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辽沈战役中林彪为何对南下北宁线作战迟疑不决?王永林驰名中外的辽沈战役,是对解放战争进程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在这个伟大战役中,东北野战军逐步确立并贯彻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方针,无疑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如果没有主力挥师南下北宁线,...  相似文献   

2.
1948年3月,我陈、粟野战军第3、第8纵队和陈、谢集团第4、第9纵队,为掩护刘、邓野战军主力休整和策应西北野战军作战,乘敌裴昌会兵团由豫西西调西安,渭北、潼关、洛阳间兵力空虚之机,发起了洛阳战役。在这次对洛阳古城的攻坚作战中,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以顽强的战斗作风,首先突破敌坚固设防的洛阳东门,为攻城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对全役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在3月9日攻城部队袭占洛阳四关、基本肃清外围之敌后,第1营于11日午后奉命担任  相似文献   

3.
1948年9月12日,伟大的辽沈战役开始了。 9月11日,我们第4纵队第12师第34团,奉命以极其秘密神速的行动,离开鞍山,日夜兼程,通过北宁路,渡大凌河,南下兴城,攻占砬子山。15日,在砬子山一线集结待命。 10月5日下午6时多,部队正在开晚饭,突然接到师部电话:命令部队马上出发,向塔山开进;团长、政委立即到师部接受任务。部队由江雪山副团长集合出发。我和江民风政委骑马奔向师部驻地。师机关已经走了,只有江燮元师长、潘守才政委和几个机关干部坐在油灯旁看地图。我们一到,师首长便向我们传达了东总命令及纵队和师首长的决心与部署。江师长说:“现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8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8年9月27日,中央军委电示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批准组建一个新的纵队--第8纵队.  相似文献   

5.
在辽沈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我三次重访当年的战场——辽宁锦西塔山地区。我站在塔山烈士纪念碑前,目视陈云同志写的:“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庄严肃穆的大字,环顾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心潮起伏,不禁引起对塔山阻击战的深思与回忆。全国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三年,也就是1948年6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认为,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并决定在形势对我最有利的东北战场发起辽沈战役,采取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为此,中央军委于1948年9月7日、10月4日多次致电东北野战军,要求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确立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控制北宁线之决心,坚决执行首先攻克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10日,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统一整编,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整编为第三野战军第20军,归第9兵团建制。我所在的第1纵队第3师第9团被编为第20军第60师第180团。我在第2营卫生班工作。4月9日,我第60师一举攻占京杭大运河入口要地三江营,歼敌1个营。同时,我第180团和军警卫营、侦察营攻占新老洲,歼敌近1个营,并击退镇江之敌2个团兵力的反攻。4月17日,我第60师在苏北军区警备旅配合下,攻占永安洲,歼敌1个团。至此,我第20军正面敌桥头堡已经全部扫除,为登陆扬中、强渡夹江打好了基础。22日凌晨,我师按军长刘飞的命…  相似文献   

7.
第五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下简称我军)一起,于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在“38线”附近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下简称敌军)进行的一次反击战役。这次战役,经过对西线之敌进攻、对东线之敌进攻和我军向北转移三个阶段,连续奋战50天,粉碎了敌人将战线推至  相似文献   

8.
衡宝战役,是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在第2野战军第5兵团的配合下,于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在湖南衡阳、宝庆(现邵阳)地区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取得了歼敌四万七千余人的胜利,为我军继续追歼中南地区之敌,进而解放中南全境创造了有利的形势。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此役要不是第4野战军前委书记、司令员林彪一度指挥失当,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战绩。下面就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临(汾)浮(山)战役,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在闻夏、同蒲战役之后,于1946年9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临汾、浮山地区进行的一次歼灭战,此役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嫡系胡宗南精锐部队整编第1师第1旅,重创第27、第167旅,给进攻晋南的胡宗南部队一次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1948年10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攻取锦州的战役准备转入总攻阶段。攻城已不成问题。阻援呢?最关紧要的是塔山地区。锦州是东北的门户,塔山又是锦州的门户。如果敌东进兵团突破塔山,要不了半天就能涌到锦州,这就把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极限:塔山阻击战,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守住了,一举而挡住敌10万之众,当然是奇功一件。守不住呢?——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0月,我西北野战军为配合中原、华北人民解放军作战,发起荔北战役。此役集中使用了野战军全部5个纵队和少数地方武装,共7万余人,与国民党胡宗南集团之8个军约12万之众,鏖战于陕西省大荔县以北地区。我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把握战场主动权,歼灭胡宗南集团2.5万人,击落敌机3架,击毁坦克2辆。我伤亡9600余人。经过此役和此前不久的澄郃战役,将胡宗南集团箝制在西北战场,而不能抽兵增援其他战场。荔北战役的胜利,是在兵力、火力和机动条件上敌优我劣的情况下取得的;也是西北野战军首次在平原地带进行的较大规模作战。战役第一阶段按原计划实施,并迅速、圆满地达成歼敌目的。在第二阶段虽然给敌第65军以歼灭性打击,但未能速决全歼,且自己伤亡较大。其经验和教训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军队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并取得胜利.此后,南昌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原定计划撤离南昌,绕路福建,进军广东.9月5日,起义军到达福建长汀后,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了关于攻取广东东江的计划,并最终"主张以主力取潮汕,留一部分兵力于三河坝监视梅县之敌,再经揭阳出兴宁、五华取惠州".[1]朱德率领第11军第25师及第9军军官教育团进驻大埔县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南下.三河坝战役是朱德指挥部队和国民党钱大钧部进行的一场战略阻击战.本文通过分析朱德在三河坝战役前的动员、战役中的表现,以及战役后的转移策略等方面探究其在三河坝战役中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13.
西府战役得失之我见马肇钧1948年四五月间,西北野战军在陕西西安以西、泾渭两河之间和甘肃陇东地区进行的西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西北野战军第1、第2、第4、第6纵队,于4月16日从陕西关中分...  相似文献   

14.
1948年8月,辽沈战役即将拉开战幕。初秋的哈尔滨,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内一片繁忙景象,东北野战军的首长们在硕大的作战地图前讨论着一个重要问题:“辽沈战役是一场‘关门打狗’的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我北满、东满的数十万大军南调锦州方向?以形成关闭东北大门之作战态势。”野司参谋长刘亚楼提出:“为避免蒋军阻我南下,可派出一部电台发假情报迷惑敌人,造成他们判断和指挥上的失误,以掩护我大军顺利开进,一举拿下锦州,关上东北地区的南大门。”当话题讨论至此,时任东北局社会部部长的汪金祥报告:“正好有一部特务电…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的前身,为晋察冀野战军冀中纵队。冀中纵队于1945年9月,由冀中军区第7、第8、第9军分区各3个团,第6和第10军分区各1个团组成。纵队司令员杨成武,副政治委员李志民,下辖第11、第12、第13旅。第11旅旅长杜文达,下辖第31、第32、第33团;第12旅旅长贾士珍,政治委员周彪,下辖第34、第35、第36团;第13旅旅长王道邦,政治委员黄文明,下辖第37、第38、第39团。冀中纵队于1945年9月17日,由冀中河间,天津以西、保定以南地区出发,于10月初到达张家口附近集结。10月18日,纵队首长率第11旅和第13旅参加绥远战役,解放了绥东广大地区,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同时,第12旅解放了察南之蔚县、广灵和暧泉镇,歼敌3700余人,肃清了察南残敌。 1946年3月,纵队奉命将第11旅旅部及第33团、第13旅的第38团调归冀中军区,同时将教导第2旅第  相似文献   

16.
1948年9月12日,在东北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北宁线.这次攻势最终演变成了震惊中外的国共大决战,一举敲响了国民党政权的丧钟. 当我们回顾辽沈战役决策过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曲折.  相似文献   

17.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望阳解放战争时期,我是第三野战军第9纵队的陆军记者。1947年,我随第9纵队留在内线参加了南麻临朐战役,并聆听了陈毅司令员对这次战役所作的报告。现根据当时的纪录和与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写成此文,以缅怀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七月...  相似文献   

18.
连队传家宝     
坐落于辽宁海城的沈阳军区某团装步兵二连,是"攻占锦州尖刀连",始建于1943年,隶属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5师15团,1948年10月14日,在辽沈战役中,担负突破锦州尖刀连的任务,连长牟金山、指导员刘传增率领部队,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前赴后继勇猛冲击,仅5分钟即登上城墙。当第一梯队先头进入突破口后,敌乘我立足未稳,以一个连兵力实施反冲击,妄图封锁突破口。我连顽强抗击,用刺刀、手榴弹、爆破  相似文献   

19.
1948年9月,我军在解放山东省会济南的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第9纵队第25师第73团,前仆后继,英勇作战,首先把“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红旗插上济南城头,同时,全团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政策纪律,被中央军委批准授予“济南第一团”的光荣称号。济南战役从1948年9月16日正式开始。我各参战部队与敌激战后,于20日扫清了外围,攻进济南外城。守敌王耀武将大部主力龟缩进济南老城,企图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济南老城是敌人防御体系的核心,城墙高14米,厚10米,全用砖石砌成。敌人在城墙和城角上用钢筋水泥修筑了无数地堡,并在城头上挖了便于部队机动的环城交通沟,在城东南  相似文献   

20.
新四军第3师,由八路军第5纵队改编而成,是我党开辟和坚持苏北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之一。一、增援华中,组成第5纵队 1940年5月,八路军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指派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第344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新编第2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共五个团一万二千余人及教导营五百余人,分两个梯队由冀鲁豫边南下华中,6月,先后抵达豫皖苏边区,7月,一部同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随后,黄克诚率新编第2旅及第344旅第687团进抵皖东北地区,与新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