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对战争设计工程作战任务设计建模方法的研究,首先提出了面向战争设计工程的作战任务建模框架,进而给出了作战任务模型的组成结构,即作战任务元模型、作战任务层次结构模型、作战任务关系模型,进一步明确了作战任务的影响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潜艇打击舰艇编队的案例,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马亚西(以下简称马):首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在信息战研究中,有信息战争和信息战两种不同的提法,请您谈谈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王普丰(以下简称王):这两种不同的称谓,反映着两种不同的事物。信息战争是一种战争和战争形态,信息战是一种作战和作战形式。战争与作战不同,战争包含了作战,信息战争当然包含了信息战。战争形态与作战形式也不同,战争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是体系对抗,作战体系是典型的复杂系统,需运用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展开研究。论述了各种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复杂系统的特征。介绍了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的工程应用情况,给出了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在作战体系设计中应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作战视图是进行系统顶层设计的体系结构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设计效率,用面向对象语言来设计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中作战视图的方法,实现描述完成使命所需要的任务和行动、作战要素和信息交换.并给出了UML (统一建模语言)的实例,用以指导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又称信息战争,信息战争是一种在多维(陆、海、空、天、电磁信息)领域中进行作战.其中在信息领域的作战,即双方在信息、信息过程、信息系统及信息网络方面的对抗,称为信息战.信息战和信息战争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信息战争是指一种作战形态,信息战是一种作战样式,就象空战、海战、空地一体战那样,都是一种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6.
刘玮琦 《国防科技》2018,39(5):057-061
一流军队设计战争。作战设计是战争设计的内核。作战设计发端于科技革命和战略需求,形成于战争设计工程,实化为作战概念、作战构想、作战方案等,核心是作战体系设计和作战方式设计,基本遵循是战争制胜机理。作战设计是改变未来战争"游戏规则"的重要手段,是连接战略需求与作战能力的桥梁,是探求未来战争是什么样、未来作战怎么打、打赢战争需要什么能力的根本途径,成为开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作战效能的鱼雷武器装备系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给出了鱼雷作战效能定义,重点对比几种典型新颖的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最后提出了当前鱼雷武器作战效能评估的现存问题,并对其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战争复杂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经典复杂系统理论、仿真建模方法、综合集成方法以及作战实验室等方法在战争复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对战争复杂系统分析方法的共同特点,指出了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给出了战争复杂系统分析方法中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信息革命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变革,是当今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世界军事的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以计算机、数字通信、传感器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军事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未来激烈的战争对抗中,高速采集、传输、处理、反馈作战信息,已经成为装备相当的作战双方战胜对方的必要条件。国际军事界普遍认为:未来战争的主导作战样式是信息战。因此,如何在未来战争中保持优势,打赢信息战。已成为各国军事家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美国国防部已经认定数字化信息技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传统需求开发方法的不足,并根据装备需求的特点,提出装备需求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没有确定的未来作战形态,但又必须预测未来作战形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完成未来作战任务为目标,在未来作战形态设定环境下,异质专家协同研讨的需求开发机制。最后,在该需求开发机制的指导下给出基于战争设计工程中讨论式模拟的装备需求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频地波雷达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频地波雷达的特点和作战任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探测能力、情报质量和生存能力三个指标层给出了高频地波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层次结构体系,并确定了各效能指标及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最后得出了高频地波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定量分析方法,解决了雷达系统作为非直接杀伤性武器而无法评价其在作战背景下的作战效能的问题,为该雷达的作战使用提供了辅助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未来空战的特点对有人/无人战斗机协同空战的作战模式及能力需求进行了研究.从信息链到武器链时空过渡的角度分析了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作战优势;提出了两种典型的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方式,并给出了作战过程描述及功能结构分析;基于“观测-评估-决策-执行”指挥控制环分析了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指挥控制流程;基于协同空战的任务需求提出各参与平台的能力需求.此研究对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空战态势评估方法表现形式不够直观、模型简单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威力场与遗传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态势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信息支援条件下的协同空战态势评估.分别从攻击能力、探测能力、电子干扰能力、生存能力、通信能力、告警能力、协同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等方面构建威力势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编队作战能力评估.最后利用具体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相比于传统态势评估方法,该方法在信息支援条件下的超视距协同空战态势评估中具有全面性、直观性、准确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不完全信息空战中的火力分配问题,分析了常规空战火力分配模型,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建立了一种改进的火力分配模型。针对不完全信息空战特点,给出了其中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改进模型可有效利用战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容易获取的有限参数进行火力分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最后通过典型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情况下协同空战目标分配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空战环境下出现的大量不确定信息, 现在常用的协同目标分配模型都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将随机规划引入到协同空战目标分配研究中,在一般期望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机空战协同目标分配期望值模型,并利用随机模拟、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结合而成的混合智能算法来求解该期望值模型.2∶4协同空战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云计算应用在单兵作战系统场景下业务处理时延高、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穿戴计算的分布式单兵作战信息系统。利用士兵身上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构建本地计算层,在作战地点就近处理计算数据,提供给士兵本地的信息处理与融合能力,并采用广义扩散负载均衡算法平衡各设备负载,降低业务处理时延;同时利用分布式计算的容错能力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分布式本地网络架构能有效地降低作战任务的处理时延,同时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A complete solution is derived to the Isbell and Marlow fire programming problem. The original work of Isbell and Marlow has been extended by determining the regions of the initial state space from which optimal paths lead to each of the terminal states of combat. The solution process has involved determining the domain of controllability for each of the terminal states of combat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dispersal surfaces. This solution process suggests a solution procedure applicable to a wider class of tactical allocation problems, terminal control attrition differential games. The structure of optimal target engagement policies in “fights to the finish”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信息向战术层面的渗透,从本质上改变了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在分析信息化条件下战斗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思想,提出并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战斗SD对抗模型,对信息化条件下战斗的基本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模型较好反映信息化条件下战斗的本质.模拟结果可以为指挥员正确决策提供定量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唐苏妍  祁永强  裴飞 《国防科技》2017,38(2):049-054
信息攻防作战力量既可以独立成军成战,又可以和各军兵种、各种武器平台无缝衔接、联合协同,以发挥无限的战争潜力,是以信息攻防新技术为支撑、以软硬打击新能力为标志的新型作战力量。从核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攻击和防护能力建设以及信息攻防协同作战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攻防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重要问题及战法对策,对信息攻防作战的特点规律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马骏  罗赓 《国防科技》2016,37(5):97-100
信息化条件下,面向实战的靶场试验任务针对性训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章通过分析新形势下试验任务针对性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针对性训练的内容及趋势,总结与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制度,提升试验任务针对性训练的质量效益及实战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