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4,(11):29-30
中国首次开展的探月工程再入返回试验日前取得圆满成功,而大约在同一时间点上.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英国商业载人飞船“太空船”二号接连发生坠毁事故。一方面,欧美等国对太空探索的勇敢尝试昭示中国必须加快稳步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航天型号的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政府资金和政策等的有力扶持会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之后,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首次"太空相拥",中国航天人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航天仿真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仿真已从最初的导弹飞行仿真逐渐扩展到卫星飞行仿真、航天飞机仿真、载人飞船仿真、火箭飞行仿真等。根据航天装备论证、研发、应用的过程,重点评述了航天装备体系仿真、航天工程仿真、运行仿真及航天训练器仿真。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从飞船起步的。起步时的中国,不得不面对一个跟俄罗斯、美国存在40年差距的问题。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论证的时候,预计经过10年努力,到2002年中国飞船才可以上天。但到2002年,前苏联第一  相似文献   

5.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不少媒体诠释:质量"归零"起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对航天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归零",是具有中国航天特色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质量保证措施,体现了航天企业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实践也证明,中国航天事业从组建至今之所以未发生过重大事故,没有因为发射导弹或火箭而伤亡人员,"归零"制度确实不失之为"确保航天产品质量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大安全"是航天科工集团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助力国家经济社会乃至空间事业发展的现实追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再次发挥突出作用,汇聚集团"精于安全"的技术优势,将多项核心技术运用在航天员、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空间实验室等系统中,为交会对接任务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使载人交会对接"更安全"。为神九"座驾"添上"翅膀"航天科工三院8359所研制的气垫悬浮运输车,在飞船总装现场和发射测试现场,可以让飞船"悬浮"起来运输,神奇地解放了工人的双手。以前,神舟飞船的"座驾"是轮式移动方式,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大且转弯困难,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一家私人太空运输企业。该公司自2008年9月首次火箭发射成功后,便开启了其从初创公司到航天业巨头的历程。2010年12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为第一家成功将"龙"飞船送入太空并回收降落海面飞船的商业公司;2012年5月,该公司史无前例地完成了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载人航天史上,安全性事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惨痛的教训。1986年1月26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4秒后便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德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失事,7名宇航员的丧生。载人航天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升空前,运用故障树等风险分析方法对载人飞船等系统进行了详细而严密的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估,最后分析得出飞行成功概率为99.7%,为飞船的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综述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有关航天安全性概率风险评估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航天四院承担了神舟载人飞船逃逸系统四种固体发动机和逃逸塔头部动力装置研制任务,历时13年研制的逃逸系统发动机,为神舟飞船屡次飞行成功作出了卓越贡献,四院两代无名英雄也由此功垂史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相似文献   

10.
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令世人瞩目,也引起了世界各主要国家更加注重发展各自的航天事业。目前,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纷纷加快了航天业的建设步伐,并将国际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以及以月球和火星为探测核心的太空探索活动作为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太空探索计划,意欲争夺和主宰未来航天领域发展的主动权。美国:重整旗鼓美国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航天大国,其在航天发展的投资每年多达100多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航天领域覆盖面广,包括载人航天飞行,无人航天器深空探索,各种运载火箭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神舟七号飞船的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使我国首次突破航天员出舱行走技术,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最核心、最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神舟七号的重要意义。“突破出舱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第二步战略的第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术雷鸣  匡乃雪 《国防》2000,(1):36-37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我国第一艘载入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经过21小时11分钟的太空试验飞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这次飞行试验中,我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首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织了发射试验的跟踪、测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神舟五号飞船的研制进度正在全速推进。为了确保飞行的成功,对研制质量的把关也到了关键时刻。6月16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召开神舟五号飞船“双想”动员会,开始为上天前的神舟五号飞船做全面的“健康会诊和体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及总装备部和五院的有关领导到会鼓劲。所谓“双想”就是“回想问题、预想问题”,是该院型号研制中一道必经程序。通过回想研制过程中的问题和预想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将使神舟飞船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使神舟飞船的上天确保成功。在“双想”动员会上,许达哲强调,神舟五号飞船的上天是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14.
航天(space flight)又称空间飞行,指人类借助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46年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02年岁末,又传来了“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喜讯。中国人实现邀游太空的梦想已指日可待。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发表一组文章,从航天产品研制、航天发射和航天测控的不同角度,展现中国航天事业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更加灿烂的明天。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组织撰写。  相似文献   

15.
10月17日晚,刚刚在凌晨圆满完成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运行回收任务的几位神六功臣,马不停蹄地赶到母校,参加北航师生为校友们举行的庆功座谈会。当原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现飞船顾问、北航  相似文献   

16.
“施里弗”太空战演习是美军检验航天力量运用、探索作战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分析“施里弗”太空战演习中商业航天力量的基本情况和运用特点,了解美军商业航天力量建设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我国商业航天力量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2,(2):85-85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载人航天技术是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的观点看,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向宇宙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历史的必然。地球外层空间的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特殊条件,成为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实际应用,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均有重要的影响。 载人航天器与通常的人造卫星有所不同。为了保障人的安全,创造人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载人航天器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8.
耿海军 《中国民兵》2008,(10):54-55
载人航天器是指可以搭载人员进入太空的空间飞行器,它是人类从事载人航天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正在研制中的空天飞机。载人航天器不仅对于人类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深入地认知宇宙,更好地开展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在军事上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外国媒体大肆渲染其军事意义,甚至抛出所谓的“中国飞船威胁论”;中国的媒体则更多地强调了它提升国际地位、凝聚民族精神的政治意义。其实,飞船升天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飞船升天具有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载人飞船的发射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一体化的航空航天作战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技术成果对航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航空与航天活动共同在地球表面上空进行,共同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影响。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航空与航天力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世界各国军方的重视。然而,在建制体制上,航天力量应当归属于陆军、海军、空军,还是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进行建设?美国、苏联/俄罗斯等世界航天大国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和探索,日益趋向于空军体制。可以況,航空航天活动的环境和自身特点决定了这样的选择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