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游击专家”罗炳辉的指挥艺术杨升华罗炳辉将军,1897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阿嘟嘎偏坡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的军事指挥生涯中,游击战的战略战术贯穿始终。1934年9月上旬,周恩来曾对被派到红九军团任第8团政委的辛世修说:“罗炳辉虽然文化不...  相似文献   

2.
罗炳辉同志,1897年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916年入滇军,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22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北伐战争,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因英勇善战,屡建功勋而升任营长。1928年,因共产党嫌疑被编遣。后来在国民党江西省吉安县任靖卫大队长时,于1929年7月秘密入党,11月率部起义,从此开始了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革命生涯。一位很有才干的红军指挥员罗炳辉同志先后担任过红军的团长、旅长、  相似文献   

3.
罗炳辉的军事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军事家罗炳辉,运用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结合自己长期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对人民军队的作战方法和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出许多理性认识。它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式和发展过程中,特别对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条件下战术、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罗炳辉的一生奋战在战场。他1915年入滇军当兵,参加讨袁护国战争;1922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争,任连长、副官、营长;1926年参加国共合作的北代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营长,在攻克南昌牛行车站等战斗中率部冲锋,战功卓著.但因他…  相似文献   

4.
燕鸿 《云南国防》2001,(3):30-30
近日,经云南省委批准,我国著名军事家罗炳辉将军、刘平楷烈士、“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和“优秀专职武装干部孔凡松”的家乡云南省昭通地区又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下,集环保、畜水、防洪、灌溉、发电、饮水、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工程——“滇字一号工程”——渔洞水库工程也位列其中。目前,该地区已形成了以威信“扎西会议会址”、彝良“罗炳辉纪念馆”、昭通市罗炳辉广场等为主体的覆盖全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格局,为开展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黄瑶 《军事历史》2007,(5):58-64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共有1050位军队高级干部被授予从少将到元帅的军衔.还有不少战功卓著的军队干部由于已经逝世而没有赶上这一盛典,如黄公略、董振堂、赵博生、左权、彭雪枫等先后战死沙场,罗炳辉因积劳成疾而病故,叶挺遭遇了空难,名将陈光也是这一行列中的一员,但情况较特殊.  相似文献   

6.
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原副部长、少将、研究员王辅一的研究文集《为将帅书写辉煌》,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于2003年8月正式出版。该书收集了27篇文章,计37万多字,分别记述了毛泽东、刘少奇、项英、陈毅、罗炳辉、黄公略等18位伟人、将帅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荣业绩。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为该书专门作了“颂扬我军业绩,书写将帅辉煌———为辅一同志文集题”的题词。本书是作者离休后,继出版《项英传》、《罗炳辉的故事》、《新四军简史》、《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后的又一新作。作者…  相似文献   

7.
"杭州天然美,湄潭亦天然"。《辞海》诠释:湄潭,县名……尤以所产香茶著名。湄潭茶叶早在唐代就极负盛名,属明代朝廷贡品,茶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全县拥有7万亩优质茶园,18个部、省优品牌茶远销世界各地。1935年,罗炳辉将军率红九军团进驻湄潭,在东线保卫遵义会议顺利召开。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县办学7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昭通军分区组织党员瞻仰“罗炳辉纪念馆”、“扎西会议纪念馆”,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同,重读党章,对照先进性标准和革命先辈找差距,使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都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长征中的红一师李庆典赵锡周保忠1933年春,中央红军在粉碎国民党军对江西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后,于6月7日在永丰县藤田镇对所属部队进行统一改编,亦称藤田编队。红一师,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师从此诞生,师长罗炳辉(后为李聚奎),政治委...  相似文献   

10.
(十)西班牙手枪(上) 军博收藏的西班牙手枪有西班牙标准专利火器公司、加比伦多公司、阿斯特拉-温塞塔公司、贝斯特圭-赫曼诺斯公司、斯达-博尼费斯奥·伊彻弗利亚公司、格朗德精密武器制造厂、组莱卡公司、哥莱古利欧-博鲁姆布鲁公司、加拉特-安内图阿公司、莱托拉扎-赫曼诺斯公司等生产的几十种品牌.其中,朱德在井冈山时期使用的西班牙9毫米M300式阿斯特拉手枪、罗炳辉使用的西班牙9毫米M300式阿斯特拉手枪、任弼时使用的西班牙0.32英寸TAC转轮手枪等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