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军队管理思想。尽管囿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这些思想未能形成系统的军队管理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管理的一般规律。探讨古代中国军队管理思想,汲取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对于促进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治之以法——军队管理的根本在中国古代,管理统称为“治”,军队管理即为“治兵”、“治军”或“振旅”。《左传·隐公五年》有“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礼记·曲礼》有“班朝治军”之语,指的主要是军队平时的管理教育(含训练、校阅)。战国前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提出“兵以治为胜”,极言军队管理与战争胜负的关系,认为对军中士卒的良好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禅宗思想巧妙地实现了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和西土印度的佛教思想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对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禅宗是真正中国化的佛教,它在审美主体意识、审美心理历程、审美修养途径、审美境界等方面突破与超越了我国古代的诗教审美文化,为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兵贵神速话“长跑”周文凯兵贵神速。《孙子兵法》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攻其所不戒。”在中国古代作战条件下,速度不仅依赖于军事指挥者的运筹,更要由参战士卒来实现,故加强士卒的速度训练具有重要意义。长跑作为速度训练的手段,得到了历代兵家的重视。早在...  相似文献   

4.
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纪念戚继光逝世四百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著名将领,而且是一位具有独到见解的军事理论家。他戎马生涯40余年,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在建设国防、练兵和作战过程中,继承和吸取历代军事思想之精髓,总结了自己练兵、育将、作战的实践经验,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正确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冷兵器与火器,技术与战法,士卒与将帅,军人与军队,军事与政治诸方面的关系,丰富了我国古代军事学的宝库。他的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军事思想进行探讨。一、戚继光的治军之道——训练“节制”之师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兵家对于军事情报保密重要性的认识极为深刻、对于军事情报保密的法令极为严厉、对于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军事情报保密和防奸防谍极为重视、对于军事情报传递和应用中保密及其技术方法的描述极为具体。同时,也存在着论述较为零散、艰涩、简单和走极端,以致愚弄士卒等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前言军事思想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的军事术语,军事科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国古代,往往用法、兵法,略、兵略、谋、兵谋、韬略、计、策、术、权、数等,表示洽兵、用兵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这些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用语,基本含义古今大致上是相通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则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军事论著者关于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理性认识。在军事科学──军事思想理论、军事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探讨、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仍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从军事和战争本身的特点看,探索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军事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我们今天所研究军事经济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从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思想中找到渊源。其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地缘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古代欧洲相比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兵学文化的土壤,它的战争观、军事伦理价值观、战争谋略法等思想,与中国古代社会"仁战"、"义战"、"以民为本"、"以奇制胜"、"以礼治军"等战略方法、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古代兵学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马列主义军事思想和古代兵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兵学典籍,蕴含着丰富的战场情报准备思想。如,重视战场情报准备的作用,筹划战场情报准备流程,注重发挥战场情报准备最大效用等。以现代军事情报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军事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对《武经七书》进行再挖掘,不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涵,也能够促进现代军事情报理论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战争的实践活动中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心理战理论与中国战争实践相结合 ,在继承中国古代心理战思想精华的基础上 ,形成和发展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心理战思想理论。我军新时期进行心理战要深入战争实际、立足动态实践和把握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两重属性 ,科学探索心理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