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用Ⅰ(n=2,4,7,8)的氯甲基化反应合成出相应的四种氯甲基化产物Ⅱ(n=2,4,7,8),讨论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产物结构由IR和1HNMR确定,并讨论了反应机理。CH3OO(CH2)nH(Ⅰ)CH3OCH2C1O(CH2)nHCH2C1(Ⅱ  相似文献   

2.
用1,4-二氯甲基-2,5-二甲基苯和1,4-二氯甲基-2-甲氧基-5-辛氧基苯共聚合成了一种可溶的聚对苯乙炔的衍生物,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对甲氧基苯酚、正溴丁烷、聚甲醛为原料, 经醚化, 双氯甲基化和碱性消除反应, 合成出长链共轭且可溶的聚(2甲氧基5丁氧基)亚苯基亚乙烯,用 I R 和1 H N M R 表征了中间体和聚合物的结构,并测定了聚合物的伏—安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4.
苯乙炔与二苯丁二炔的共聚及共聚物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Ph_3P)_2PdCl_2作催化剂,合成出聚二苯丁二炔和二苯丁二炔与苯乙炔共聚物。均聚物及共聚物产率都在90%以上,均聚物分子量为900,二苯丁二炔与苯乙炔最佳摩尔比为1/2(数均分子量为1205)。结构分析表明,均聚物及共聚物均具有反—反式结构。  相似文献   

5.
用改进的有机金属路线合成了聚对亚苯基硼和聚间亚苯基硼。聚对亚苯基硼的分子量(Mn)为783.66,结构为(1)(可溶于乙醚,苯环为对位取代)和(2)(不溶于乙醚,苯环对位取代);聚间亚苯基硼的Mn为876.56,结构为(1)(可溶于乙醚,苯环间位取代)和(2)(不溶于乙醚,苯环间位取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Ph_3P)_2 PdCl_2为催化剂,用各种比例的对二乙炔苯(DEB)与1,4-丁炔二醇(BD)合成出共聚物及两种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为褐黑色,不溶不熔。单体配比中DEB比例越高,共聚物交联度和比重越大,产率越高,溶胀度越小。单体摩尔比DEB/BD≥1/2时,共聚物最良溶剂为苯,溶度参数(δP)为9.15卡~(0.5)·cm~(-1.5),而DEB/BD=1/5时,共聚物最良溶剂为无水乙醇,8p=12.7卡~(0.5)·cm~(-1.5).对均聚物及共聚物做了红外光谱表征并讨论了聚合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无卤磷系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酚A-双(磷酸二苯酯)分别与聚磷酸铵和纳米二氧化硅复配制备新型无卤阻燃环氧树脂(EP)材料。通过氧指数、垂直燃烧和锥形量热研究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通过热失重和电镜扫描分析对比不同阻燃体系的热分解过程及燃烧炭层结构,推测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8.
顾惠芬  马文 《防化学报》1995,7(1):15-19
研究用薄层色谱法测定BZ及其相关化合物二苯羟乙酸(BA)、3-喹咛醇(3Q)、二苯酮(BP)、二苯羟乙酸甲酯(BE)、二苯甲醇(BL),探讨了色谱分离的最佳展开剂和显色剂,在硅胶G版上,用异丙醇:异丁醇:甲酸:水(15:15:4:10)为展开剂,BZ、3Q、BA的Rf值分别为0、62,0、36、0.84;以苯:氯仿(1:1)为展开剂,BP、BE、BL的Rf值分别为0.59,0.41,0.29,筛选  相似文献   

9.
周黎明  顾惠芬 《防化学报》1995,(4):37-39,52
用台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常见的刺激剂苯氯乙酮(CN),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和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因(CR)的电子聂击电离(EI)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测量条件下,上述刺激剂都有明显的分子离子峰,只用EI质谱数据就能分析和鉴定这些刺激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一种聚钛硅氧烷与聚碳硅烷反应,制得了Ti/Si摩尔比为0.10的聚钛碳硅烷。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丝性与稳定性,经熔融纺丝,再经不熔化处理后,在氮气气氛保护下1300℃热处理后制得了高含钛量的碳化硅纤维。文中对聚钛硅氧烷的合成与结构,它与聚碳硅烷的反应过程及聚钛碳硅烷的热分解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EP/PVB半 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 ,适量的PVB对环氧树脂有较好的增韧作用 ,而环氧树脂对PVB的增硬作用不明显 .  相似文献   

12.
用对硝基苯乙酮、乙二醇、苯乙腈、氢气、高氯酸为原料,经酮基保护,环化,催化加氢和消除反应,合成出较高产率的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并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用辛酸亚锡作催化剂,用左旋丙交酯开环聚合成功地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80 000,分散指数为2.5的聚左旋乳酸.深入研究了聚合温度、时间、压力、单体浓度、催化剂用量及超临界二氧化碳纯度等各种因素对聚左旋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布采用凝胶渗析色谱、1HNMR谱、13...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烟密度仪、锥形量热仪研究了阻燃剂对聚氯乙烯燃烧产烟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三聚氰胺等四种阻燃剂使PVC热解燃烧的产烟量大幅度增加,促进PVC热解燃烧失重;红磷、氢氧化镁等四种阻燃剂对PVC热解燃烧的产烟量及燃烧失重影响较小;硼酸锌使PVC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质量损失速率减小,热释放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推迟。随着氢氧化镁、十溴二苯乙烷在PVC中含量的增加,其燃烧产烟量减少。氢氧化镁的量对PVC燃烧失重速率和失重量影响明显。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镁混合、十溴二苯乙烷和聚磷酸铵混合阻燃对PVC热解燃烧的产烟影响较小,而三氧化二锑与硼酸锌混合阻燃剂对PVC的燃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合成中间体二(4-叔丁基苯基)羟乙酮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双(1,2-二(4-叔丁基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中间体及DYE-0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DYE-02自身的光稳定性能及其对菁染料(Cy7)的光稳定作用.结果表明,与双(1,2-二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1)相比,苯环上引入叔丁基后,DYE-02的最大近红外吸收波长在885nm,发生明显的红移,具备更好的自身光稳定性,并且能明显提高菁染料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高轨双星系统可通过测量辐射源信号的到达时差、频差和到达高轨卫星的多普勒频移,跟踪沿地球表面巡航且载频固定、已知的运动辐射源。针对辐射源运动方程和观测方程的强非线性,提出了基于高斯和框架与5阶容积Kalman滤波的运动辐射源跟踪算法GS-5CKF。算法将起始时刻的时差观测量所确定的处于地球表面的时差线按辐射源经度等间隔划分,初始化多个并行的5阶容积Kalman滤波器,线性组合各滤波器每个时刻的输出以获得辐射源运动状态的估计。针对5阶容积Kalman滤波器,提出了相应的非线性测度并引入滤波器分裂与合并,以提高跟踪精度并保持GS-5CKF算法计算复杂度基本不变。仿真表明,相对仅使用单个5阶容积Kalman滤波器和基于高斯和框架但使用3阶容积Kalman滤波器的GS-3CKF等算法,提出的跟踪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