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将提高巡航导弹的速度 最近,美国一个航天科学研究小组研制成功了多燃料仓冲压式喷气(DCR)发动机。由于这种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成本低、在调整飞行时效率高的特点,所以这项技术的突破,将使美国在今后部署高速巡航导弹的竞争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必将对美军作战能力和作战模式产生新的影响,如美军可以应用这种导弹在对方的防御范围之外打击对方实时出现的目标,并能够给对方严密设防的硬目标产生毁灭性的破坏。美海军还将以此为基础研制远程反舰导弹,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巡航导弹作为一种远程精确制导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已经成为以"非接触远程精确打击"为主要特点的新作战思想的重要支柱,在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威慑和杀伤作用。巡航导弹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扩散以及巡航导弹在最近历次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使美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巡航导弹将对美国构成最为严重的威胁,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注重弹道导弹而忽视对巡航导弹防御技术的研究将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3.
自从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战斧”巡航导弹一战成名后,在此后的多次美军军事行动中(包括这次对阿富汗军事行动),巡航导弹几乎每战必用,可谓出尽风头。其不凡战绩赢得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它的青睐。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据来自美国空军国家航空情报中心的一份最新报告透露,生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国家今后10年将从现有的几个猛增为十几个。除美国和俄罗斯外,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印度、瑞典、以色列、南非和台湾地区等都已拥有或正在开发巡航导弹。美国弹道和巡航导弹威胁研究机构警告说:“能从不同方向同时攻击同一目标的低飞隐形巡航导弹将对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造成极大压力。”  相似文献   

4.
巡航导弹超低空突防效果好、命中精度高、价格低廉,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其在近几次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也促使各国纷纷研究巡航导弹及其防御措施.国内对巡航导弹的防御研究多从电子对抗与火力打击两方面分别入手,缺乏对巡航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及其仿真的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巡航导弹的综合防御问题,在分析巡航导弹防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对巡航导弹进行软硬对抗的综合防御系统,并建立了基于DIS的综合防御系统仿真框架,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模型体系,对进一步深化巡航导弹防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称,美军方4月26日在太平洋上空进行的一项反导试验中摧毁了一枚巡航导弹和一枚短程弹道导弹,这是美国反导试验同时拦截两枚目标导弹。美军从位于考爱岛的太平洋导弹靶场发射了一枚短程弹道导弹,海军的一架飞机发射了巡航导弹靶弹,"埃里湖"号"宙斯盾"导  相似文献   

6.
空中突袭──巡航导弹及其防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80年代以来10多次空中袭击战例说明了空袭的发展变化。巡航导弹的设计和实用特点及实战应用的效果表明以后巡航导弹的防御已引起广泛关注。对付巡航导弹(含反舰导弹)的关键的作战过程包括:预警探测;跟踪和拦截;各种对付巡航导弹的武器系统的改进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巡航导弹防御发展透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探讨美国巡航导弹防御的发展历程入手,重点对美国研制的一批新型和改进巡航导弹防御项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最后对美国巡航导弹防御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美国巡航导弹防御系统呈现出一体化、低成本、传感器升空以及重视系统试验等特点,对巡航导弹防御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战斧”巡航导弹一战成名。在此后的多次美军军事行动中,巡航导弹几乎每战必用。日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展这方而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巡航导弹的国家在今后10年将从现有的几个猛增至十几个。除美国和俄罗斯外,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印度、瑞典、以色列、南非等都已拥有或正在开发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9.
“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军研制的一种可以利用空中、陆地、海上和水下的多种平台从敌防御火力圈外发射,对严密设防区域内的各种目标实施远程打击的精确制导武器。“战斧”巡航导弹于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服役。自1991年首次扬威海湾以来,又曾用于攻击伊拉克、波黑塞族和打击阿富汗、苏丹境内美国宣称的恐怖主义分子基地。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巡航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2年为背景,回顾了美、俄等国在对巡航导弹防御系统研究上所做的工作。通过对已研型号积极进行巡航导弹拦截试验,在研型号想方设法提高其反巡航导弹等能力,积极探索新概念武器提高反巡航导弹的能力,指出通过不断努力和开发,对巡航导弹的防御必将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倍加关注保护本土不受潜在敌对国和恐怖组织袭击的问题。巡航导弹在最近几场局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使美国决策层增强了对付敌对势力巡航导弹袭击的紧迫感。因此,在大力推进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建设,防御弹道导弹打击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对付可能发生的巡航导弹袭击。为此,美国国会成立了调查委员会对美国面临的巡航导弹威胁进行了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12.
高克辉  李柱维 《国防》2000,(12):10-10
巡航导弹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突防能力强,制导精度高等特长,但也存在着飞行速度慢,航线相对固定、弹道低、抗干扰能力差、弹体自身无防卫能力等弱点。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从海上发射了288枚巡航导弹,其中有8枚被伊拉克高射武器击中。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也用高射炮拦截了几十枚美军巡航导弹。可见,高射炮是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国家抗敌巡航导弹袭击的有效兵器之一。因此,在未来战争中,我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伊拉克军队经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沉重打击以及被长达十年的制裁,实力大为下降,在本次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天空几乎是美军飞机的天下。在这种情况下,美军的飞机在作战时,大多以对地攻击为主。美军的几种对地攻击武器大显神威。 “战斧-3”巡航导弹 “战斧”导弹成名于第一次海湾战争。随后,美军结合实战经验又进行了一番改进,增加更先进的军事技术,从而研制出更加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战斧-3”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战斧-3”采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使巡航导弹直接  相似文献   

14.
低空隐身巡航导弹突防监测与航线预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身巡航导弹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防御隐身巡航导弹,已成为加强防空的重大课题,因此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而防御巡航导弹的首要条件是及早发现并探测出巡航导弹,然后进行分层处理.根据隐身巡航导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的隐身巡航导弹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隐身低空飞行器对移动通信信号的吸收和遮蔽效应,利用传感器网络分析电磁环境的变化,实现对隐身巡航导弹突防的探测,同时还可以避免系统遭到反辐射导弹打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具有低复杂度的可实现性而且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汶徽 《宁夏科技》2002,(10):62-63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于8月21日向白宫呈交了一份机密备忘录,称:世界上已有81个国家拥有巡航导弹或具有制造巡航导弹的能力,并且已严重威胁到了美国。还声称,美国应该扩大现有的导弹防御计划,防御巡航导弹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1967年10月21日,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使用II-15型巡航导弹在西奈半岛沿岸将两艘埃及183P型炮艇击沉。这一事件对世界海军武器装备的建设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各主要海上强国迅速投入人力和物力,大力开展用于抵御反舰巡航导弹的近程防御系统的研制工作。俄罗斯海军的前身——苏联海军近程防御系统的研制也紧跟时代步伐,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并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7.
在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巡航导弹以其精确的打击能力而大出风头,因此对巡航导弹进行防御也成为各国军事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对巡航导弹制导系统进行介绍,并初步探讨对其进行信息对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当美国海军提出要将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为巡航导弹潜艇时,人们曾对美军这种“大炮换鸟枪”的改造计划感到极为惊讶。2003年3月20日,美军“切耶纳”号和“蒙比利埃”号潜艇上的“战斧”巡航导弹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又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美国的这  相似文献   

19.
“大国竞争”战略下,美军从传感器层、指挥控制和拦截武器3方面持续推动高超声速防御体系的发展建设来抵消高超声速武器的装备优势,破解“大国竞争”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自美国防部确定采取高超防御分层防御战略后,美军充分依托现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通过探索运用新兴技术、发展多种拦截方式、积极与盟国合作等举措构建以天基为主、地海基传感器为辅的多平台预警探测体系,实时传输、天地联通的网络化指挥控制系统,以滑翔段拦截和末段拦截为主、多种拦截方式并存的拦截系统,计划在2034年构建战区级高超声速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汶徽 《宁夏科技》2001,(12):24-31
白海湾战争以来,美军时外采取军事行动首先使用“战斧”多用途巡航导弹袭击时方重要目标,大显威风,在这次打击阿富汗时也是如此。“战斧”巡航导弹成了美国实施军事行动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