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科技》2007,(4):F0002-F0002
2007年3月8日晚10时10分左右,美国“宇宙神-5”火箭携带着“轨道快车”“双胞胎卫星”和其他4颗小型卫星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军用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美国空军此次“派遣”、“轨道快车”进入太空的目的之一是进行卫星自我修复和太空掳夺敌方卫星试验。该试验一旦获得成功,不但可以提高和延长美军间谍卫星的生存能力和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大大提升美军卫星的太空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
防务     
正欧空局成功测试吸气式电推进器据美国太空网(Space)近日报道,欧洲空间局(ESA)首次测试了一种新型吸气式电推进器,它能收集大气分子并用其代替机载推进剂,有望使近地轨道卫星几乎无限期地停留在太空中,也能使未来的火星探测变得更容易。该项目负责人路易斯·沃尔波特解释,当卫星  相似文献   

3.
吴勤 《现代军事》2008,(11):45-49
太空已经成为新的军事“要地”,环绕在地球轨道上的太空武器.不仅能摧毁处于太空的敌方卫星,还能向地面目标发起致命攻击。近年来,美国不仅大力推进空间军事化.还拒绝签署有关禁止太空武器的条约。美国的这些行为很有可能引发代价高昂的太空军备竞赛.破坏目前的稳定局面。那么到底太空武器有哪些?太空武器真的那么有用吗?美国会发展什么样的太空武器?太空战能避免吗……  相似文献   

4.
军事新闻     
美国又一颗侦察卫星上天 近日,在美国卡那维拉海角空军基地,波音公司“德尔塔”Ⅱ型运载火箭将一颗先进的美侦察卫星送入轨道。这颗卫星据称主要用于在太空进行激光通讯。美国目前已拥有50余颗各类卫星肩负着直接或间接的侦察任务。 美国展出新型自行火炮 5月17日,一种新型自行火炮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五角大楼展出。  相似文献   

5.
吕彦刚 《国防科技》2003,(12):79-79
航天飞机为什么是太空全能冠军 航天飞机是把航天与航空技术高度有机结合起来的创举。它兼有人造地球卫星、货远飞船、载人飞船甚至小型空间站的许多功能。它还有一般航天器没有的功能,如释放、维修和回收卫星等。 航天飞机的大容积货舱可把29.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可以在轨回收和维修卫星及更换卫星的组件,最突出的—个例子就是3次在太空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使这一价值连城的太空“巨眼”焕然一新。1984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飞行中曾用机械臂抓回—颗有故障的卫星,修好后又将其送回轨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长期生活在太空城  相似文献   

6.
<正>ESA于2014年10月30日与美国战略司令部签署了一项协议,来提高相互间的数据交换信息量,以更好地为ESA对地观测任务提供支持。这项协议将使ESA接收到能满足其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及时的空间信息,与此同时,ESA会提供更精确的卫星位置信息。ESA对地观测任务由于碰撞预警能力的提升,使得ESA操控人员在卫星面临太空碎片威胁时,可以采取更有效的规避动作。ESA太空碎片办公室主任Holger Krag说:"ESA将向美国联合太空作战中心提交明确的信息需求,然后美国方面给予特定信息数据。我们期待该响应速度越快越好。"作为信息交换,ESA将向美国提供预先设定好的卫星轨道机动信息,美国方  相似文献   

7.
筑梦太空的征程任重而道远,加强超低轨道应用研究,是航天强国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超低轨道卫星技术及比较优势,解析了超低轨道卫星试验情况,探析了超低轨道卫星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作战应用潜力,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我国超低轨道卫星技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0年圣诞之夜,格林威治时间晚上8时16分,美国设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太空司令部里,巨幅电子指挥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连串十万火急的尖峰信号:美国1枚“锁眼”2号侦察卫星在1600公里高空遭到苏联“杀手卫星”攻击;隐蔽在3.6万公里高空轨道上的弹道导弹预警卫星发现苏联大批溯际弹道导弹正在急悄悄地向美国  相似文献   

9.
美国为了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控制,对东亚地区大搞监视、窃听活动。今年4月,外国媒体披露,美研制并投入使用太阳能驱动侦察飞机频繁对中国、朝鲜、俄罗斯等国进行侦察。 发现“不明飞行物” 去年12月,日本国家太空安全局的专家在借助太空望远镜观察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神秘的物体:在印度尼西亚的赤道地带上空约3.6万米的高度,悬停着一个直径约50米的物体。由于在美军定期公布的卫星、卫星碎片和其他太空  相似文献   

10.
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1.
吴勤 《现代军事》2008,(4):16-20
美国使用“标准-3”导弹成功击落失控卫星的行动是人类首次成功运用地空武器系统对卫星完成的攻击.也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备实战反卫星能力的国家。此次击落卫星的行动是美国太空对抗战略的直接体现.表明美国要继续推进太空武器化,显示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优势地位不可动摇.这也将刺激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升温.破坏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对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来说,在太空中运行的卫星能够为其提供更加快捷的通信,并使其军事行动得到更加精准的指引。今天,军队可以依赖卫星完成导航、目标监视以及通信交流等诸多任务,但是这种高度的依赖性会不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威胁呢?要知道卫星是脆弱的。它们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时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一旦军事卫星被摧毁,军队会不会变成聋子、哑巴和瞎子?这正是美国的军事筹划者们眼下所担忧并正在积极应对的一个问题。军事卫星受损后果严重由于导航、通信、攻击和监视的途径主要依靠太空中的卫星,如果卫星不能正常工  相似文献   

13.
<正>新华社洛杉矶1月14日电,在经历去年9月爆炸事件后,美国私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14日重返太空,一箭十星,成功把铱星通讯公司首批卫星发射至目标轨道。此后,火箭第一级首次成功实现在太平洋中一艘无人船上软着陆。当地时间14日上午9时54分(北京时间15日凌晨1时54分),搭载铱星通讯公司10颗卫星的"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太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新的制高点,其中卫星运用将是空间作战系统中的主力。美国长期以来都在积极从事卫星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工作,虽然在目前太空约700颗人造卫星中,美国就占了300多颗,而且有110多颗是用于侦察、通信、导航、预警等军事目的的,美国军方还是认为这些传统卫星难以满足未来太空战争的要求,五角大楼正在筹划  相似文献   

15.
防务     
世界最大飞机开建能发射火箭近日,国外媒体曝光了美国正研制的一架可用于将卫星——最终目的是将人类送上太空轨道的巨型飞机,目前正在加利福尼亚的莫哈韦沙漠组装,绰号"大鸟"。该机翼展117米,长度72米,质量544311千克,最大速度850千米/小时,设计搭载6个波音747级别的发动机,预计在2016年首飞,可以将火箭运至空中发射,将6.1吨的卫星送入180-2000千米的地球近地轨道。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消息。在1972年中,苏联发射的照像侦察卫星比美国的多三倍多,但在轨道的时间仅比美国约多25%,这是因为美国扩大使用了美空军/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长寿命的大鸟宇宙飞行器的缘故。 1972年中,对于可回收的“宇宙”系列的照像侦察卫星苏联获得了在轨道的总时间为366天,而美国是295天。  相似文献   

17.
聂云 《当代海军》2001,(8):34-34
在美国的太空事业中,美国海军许多优秀的人员有幸成为宇航员,其中,多数是美国海军的飞行员。1962年2月20日,美国一艘宇宙飞船成功地进入太空轨道飞行,里面坐着美国的宇航员格林,而格林是美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深秋。M国辛加州西部奥尔尼卡空军基地卫星控制中心发现既定太空轨道飞行的一颗KHV—18侦察卫星在E国的库茨克地区上空神秘地消失了。这是M国失踪的第三颖侦察卫星。两天前,在E国的同一地区上空失踪的二颗KHV—18侦察卫星,就已经使M国人大惑不解。此次卫星再次失踪,M国人的神经顿时高度紧张起来了。控制中心经综合分析,认为侦察卫星很可能是被E国配置在H空间轨道的天基电磁轨道炮摧毁。令M国始料不及的是,2个小时后,一颗侦察卫星又神秘地消失了。M国总统弗兰克震惊了,很快就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作出决定:以部署在太空基地的天基…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多国家进入太空,太空轨道拥挤和太空碎片增多,太空安全出现新情况:航天器相互碰撞和碎片撞击航天器的几率增加。美国为谋求制天权,力图使太空武器化,拒绝有关禁止太空部署武器条约的谈判。为了对抗美国的霸权,一些国家也在开始研发、试验新太空武器,导致太空安全困境的再次出现和进一步恶化。未来太空安全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和国际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已经不止一次发出警告,在近地轨道日渐拥挤的情况下.难免会发生航天器相互碰撞.产生大量危险的太空垃圾的事件。这一担心今天已经变为现实——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零时55分),美国铱卫星公司正在使用的“铱-33”商业通信卫星和已报废多年的俄罗斯“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西伯利亚北部上空相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