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基层领导,在基层“两防”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是本单位出现的问题,上级却仍然要求针对同样问题搞好教育整顿。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一人生病,大家吃药”。部分同志对此很不理解,甚至持反对态度。有的同志认为:“只能是谁生病谁吃药。如果一个人得了病,让所有的人都跟着吃药,不仅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而且也有损正常人的身体健康。”有的同志觉得:“在法制社会里,主要靠法律约束人的行为。一个人触犯法律,自有法律制裁,其他人不可代其受过。处理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错误行为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不能让不相干的人都来陪绑。”还有的同志则简单地认为那就是搞形式主义。这些同志的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有的基层领导在对部队工作讲评时这样开场:“这次任务,总体上说完成得不错。好的方面我就不讲了,主要讲存在问题……”讲评会变成“批评会”,让战士们本来高涨的情绪,一下子低落到极点。  相似文献   

3.
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单位各种会议开了不少,但问题也出了不少,存在着开会不管用的现象。(一)流于形式,质量不高。会议质量不高是当前基层开会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些基层单位领导认为会议开不开是个“硬”指标,开得怎么样是“软”指标,在实际操作中打折扣、走形式。班务会是基层部队常见的会议之一,在有些基层单位却不是被一些活动冲击替代,就是开成了吹牛皮会、发牢骚会。有的单位把不同性质的几个会合成一个会,组织、行政“一锅煮”,会议职责不清,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再在各种会议记录上人为地分开,甚至出现没开会也有记录的现象。(二)内容空…  相似文献   

4.
由治斐 《政工学刊》2004,(10):56-56
在部队,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个后进战士调到先进连队,在大家的影响带动下,也会振奋精神,摘掉“后进”的帽子;一个怯懦的战士,在全军勇猛攻击时,也会大胆地冲向敌阵;有的同志并没有感到当兵吃什么亏,可在一些同志议论“当兵吃亏”时,也会随声附和说上几句;有的同志对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本来很讨厌,可在“众人”的影响下,也会随波逐流……凡此科种“随大流”的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相符行为。所谓相符行为,简单地讲,就是别人都这么认为.自己也就这么认为;别人都这么做,自己也就跟着这么做。  相似文献   

5.
申琼琳 《中国民兵》2012,(12):43-43
前不久,河北省安新县人武部在基层工作情况讲评会上,部分机关干部汇报情况、指出问题时说“个别同志存在……”“个别单位存在……”,部领导及时追问:“‘个别同志’究竟是谁?‘个别单位’到底是谁?”这一连串的反问,引发了一次工作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领导机关抓基层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突破五种思维定势。突破抓得越具体工作落实越到位的思维定势,坚持依靠基层抓基层的思路。在部队建设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离领导机关比较远的单位,全面建设往往搞得比较好,而有些领导机关经常抓的单位,反而近水楼台未得月。这个现象表明,有的单位之所以费力不少,效益不高,问题就出在领导机关包揽过多、抓得过细,结果形成上边越包、下面越靠;下面越靠、能力越弱;能力越弱、上边越包这样一个怪圈。正像有些基层同志形容的那样:你不放心,  相似文献   

7.
基层是领导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机关工作搭的是服务基层这个“台”,当是的服务基层这个“角”,唱的是服务基层这个“曲”,可以说各级领导机关就是为服务基层而设立的,机关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基层建设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机关的同志也在讲为基层服务,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变了样,有的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情,凭想当然办事,脱离实际瞎指挥,给基层添乱;有的表面上是在为基层办事,实际上是打自己的小算盘,能出名争彩表现政绩的就努力做,正常工作往往是被动应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机关的形象,而且带坏了部队…  相似文献   

8.
一忌“纸上谈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创新”的重要意义给予了明晰的阐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但是有的人没有正确理解创新的深刻内涵,把创新当成了“装点门面”的时髦,认为如果不讲创新就跟不  相似文献   

9.
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看,基层武装部全面建设,硬件软件得到加强,民兵工作“三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发展不平衡,整体建设水平不够高的问题仍然突出。有些单位专武干部、基于民兵缺编。民兵组织活力不足,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能力素质弱,不懂不会、专武不专的问题突出,有些单位战备意识不够强,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民兵整组和军事训练不够扎实,政治工作特别是“四课”教育落实得不够好。尤其是一些单位存在着急功近利思想,喜欢搞单打一,追求短期效应和单项冒尖,经常性工作滞后于突击性工作,致使基层整体建设水平在低层次徘徊。  相似文献   

10.
基层建设具有渐进性的特点,领导机关抓基层必须下苦功夫、细功夫、长功夫。基层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基层建设基础不牢,就会造成部队建设严重滑坡,甚至发生严重问题。有的同志抓工作喜欢急功近利,想“一口吃个胖子”;有的热衷于出名挂号,搞“单项冒尖”、...  相似文献   

11.
“人才匮乏”的具体表现及其主要原因 当前,基层政工干部队伍人才匮乏问题的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一是“人难选”.从近几年部队的实际情况看,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常常是有的基层政工干部岗位空缺几个月而无合适人员替补.可基层政工干部是基层的一线主力军,合适的找不到,位子又不能空,最后,只好“拉郎配”、“赶鸭子上架”,接替人到位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造成基层政治工作相当薄弱.二是“心难留”.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少数基层政工干部不太安心基层政治工作,职务到手以后,总想早日调进机关或跳槽改行.三是“才难出”.其表现是在基层政治工作研究之风日见淡化,有的基层政工干部就会整天埋头于单位日常琐事中,去充当基层单位“传声筒”和“大管家”的角色,发挥不了政治工作干部“领路人”的重要职能,政治工作水平处于低层次循环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人们经常讲“见怪不怪”,是说人们对一些本来不正常的事情见的多了、经历的多了,就会默然接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时下,在基层也有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值得深思和警惕。机关的苦活累活自己不愿干全让基层战士出公差:节假日战士请假外出,要班、排、连、营、团逐级请假,有的战士因请假手续过多而放弃外出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在一些人看来习以为常,没必要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3.
驾驭时间     
张羽 《政工学刊》2004,(6):22-22
提起学习成才,一些人就发牢骚,抱怨工作忙,时间少。乍一听,似乎挺合情理,忙于工作,忙于应酬,何来闲暇学习?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他们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不善于驾驭时间。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时间,像匹野马,谁能驾驭它,它就属于谁。”能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去掌握新知识,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成才的关键。怎样才能当好时间的骑士呢?这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时间的特有脾性:——对勤奋者偏爱,对懒惰者嫌弃。要想驾驭时间,必须树立只争朝夕的观念。有的人的确很忙,看似没有一点闲暇。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打破那种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作派,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4.
一个单位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不仅影响到内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影响到每个同志才能的发挥。有的单位领导之间、官兵之间总是疙疙瘩瘩,想不到一起,干不到一块,往往与“好事者”爱传“闲话”、“当事者”听信“小话”有关。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苦不怕累不怕,就怕他人传闲话。”不言而  相似文献   

15.
请尊重规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和尚在庙里相遇:“这庙怎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某部在进行半年工作总结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基层干部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时都有“理论学习不够”这一条。有的同志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振振有词地说:“我这人没什么大毛病,就是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允许这样的“流行病”流行势必导致部队基层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之所以出现这种只说在口头上,不落实在实际行动中的现象原因很多。有的同志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专武干部不“专心”干武装,这是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新情况。究其原因,有的同志认为干武装工作太“专”了会影响个人职务的提升。这些同志考虑个人出  相似文献   

18.
陈建 《政工学刊》2002,(8):32-32
着力解决“双争”活动动力不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 ,一些单位还存在思想上重视不够、活动不经常、减化评比程序、标准掌握不严格等问题。有的没有把评比过程作为年终评比的基本条件 ,有的一到年终就另搞一套 ,削弱了“双争”活动劲头和动力 ,影响了基层官兵争先创优积极性 ,进而影响基层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因此 ,要深入搞好再学习再教育 ,经常组织基层官兵学习上级关于开展“双争”活动的指示要求 ,提高官兵对开展“双争”活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熟练掌握评比程序方法。要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平时督促检查 ,做到部署任务有“双争”内容 ,检…  相似文献   

19.
一、在基层不等于爱基层,要真正爱岗敬业。基层工作既艰巨又光荣,要求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心系基层,爱岗敬业。那么怎样才算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呢?有的同志说我在基层干了四五年了,我爱基层。但我认为在基层和爱基层不是一个概念,能在基层干只能说在基层呆得住,但决不能说真正地爱。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基层不爱基层的表现主要有:(一)身在心不在,带兵不知兵。“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基层,心想着调机关、上学、读研、转业等。(二)叶公好龙,带兵不爱兵。到基层是为了“镀金”,提升职务。(三)热爱不关爱,带兵不严兵。有心在基层干,有心带好兵…  相似文献   

20.
进入年终岁尾,上级机关总是会派遣工作组对所属单位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然而有的工作组抱着一团和气的想法,满足于听听汇报、走马观花似的随便看看了事。作为工作组成员,应该深刻领会领导意图,当好“眼睛”,掌握基层真实情况,广泛深入地了解基层单位存在的现实问题,为领导下步工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样,虽显得不近情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