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手     
读过许多赞颂母亲的作品,读到情深处,便常常想起我的母亲,想起母亲那双满是老茧和裂痕的手。 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滇东北农村妇女。70年代,为多拿工分,母亲与生产队里的男劳力挖一样的田地、挑一样的担、干一样的活。农忙时,上工的钟声一响,母亲就放下手中的家务忙着下地,我们兄妹常常要等到天黑,母亲才收工回来,这时母亲的双手就在火炉边不停地忙碌着,不大一会,我们就闻到了  相似文献   

2.
当兵10多年,经历了几次搬家,丢掉了许多,唯独两本小人书,始终伴随着我,舍不得丢弃,它让我想起母亲,想起那段峥嵘的岁月。打我记事起,母亲就整日忙碌,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给我们缝补衣服,每天吃饭都让爷爷、奶奶先吃,等我们吃  相似文献   

3.
母子英雄     
高粱红,五谷香, 日寇侵占我家乡; 回族儿女多壮志, 拿起刀枪杀东洋……每当唱起这首歌谣,人们便想起了“回民支队”,想起了回民支队的司令员马本斋及其英雄的母亲。马本斋,字清守。1902年2月10日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母亲白文官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她常给年幼的本斋讲  相似文献   

4.
棉花     
任崇喜 《兵团建设》2005,(11):54-54
很偶然地想起了棉花天渐渐凉的时候,母亲说要到老家拿棉花,为我们的小女儿做棉裤。她说,在城市商场里买的棉衣花哨而不暖和,棉花是真暖人呢。母亲是一个辛劳一辈子的农村妇女,她懂得棉花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女儿的遗憾(散文)董继华月亮升起很高了,月光象水一样透过窗棂流进宿舍。我痴痴地坐在窗前,望着远方,想着病中的妈妈。泪水悄悄地挂满双颊。"妈妈,我想您,女儿对不起您。"我心里对自己说。母亲得的是不治之症。虽然病情现已稳定,但每当想起母亲,我便有一时愧疚...  相似文献   

6.
给母亲洗脚     
春天来了,我想人间一定有很多的温暖在角角落落里蓬勃生长着!这的确是个温暖的季节,想起去年寒假的一些事情来, 我被我自己感动了……寒假回家过年,看到母亲头上的白发渐渐地多了,脸色也越来越沧桑,我心里真的好痛!眼看着母亲一年比一年衰老,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个难过揪着心,说句心里话,这些年家里最苦的是母亲:父亲是个医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外;我们兄  相似文献   

7.
泪别     
十八九岁正是寻梦年龄,为了那一身漂亮的海军服,我步入了军营。从此,也便加速了成熟,也便有了更多的思念乡愁。我时常想起在田间劳作的父亲、在家里操劳的母亲、由于种种原因早  相似文献   

8.
春节的爆竹响起,又一次让我想起已经去世20多年的父亲母亲,想到他们从不给公家和子女提任何要求,而且在他们自己最需要亲人的时候,却送子参军。特别是母亲在临终时告诉父亲,不让把她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而父亲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定期给我写平安家信,在信中还要告诉我母亲是如何如何……他们在我心目中是最伟大的,激励着我为部队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9.
母爱伴我行     
又是佳节思亲时,我很想回家,回家看一下我年迈的母亲,但我却怕,怕令母亲担心,怕见母亲为我操劳的样子,每每想起总让人心里有点隐隐的疼痛。平时母亲总是念叨着我,希望能和我说说话,可我一告诉她我要回家,她就开始担心,直到我回家。如果是仅此而已,也就罢了,可情况并不这么简单。就在你回家没几天,她就开始担心:“你休这几十天不会影响工作吧?”我说:“不会的,这是正常休假。”但她还是半信半疑,好像天天待在单位才算尽责似的,直到我回部队。  相似文献   

10.
外婆     
当兵在外,空闲时间里想起外婆,总有难以言表的挂念。外婆是一本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的爷爷、奶奶过世早,加之父亲在外地教书,母亲农括多、家务忙,我记事起就在外婆家生活。外婆是我的启蒙老师,很小的时候,她就给我讲牛郎织女、  相似文献   

11.
时光如贼     
时光看不见摸不着,却从不离我们左右。每个人都生活在时光长河里,像飘零的树叶,像搏浪的小舟,像渡河的旅人,像涉水的渔夫。看不见的时光总是躲在身后,以一种出尘的姿态沉默不语,但每个人都知道,时光不卑微却狡猾,不亲近又紧随,时光如贼,一个铁面无私的贼。想起尚在襁褓的幼时,我们依偎在母亲怀抱,在亲情无限中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我们学说话、学走路,我们终于叫出第一声"妈妈",把母亲欢  相似文献   

12.
家在三峡     
故居被淹了,永沉江底了。早在十年前,就知道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些年来随着三峡大坝一天天抬高,这个日子是越来越近了。但这一天真的来临了,我才知道自己有多懊丧。想起当年大江截流时,我欢呼雀跃的那个劲儿啊,完全忘了还有这么一天。自从5年前走出大学校门,背着单薄的行囊远离老家后,有关家乡的消息就越来越少了。好在那个宏伟的跨世纪工程实在太抢眼,有关工程进展方面的报道并不少见。但更多的,还是母亲的来信。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母亲,写起信来一笔一划,工整得让看信的人顿感毕恭毕敬。我喜欢看母亲的来信,字里行间,流露  相似文献   

13.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人们常常用“儿不嫌母丑”来比喻对祖国的热爱.这话如果仅从儿子对母亲的挚爱感情来理解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推及到不嫌祖国母亲的贫穷、落后,把穷与丑划了一个等号,我却不敢苟同.丑是指相貌难看;穷则是说贫困.我们的母亲——祖国现在确实还很穷,但却不丑,不仅不丑,而且很美,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美人.我想起在兰州黄河桥头看到的那尊巨大的“黄河母亲”塑像,我觉得她就是我们祖国母亲的形象.她没有华丽的服装,珍贵的食物,一副符合中国国情的普通劳动妇女打扮,然而却是很美的,望上一眼就再也忘不了.她那慈祥、坚毅、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像是在向我们述说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她那丰满的乳房,养育了我们地大物博的锦锈河山,而在她那弯曲有力的双臂中搂抱的婴儿,不正是我们56个民族勤劳智慧的儿子吗?!看,我们的母亲多美啊!我们怎能不为她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4.
平安是福     
高原 《政工学刊》2001,(2):48-48
“平安是福”这普普通通的四个字,是一辈子和黄泥巴打交道的父亲崇尚的至理名言。父亲是个木匠,他用斧头劈开冬天,和母亲一块给我和姐姐撑起了温暖的晴空。只念过小学一年级、现已年近花甲的他在经历了穷苦岁月后,对“平安是福”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常对我们说,人一辈子的挫折很多,能够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气。然而,前不久姐姐来信说,父亲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想起正在经受病痛折磨的父亲,想起他为我“平安”成长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我只觉得眼睛一片潮湿……记得8岁那年,正上小学的我喉结上长了一个瘤,大如苹果,吃不下饭,连喝口水也很…  相似文献   

15.
他叫张洪江,曾在海军工程兵某部服役。四年的戊马生涯中,他当过战士、保管员、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年,他告别了军旅,回到了长春市郊区大南乡新兴村赵家店。可回到自已的家中,没有一人出来迎接,房门紧闭,窗户上钉着木板和炕席。再想起唯一的两位亲人——父亲和母亲在他服役期间相继去世,他哭了,一种孤独之感使他大放悲声。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月19日8时50分,在江苏省徐州市装甲兵某部王杰生前所在连,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切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一位普通士兵的手,俯身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当这位普通士兵在回答“浙江永康人”时,眼睛湿润了,他不禁想起母亲的支持。他叫林益勇,现年23岁,是王杰生前所在班第15任班长。他在某集团军被誉为“小指导员”。林益勇的事迹,在全军、在装甲兵和驻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一部名为《我为君死》的电影开始在日本国内公映,当天的观众据称达到200万人次。电影描写的是二战末期,一位日本“母亲”目送一个个“孩子”登上“神风特攻队”的飞机,去完成与美舰同归于尽的任务。不过,这部影片可不是普通的战争题材电影。它是日本右翼的代表人物、东京都知事石原太郎用8年的时间策划并兼制作总监的“大作”,其目的之一就是让日本人想起并记住这些“勇敢”的“神风特攻队”。  相似文献   

18.
肖鹏 《军事史林》2016,(4):49-52
当对1588年英国皇家海军在英吉利海峡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大战进行回顾时,人们通常首先会想起德高望重、功高盖世的英国舰队司令霍华德勋爵及其副手大海盗德雷克,会想起英国皇家海军全体将士们的英勇无比与浴血奋战,会想起西班牙无敌舰队遭遇的恶劣天气……  相似文献   

19.
民兵艺苑     
红米饭(散文)钟鸣想起红米饭,就想起邪首歌,那首战天斗地的“红米饭、南瓜汤……”它的音色是那般纯净,它的音域是那般宽广,它的音调是那般昂扬,它伴随那个艰苦卓绝的岁月,以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撞击着多少人的心扉。想起红米饭,就想起那座山,那座山中的子孙,他们以对革命无限的崇敬和对胜利执著的信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12年,也许有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两年前热映的美国大片《2012》,想起那神秘的“玛雅预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