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海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武力使用政策性强、敏感度高,了解相关法律依据及限制,对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意义重大.海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使用武力,必须正确适用相关国际法、国内法;完善海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武力使用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郑国梁  朱军 《国防》2006,(2):47-49
随着信息作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信息作战涉及到的国际法问题开始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个别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末就组织各军兵种、国家安全和国防信息系统的法律专家开展联合研究,发表了“信息作战的国际法问题评估”报告。由此可见,今后国际上围绕信息作战的法律斗争不可避免,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一、信息作战同样要受国际法的制约国际法对战争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战争权运用的合法性,国家在选择使用武力时应当遵守国际法关于在几种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的规定。二是对战争方式的选择,战争规模、样式以及范围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刘耿 《宁夏科技》2002,(8):40-44
中国政府一再重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如果中国不得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时,美国会直接用武力参战吗?这是多年来世界媒体时而议论的一个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台独”势力的抬头,“台独”分子“渐进式台独”活动的猖獗;中国在沿海适时举行大型军事演习等,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美国是否会参与中国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战争的议论之声一时增多。  相似文献   

4.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最终玩火自焚。何去何从,台湾当权者必须作出选择。“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4年9月和1958年8月两次炮击金门。毛泽东在指导这两次重大而特殊的军事行动中,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对台方针,巧妙运用军事手段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始终把握着斗争的主动权,惩罚了国民党军对大陆的袭扰破坏,粉碎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一、第一次炮击金门,表明了中国武力解放台湾的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加紧进行武力解放台湾的各项军事准备工作。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  相似文献   

6.
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关系中国的最终统一,牵动着12亿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容不得半点犹豫和动摇。解决台湾问题无非是和战两种方式,和平方式较之战争方式更有利于海峡两岸人民的福祉和亚太的和平稳定,但和平方式能否实现统一的目的,却最终取决于台湾当局有无和平统一的愿望和诚意。5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选择上,虽然经历了一个以武力为主、和战并用到和平方式为主的变化,但从未承诺过对台放弃使用武力。武力解放台湾方针作为解放战争的继续,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自然…  相似文献   

7.
美国干预台湾问题由来已久,其中较为严重的是美台之间于1954年12月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此条约旨在抵制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阻止大陆武力解放台湾,使祖国大陆与台湾长期划峡分治,达到“不统、不独、不战”的目的。 目前形势表明,台独势力仍很猖狂。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在搞分裂祖国的阴谋,那么祖国大陆绝不会坐而不管,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美国必然会采取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车臣自治共和国反政府头目杜达耶夫自从1991年10月政变上台后,便一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分裂俄罗斯的活动。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制止杜达耶夫分裂行径的努力也从未间断过。三年的较量,矛盾终于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1994年底,俄联邦当局决心武力解决车...  相似文献   

9.
欧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是在基督教分裂、宗教冲突的基础上爆发的。战争体现了当时欧洲主要国家法、英、丹麦、瑞典、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等的利益冲突以及地缘政治的需要。战争的持久与残酷,一方面使德意志民族陷入分裂与落后状态,但从另一方面而言,也有其积极意义:即军事上促使现代战争模式的形成;宗教上使新教与天主教和平相处,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通路;政治上促发了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法律上则为国际法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战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矛盾的综合体。从政治、经济、技术、法律、文化等不同角度来分析和理解,都会对战争的发展轨迹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我们立体地认识战争,把握战争,指导战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法律的角度看,当代战争存在以下四个特征。一、当代战争的起因有着重要的“国际法”内容。超级大国为建立和维护自我主张的法制秩序,不惜频频使用武力对于当代和未来战争(冲突)产生的起因,世界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各种理论。如西方学者亨廷顿、托夫勒的“文明冲突论”等;…  相似文献   

11.
民兵文摘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 发表声明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窒17日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说: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四年前,陈水扁曾信誓旦旦地作出所谓"四  相似文献   

12.
16 6 1年 4月至 1 6 6 2年 2月 ,郑成功经过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 ,击败了荷兰殖民者 ,收复了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在郑成功驱荷复台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 ,台湾民众在物资准备、军粮供给、情报搜集和武力配合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援助。台湾民众的热情支援 ,鼓舞了郑军士气 ,增强了郑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 ,它显示了中国人民合力抵抗外侮、要求收复祖国神圣领土的决心和意志 ,使得荷兰殖民者分裂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决心和意志面前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和平之枪     
从美国政府角度而言,对台军售也许是避免与中国正面冲突的最佳方法。在冷战时期,没有人会怀疑美国政府使用武力“保卫台湾”或威胁使用武力的决心和能力,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今天美国如果为台湾与中国开战,即使能赢得第一回合的胜利,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近几年,台湾当局不仅鼓吹“中华民国在台湾”,在分裂祖国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而且积极发展武器装备,加强武装力量,企图长期抗拒祖国的统一。一、基本战略台湾军队的近期目标是滩头决战,中期目标是海上阻击、岸边决战,远期目标是“建立吓阻武力,拒敌于彼岸”...  相似文献   

15.
寒丁 《当代海军》1999,(6):10-11
6月初,台湾空军一架F-16战斗机在台湾东部绿岛西南部海域夜航时失踪,为此台湾空军的F-16全面停飞进行调查检测。然而7月间李登辉拋出“两国论”后,台湾军方为了通过炫耀武力,给台湾当局的分裂主张撑腰打气,又迫不急待于7月21日恢复  相似文献   

16.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海峡两岸同祖同宗同文化,山水相连血脉相通。可近一段时间以来,“台独”势力猖獗,陈水扁竟然借今年“3·20总统选举”之机搞“全民公投”,其阻挠统一、分裂祖国的图谋暴露无遗。作为台湾主要军种之一的海军,在陈水扁的“台独”闹剧中将可能充当急先锋,成为“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工具。“台独”就是战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赢得未来台海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对台军有所了解。现综合国内外公开报道,编撰成文,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一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局认为:现代战争已不是单纯的军事武力战,而是民众参与的"总体性防卫"战争,战争一旦爆发,前、后方的界线模糊.唯有建设强固的"全民国防"力量,才是"吓阻"武力入侵、确保"台湾安全"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期由于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连连得手,对我国台湾回归造成很大影响,但如果认真分析一下中美利益的冲突,美国武力干涉台湾军事斗争的可能性很小。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事务,已被世界各国承认,美国武力干涉,师出无名,会陷入政治被动。 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全中国时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它不同于国际上的殖民地问题,不同于国际性事  相似文献   

19.
继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之后,对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海洋利益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在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斗争中,美国的作用十分关键。从历史看,台湾海峡一有风吹草动,美国就出动第七舰队进行武力威慑。  相似文献   

20.
在我军未来实施的军事斗争尤其是制止分裂、维护统一的战争中 ,某些西方军事大国很可能寻找种种借口 ,对我进行军事干预 ,而且这种干预将是全方位、全过程、逐步升级的。我军的军事斗争准备包括政治工作准备必须立足于强敌的军事干预 ,着力解决抗击强敌军事干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