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密封”服装 21世纪的士兵将处在“密封”的军服和配有传感器、能控制所有武器的头盔保护下。他们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彼此联络;通过头盔前额部分的屏幕观察到战场上的情况,这与为战斗直升机飞行员研制的最新型装备相似。他们的个人装备中还包括能随眼球转动而改变方向的传感器。士兵本人只要注视着目标就足够了,剩下的工作便可由装备来完成,这套装备的成本大约3万美元。大功率的微型便携式电脑、防激光眼镜和可制造小气候的密封军服将使新世纪的战士成为“超级斗士”。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战场将是数字化战场,要想应付未来的战争,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未来士兵必须具备“信息化、智能化、隐形化和多样化”等特点,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种集多种传感器为一体的神奇信息系统一信息化士兵装备应运而生。这套系统能侦察战场的种种信息,能有效隐蔽自己,遇到危险时,能灵活处置。 未来士兵有多功能头盔、防护军服、智能化作战武器系统等“法宝”。  相似文献   

3.
漫话避弹服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头盔、铠甲曾是军队用以保护作战人员的重要装备。随着枪炮的问世,盔甲失去了防护作用,一度在战场上销声匿迹了。第一次世大战时,一些军事专家们发现,战场上作战人员伤亡总数的80%是被中、低速流弹和炸弹碎片造成的。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盔甲的作用,几经努力,终于在英国诞生了可用于现代战场的“盔甲”,即第一代避弹军服——钢制避弹服这种避弹服是由一件钢制胸甲和一顶钢盔组成的,重约10千克,它可以防低速流弹和碎弹片。但由于笨重,人员穿上后,行动颇为不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士兵的人体供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装备将出现在战场上,将极大地提高战斗力。数字化单兵系统也不再仅局限于具有杀伤力的武器,也将会拥有各种信息化装备。如美国为目标力量勇士(未来士兵系统)所配备的信息装备有:GPS地理信息仪、显示头盔、微光夜视仪、红外成像仪、无线网络通信装置等。这些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单兵的作战能力,使未来战场士兵的数量大大减少。众所周知,所有的电子信息装备都需要电源,而单兵作战时不可能携带大量的能量载体。因此能量如无补充,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没有了电源,任何先进的电子信息装备将无法工作,…  相似文献   

5.
程良根 《军事史林》2007,(11):11-12
在未来战场上,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大量使用,军人的生命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提高士兵的战场生存能力,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制高科技新型军服,努力为士兵撑起一把把生命“保护伞”。  相似文献   

6.
军事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将推动智能装备作为独立的功能平台或作战单元参与到未来的战争中,与作战人员共同完成作战任务,在联合作战的背景下,作战人员与智能装备在战场上的共生与协同将成为最主要的作战样式。本文以装备逐步实现智能化为考虑基础,分析了未来参与作战的人和智能装备实现技战术协同的方式及场景,以及装备实现智能化协同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你能想象得到十年之后的美国大兵会是什么样子吗?美国军事专家近日指出,他们很可能装备一些诸如电影《星球大战》中的设备,看上去就和科幻电影里的那些宇宙战士没什么两样!“未来战士”的衣服会变色,他们的头盔上将装备GPS全球定位系统,他们射出的子弹是“聪明子弹”,会自动跟踪目标。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未来战士”可以完全不必吃饭也不必睡觉! “目标部队”战服—汗尿变成纯净水 据称,美国国防部正在研制的这种新型战服上面配备了导航系统、净化水系统还有空气调节系统,可以让未来的美国大兵们在一切恶劣环境下战斗,同时增加他们生存的机会。由于军方目前的一些装备都是为在那些地势开阔或者是丛林  相似文献   

8.
随着未来战争向网络信息化、联合一体化趋势演进,针对探索装甲装备智能感知与操控的途径和方法,介绍了头盔显示系统的概念与组成,描述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历程、技术路线,重点梳理了近年来外军基于头盔显示实现装甲透视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其技术特征,探讨未来实战运用中需攻克的难点及未来集成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两栖装甲装备战场损伤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随着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战场上装备的损伤概率会越来越大;损伤的后果将越来越严重,使战时的保障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且难以把握.从分析两栖装甲装备在未来作战中的损伤机理入手,在缺乏大量实际战损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建立装备战场损伤仿真模型,为战时装备保障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评析美军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未来可能的复杂战场环境,美军在装备建设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无人”风,各军种在装备采购上都将目光瞄向了用途各异的无人智能作战系统,这是美军作战指导思想和理论在装备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将对美军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欧洲袖珍国梵蒂冈有支百余人的瑞士卫队,他们身穿古色军服,戴头盔,手持长戟,守卫教廷各建筑物。在罗马教皇参加的活动中。他们寸步不离教皇,保卫教皇和高级神职人员的安全。每年5月6日,卫兵都要逐个向教皇宣誓效忠。重复400多年来的老套式。卫队建于1506年。在1527年5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的  相似文献   

12.
尽管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技术战争,持枪的步兵尚未更多地介入,战争就结束了,海湾战争后,许多军事专家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步兵仍然是战场上的基本力量,士兵的作用不可小视。而面对未来战场上日新月异的武器系统,监视系统,极端条件与复杂环境的严重挑战,专家们也认为,应当将高技术引入士兵的单兵装备。过去人们只反飞机、坦克与舰船当作武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于力  马振利  张金榜 《国防科技》2017,38(2):111-113
新军事变革席卷全球,未来军事斗争形势将更加紧迫和残酷,武警部队遂行任务也将更加复杂多样。为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减少人员与装备的伤亡和耗损,无人化装备将成为未来战场主导。文章从四个方面入手,系统性地提出无人化装备人才队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程刚 《军事文摘》2024,(4):16-19
<正>小朋友们一定知道很多高科技单兵武器装备吧?虽然在现代战争中,人还是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但是,武器装备的好坏,也左右着战争胜负的进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款单兵装备,那可是安装在士兵脑袋上的高科技,是很“烧脑”的。第一款:IHPS头盔  相似文献   

15.
在沉沉夜色掩护下,各发射分队迅速占领发射阵地,展开装备,准备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点火!”导弹呼啸升空,准确打向“敌”目标。这是第二炮兵某部组织的一次带实战背景的夜间合成演练。他们将部队开进陌生地域,设置未来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复杂、险难战术课题,在夜幕下统指挥、练操作、练协同、练合成,在实战中摔打和锻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防部根据对未来战场作战环境的分析和预测,提出空地一体化作战理论,制定了以电子战为中心的新战略。美军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军事电子战装备在战场上的作战效能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正是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美军在大力发展各种电子战装备的同时,特别重视电子战试验。  相似文献   

17.
傅华 《军事史林》2004,(9):14-17
六五式系列军服指从1965年6月1日至1985年5月1日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装备的军常服(本文中的探讨不涵盖军大衣、绒衣、棉衣等),包括文革前期的六五式和中后期的七一式、七四式军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七八式、八零式等军服.该系列军服在解放军军服历史上装备时间相当长,加之适逢"文化大革命",具有特色的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被奉为神圣的革命标志物,由此带动了席卷中国大地的军装风潮.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军服收藏研究者的注意,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课题.某些外国的爱好者甚至还成立了中国六五式军服协会.毋庸置疑,在世界军服发展史上,中国的六五式军装占了重要的一席之位.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信息战的大潮已滚滚涌来,一种崭新的作战样式——网络战,在人们不经意之间,已经搭载着新时代的列车悄然闯入我们的视野。军事人士指出:在未来的军事领域中,互联网络的编织将越来越密,未来的军队将是网络化的军队,未来的战场将是网络化的战场。战场互联网建立后,指挥员在室内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场上的一举一动;战车驾驶员在车内可以观察各种敌情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行动;各  相似文献   

19.
“防雷”军服。英国德比郡的艾吉斯公司新研制出一种防地雷军服熏士兵和求援人员穿上它即使踩响地雷也能保全腿脚。这是因为熏军服的靴底比普通山靴要厚2.5厘米熏这一厚厚的靴底在树脂材料中包裹了细小的石子颗粒熏它能够形成三道“防线”熏将地雷产生的爆炸力逐步化解。“救生”军服。俄罗斯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了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救生装置。几乎在国外所有关于灾难的现场报道中熏经常能见到M U S T装置熏即“军用防休克裤”。在越南战争中曾挽救很多战场伤员。现在最新的“救生”军服为俄罗斯研制的名叫“板栗”的救生装置。其用途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准则的战损装备抢修排序决策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战场抢修排序原则的分析和量化,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战场抢修排序的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装备抢修中多个装备多准则排序的问题,为装备保障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