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回顾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使我难以忘却的是新中国建立之初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向文化大进军”。这不仅因为我曾亲身参与其事,更重要的是这次大规模的文化教育,在我军建设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陈毅司令员、刘伯承院长的教诲新中国建立初期那次“向文化大进军”,是在中...  相似文献   

2.
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我第4野战军在湖南进行的衡宝战役,共歼敌四万七千余人。这次战役的关键一仗是黄土铺战斗。当时,敌白崇禧部共有五个兵团、十一个军、二十六个师,约二十万人,部队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也较强,是蒋介石在中南地区赖以同我军抗衡的唯一力量。其中第7军,属桂系军阀的嫡系,军长为白崇禧的心腹李本一。该军战术手段狡诈多变,一向受李、白的偏宠,因而在桂系中骄横一时,自吹是“钢七军”。战役前夕,白崇禧见战局危急,中央嫡系又不听调度,就将该军配置于衡阳正面作为总预备队,由白崇禧亲自掌握和指挥。为迅速歼灭白崇禧集团,解放中南全境,我第4野战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  相似文献   

3.
1949年秋,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指挥)向中南进军过程中,为歼灭国民党在中南地区的余汉谋集团和白崇禧集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和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在战役的部署和指挥上曾有过三次意见分歧。这段历史鲜为人知。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个人所见,就此问题探讨如下。一、产生意见分歧的历史背景第四野战军向中南地区进军以后,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根据湘赣战役实行战役战术的小包围、小迂回,未能抓住白崇禧集团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即“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方针”,歼灭白、余两集团,解放广东、广西。林彪椐此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相似文献   

4.
淮海战役     
一、战前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和我军的作战方针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军统帅部判断华东、中原两野战军下一步将在陇海路以南发动大规模攻势。因此决定以华中“剿总”白崇禧所属的第3、第12两个兵团由确山、遂平线向唐河、赊(社)旗镇地区发动攻势,破坏豫西解放区,  相似文献   

5.
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基于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及时作出的“进军东北”指示和随后不久作出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现年80多岁的曾克林将军作为我军先机抢占东北的第一支部队的主要指挥员和为中央作出战略决策提供重要情况的“信使”,向笔者讲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段不寻常的历史。先机进军沈阳曾克林将军出生于江西兴国,1929年参加革命。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硝烟炮火,长征路上万水千山的磨难与锤炼,宝塔山下“窑洞大学”的培育,使他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1938年8月,他告别延安,日宿夜行,历尽艰辛,挺进冀东。在李运…  相似文献   

6.
1948年8月,辽沈战役即将拉开战幕。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内首长们在作战地图前讨论着一个重要问题:“辽沈战役是一场‘关门打狗’的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我北满、东满数十万人的大军南调锦州方向,以形成关闭东北大门之作战态势?”野司参谋长刘亚楼提出:“为避免蒋军阻我军南下,可派出一部电台发假情报迷惑敌人,造成他们判断和指挥上的失误,以掩  相似文献   

7.
情报支援是各种军事行动的基础。情报对于有效制定计划、保密和实施欺骗十分重要,取得作战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更多更准确的战场情报。从美军联合作战情报支援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美军联合作战中情报支援的基本原则,探索了美军联合作战情报支援的主要措施。研究表明,借鉴美军联合作战情报支援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推进我军联合作战情报与支援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追歼白崇禧三次大较量温瑞茂,孙学敏在解放战争战略追击阶段,国民党军白崇禧桂系部队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对象之一。抓住和歼灭该部对加速解放中南地区及提早结束全国战争都具有重要意义。白崇禧一生戎马,善于用兵,素有“小诸葛”之称,毛泽东谓之“中国境内第一个...  相似文献   

9.
目前,美国将情报收集分为“人工情报”(HUMINT)、“图像情报”(IMINT)、“信号情报”(SIGINT)及“测量与特征信号情报”(Measurement And SignatureIntelligence,MASINT)等4个科目。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主要对前3个传统的情报科目进行激烈较量。近些年,美国越来越认识到一个新的情报科目——“测量与特征信号情报”的重要性,并使之得到快速发展。现在,测量与特征信号情报已成为美国最重要、最基本的军事信息资源,以及最重要的国家信息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新军事革命的不断发展,地理空间情报成为信息化作战中提高指挥控制和作战支援效率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地理空间情报支援发展的大背景下,韩国作为我国的邻国,近年来其地理空间情报支援力量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容小觑。体制机制是各项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对韩军地理空间情报支援组织机构进行了系统化研究,结合我军现状,为我军未来地理空间情报支援组织机构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解读邓小平等关于进军西南的18份电报入手,再现了我军解放西南的决策过程,以及邓小平在进军西南中的指挥艺术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陈辉 《华北民兵》2004,(10):54-55
美国全球军力大调整,对我安全形成潜在威胁,不可掉以轻心;面对北约东扩和美国全球军力调整,俄罗斯终于向对挥舞起“核武”大棒;法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对我军正在开展的“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巴联合反恐军演,已经是我军自2002年以来第7次与外军联合导演,标志着我军与外军的合作越来越默契;新加坡空军“借池养鱼”,使我军可以了解到外军发展模式;刚果(金)未遂军事政变中可以看出,我军实行“党指挥枪”原则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军队吃“皇粮”的思想和一系列重要指示,使我军走出了长期以来对职能、任务理解的误区,规划了我军未来的发展方向,探索了新形势下我军后勤乃至整个军队建设的规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军队生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1949年春,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追击阶段中,我军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迅速歼灭了国民党最后残存于大陆的胡宗南、白崇禧等集团,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祖国大陆。现在,学习和研究这一方针,对指导今后作战仍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篇中说道:“死间者,为进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之于敌。”其意思就是说,有意散布假情报,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的间谍,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双面间谍”。以色列的间谍机构秘密情报局(也称“情报特殊使命局”或“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是以色列负责情报搜集、政治行动和反恐活动的情报机构,素有以色列的“中央情报  相似文献   

16.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张志辉白崇禧(1893~1966),广西临安人。他足智多谋,素有“小诸葛”之称。抗战期间,任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桂林行营主任、军训部长,对抗日作战理论研究颇有造诣,特别是对敌后抗日游击战尤为青睐。重视抗日游击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楚红杰 《防化学报》1997,8(3):10-12
在我军初创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我军缔造者们提出了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废除雇佣制,坚持思想建军和执行“三大任务”的建军原则,使我军从一开始就区别于一切旧军队,从而保证了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得到壮大,以上原则在今天,乃至未来仍将是我军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8.
从本世纪初美军发动的几场局部战争看,美军十分重视发挥侦察情报工作的重要作用。美军侦察情报工作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世界新军事变革在侦察情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分析梳理美军侦察情报力量建设现状、运用特点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侦察情报力量的建设运用情况,分别从侦察监视手段建设、侦察情报保障机制、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情报保障实践运用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旨在为我军侦察情报力量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世界军事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之相适应,我军后勤也必须加快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后勤保障体制,要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把立足点放在保障打赢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上,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上。坚持平战结合、三军一体、军民兼容的原则,使我军后勤保障体制逐步步入军民兼容型“大后勤”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使我军的职能教育入情入理、深入人心?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端正官兵的服役动机,使官兵尽职尽责地履行我军的职责,完成我军的宗旨?这既是各级党委机关致力研究的老问题,也是能否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落到实处的大问题。沈阳军区某部组织开展的“当兵为什么”、“练兵干什么”、“军队的职能是什么”的大讨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她仿佛是一缕春风,唤起了广大官兵爱军习武,忠于职守的意识;她仿佛是一场春雨,荡去了官兵思想深处的疑虑,增强了各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