑点。所以,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导致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其军事战略,使新军事革命登堂入室,加大军费开支投入成为必然选择,这无疑给各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是,各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变化,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在具体的管理和运行上,无不因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基本趋势。作为经济全球化生产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也必然融入…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延续40多年的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终结,经济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各大国的国家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重点,世界主战场已经转向经济领域。就综合国力来说,美国还是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但日本和德国同美国的经济、科技差距正在迅速缩小,特别是日本已经同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将1980年至1990年的美国和日本经济年均分别增长2.7%和4.5%  相似文献   

15.
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潮流的形势下,综合国力的较量随之转变为各国间竞争的主要形式。经济作为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基础,其竞争之激烈已趋于白热化。这种竞争,集中体现在经济战上。经济战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国家在动员、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采用各种方法阻碍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经济战理论的鼻祖,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前645年,字夷吾)。管仲活动于春秋中期周室王权旁落的纷乱之世。他担任齐国相国时,为齐桓公所倚重,并辅助齐桓公首登霸主之位。在记述他的言论、活动的著作《管子》一书中,不但阐述了管仲许多  相似文献   

16.
文摘大观     
中国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六中国社科院对外公布了2006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和《国际形势黄皮书》。黄皮书实测结果表明,中国在各大国中综合国力排名第六。黄皮书就公众关注的重大全球政治问题、联合国改革、世界与地区政治、世界政党动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中国国力结构不均衡:在黄皮书里,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在具体测度各国经济力、外交力、军事力的基础上,考虑各类力量分配协调性,对主要大国进行了综合国力实测。结果显示,美国以绝对优势排综合国力第一;英国排在第二,该国在资本力、信息力、人力资本和技术力上有一定的优…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角逐的背后,都深深打下了科技竞争的印记。谁率先取得科技进步,谁就拥有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谁就可以凭实力在政治对抗、军事对抗中占据优势。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高技术作为战略重点。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平衡需要力量,和平需要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和不受外来欺负,要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作后盾,而高技术是这两种实力的支柱。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动员在国防斗争中的必要性日益明显。和兵员动员相比,工业动员占居了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现代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战争转向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如何加速国家科技发展,以带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发展,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就使得世界各国集中力量力争科技突破,相应地把军事物资储备比重适当减少,以减轻科技、经济发展的压力。其次,科技的发展,武器  相似文献   

19.
说起征兵,在我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兵员动员,对相当一部分公民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事物。通俗地讲,兵员动员就是在战争状态下国家根据战争需要所采取的征募兵员、扩充军队的紧急措施。其任务是征召预备役人员和适龄公民入伍,以保障战时军队扩编和伤亡补充所需的兵员。 战争是剑与血的政治,是双方以军队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对抗和竞争。因此,自战争问世以来,兵员动员活动就伴随着军队的出现而产生,伴随着军队的发展而发展。我国自夏、商、周三  相似文献   

20.
黄迎旭 《国防》2002,(5):12-13
在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安全的综合性日益突出,由此而衍生出了国家综合安全观。这一新的国家安全观强调以增强综合国力为基础,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文化的等多种手段,谋求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在内的国家综合安全。这就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