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拨心灵之弦唱人生之歌──记青年词作家余音刘永路似乎是一夜之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余成龙忽地变成了倍受青年们喜爱的歌词作家。事情要从1993年他当学员队教导员时说起。那天,一位学员在走廊哼哼低下的流行歌曲,他批评说:“格调低,不宜唱。”哪知这个学员反而...  相似文献   

2.
河南唐河县城郊乡青年民兵李永祥和爱人王玉香是计划生育标兵。1989年春,当一个小女孩降临到他们中间时,便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几年来,小两口你勤我俭,日子过得挺红火。去年八月的一天,李永祥进城卖菜时,碰到了一位外地老表。一阵攀谈之后,那位“老表”得知李永祥的情况,与他说:  相似文献   

3.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是一位对中国、特别是对蒋介石的发迹地黄埔军校十分感兴趣的著名记看。1955年3月19日,他到台湾访问了正在养病的蒋介石,蒋向他介绍了自己“为了建立中国统一政府的漫长斗争生涯”,其中谈到黄埔军校。蒋对办兹贝格说:“黄埔时期,我有许多杰出的学生。”并指着一位台当局要员说:“他就是黄埔三杰之一,我的前‘交通部长’、现‘总统府国策顾问’贺衷寒。”  相似文献   

4.
“干事,干事,就是干具体事的”。这是一些人对政治机关干部的形象说法。然而,干事如何干好事的学问可大了。概括起来:就是要勤想事、会办事、能装事、善记事。  相似文献   

5.
大学者黄侃曾说“五十当著书”。所谓“五十著书”,并不是说50岁以前不能著书,而是说须先扎实做学问,方好著书。而现在文化界普遍存在着浮躁之风,似乎只有多发表文字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其实,著述和学问是两码事。当年梁启超推荐陈寅恪到清华研究院任职,校长问有什么学位多少著述,梁启超说他没有什么学位也没有多少著述,只是学问比我强。  相似文献   

6.
说耻     
古时候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人带着100两黄金来到一位判官家里,为他犯罪的儿子求情。判官摇摇头说:“不行,我会感到可耻的。”这人以为判官嫌钱少,第二次又带了500两黄金去求情,没想到判官还是摇摇头:“不行,我会感到可耻的。”第三次,这人带上了1000两黄金,迎来的却是判官的淡然一笑:“你知道我那颗知耻之心的价值吗?”行贿者以为判官是贪得无厌,急了:“这1000两黄金买你那颗什么心,足够了吧!再想多要,我也不给了。”判官拍案而起:“我的这颗知耻之心是无价之宝,你买得起吗?”最后,犯人被依法判决。“知耻之心金不换!”故事中的判官用他的人格诠释了一颗知耻之心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家,人们并不陌生,因为人人都有个家。但是,坐落在山西省阳城县的260个“青年民兵之家”却颇有些特别。从字面上看它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无非是为青年民兵集体活动而设立的一个场所,但要真正了解它的内涵,还需费一番调查了解之功。最近,笔者涉足基层,走访了几个“青年民兵之家”,受益匪浅。它确实是个家,是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大家。走进这个家,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下面,就让我来说说“家”里的事。  相似文献   

8.
个别同志在职务升迁时,总会说,我要感谢某某领导,他一直在提携我。作为党员干部,工作取得了进步,感谢我们的领导、感谢周围的同志,是无可厚非的,但千万不能把感恩之帐仅仅记在“个别人”身上,这不但是个感情错位的问题,更是个政治信仰不坚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杨大眼”这样一个条目,内称:“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武都(今属甘肃)人,民族、生卒年不详。”条目颂其功,也违其兵败“被免官为兵”。此人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古代高级将领,《魏书》和《北史》,都为其立传。他生活在南北朝时期,曾是北魏屡战屡胜的名将。这样一位名将,使人很难想像,竞然是一个还没有脱离文盲状态的人。可是他“恒遣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檄文、捷报或其他紧急文书),皆口授之”。看来,他确实是个能人,自  相似文献   

10.
部队政治工作成效的大小,政治处自身建设的好坏,都与政治处主任的素质能力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处主任呢?一、修“内功”,在能写能讲上下功夫。“内功”主要包括写功和讲功。顾名思义,写功就是文字表达能力,讲功就是讲话授课能力。修炼好“内功”,要培养三个习惯:一是勤学习、多积累的习惯。这是政治处主任修炼好“内功”、提高能力的基础,要把它作为一种习惯有意识地去培养、去坚持。要善于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同行学、向实践学,从浩渺的书海中汲取养分,从生动的实践中获取力量。“出口成章”、“妙笔生花”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处处留心,随时学习与积累,在持之以恒中向知识要宽度、向理论要深度、向历史要厚度、向实践要深度、向官兵要新度。  相似文献   

11.
“打工妹”悄然成军嫂蒋晓华某部近年来结婚的31名青年军官的配偶中,“打工妹”就有18名,占60%之多。由“打工妹”变为军嫂的骆分队长的妻子说:“我去年来这里,在一家医院打工,同小骆认识、结婚到现在,感觉很好,生活很平静,也很幸福。”如果说几年前基层青...  相似文献   

12.
曾经经历过的两件事令我心存感动:在一次休假回家的途中,长时间的旅途劳累使我很快进入了与家人欢聚的梦境中。不知是什么时候,列车员轻轻地推了推我,说:“小同志,该下车了吧?”我忙乱中开始收拾起东西来。这时有人问:“列车员同志,你怎么知道他到站了呢?”她边帮我收拾东西边对大家说:“其实也没什么,他穿着军装,好记,我也力  相似文献   

13.
被外界媒体誉为中国的形象大使、前外交部发言人赵启正在与青年谈使命时曾经说过:我这一生经历很多岗位,每一个岗位对我来讲都是外行的,但我都坚持把外行的事做成内行。翻阅赵启正的人生履历,他正是靠着“把外行的事做成内行”这种信念,行行做精彩。  相似文献   

14.
朱国勇 《政工学刊》2013,(12):79-79
明朝有位书生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整天唉声叹气。他虔诚礼佛,他常想,要是能得道成佛,摆脱困苦,该有多好啊!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遇上了文殊菩萨。于是,他求文殊菩萨:“让我做你的童子吧。”文殊菩萨微笑问他:“为什么?”他说:“红尘悲苦!我早已厌倦了。”“其实红尘中,不全是悲苦,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文殊菩萨面色宁静如水,“要是成了我的童子,  相似文献   

15.
引子:毕业经年,常忆同窗死党,遥想当年,我“混二”宿舍乃历史学系八队几大顶级人物穴居之地,成员六人,老兵五人,小兵独我一人,除小兵功力稍有不济外,其余五人皆是叱咤风云,舞风弄浪之英杰人物,八队事业蒸蒸日上之势亦不可少六人鼎力之助,借其档案(卷二)记之,以彰其功并载史册以励后人。  相似文献   

16.
在机关工作时,经常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到部队讲学。一次,我们请驻地讲师团一位教授来讲授科学发展观。路上,我谦恭地说:“今天有劳您了,准备这节课您一定费了不少心。”他哈哈一笑:“小伙子,这样的课我讲的多了。我经常给省市领导和大学生讲课,你们这儿只是一个小课,算不了什么。”授课时,不知是口误还是粗心,教授竞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说成了以人为本。无独有偶,前几日,我有幸聆听了一位“权威”军事理论研究员的讲座。在讲到军队历史使命时,他竞接连两次说成“三个发挥、一个提供”,字幕上也先后出现五处明显的错字和句式错误。工作中,这样的事并不鲜见,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总是感叹自己太穷。一位老人问他:“给你一百万元,你愿意马上变成80岁的老头吗?”年轻人说:“不愿意!”老人又问:“给你一千万元,你愿意身患绝症终日躺在病床上吗?”年轻人还是回答:“不愿意!”老人哈哈大笑,说:“你不是很富有吗?你已拥有了一千万!”其实,年轻就是财富。生命如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无穷活力,它能创造出你无法想象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令我提笔写这篇稿子,并不因为黄强是“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航空工业战线的“首届优秀青年”,也不是因为他刚刚荣获首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的桂冠。而是因为他对航空事业那种执着和对发展民族航空工业那份深深的“忧患之心”、眷恋之情。 慰问电中显深情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黄强怀着对王伟大无畏英雄气概的钦佩和对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义愤填膺,向海军司令部发去了慰问信。同时。作为担负着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任务的一所之长,他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担子之沉重。 自…  相似文献   

19.
敲门的学问     
姚远 《政工学刊》2007,(11):23-23
敲门是一种学问。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而我认为,敲门亦可为心声。敲门甚至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和爱好。我军内务条令明确规定:下级在进入首长室内前,应喊“报告”或者“敲门”:进入同级或其他人员室内前,应当敲门。然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门的敲法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宜宾县仙鹅湖畔,有一片1000多亩的油樟林场。场内四处郁郁葱翠,醉人心田。林场的主人是被中国科协授予“科技致富能手”、有着“油樟大王”之称的青年民兵樊尚富。 1985年,樊尚富初中毕业回乡后,就积极参加义务造林活动,获得“造林竞赛达标突击手”称号。为了掌握油樟栽培技术,他特意到越溪乡油樟林场当了林工,潜心学习了大半年。随后在县林业局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