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窗     
今年三月,焦作市马村区高寨村民兵康长水、林大强在在村养殖场干活,突然附近一草棚着火,里面传出小孩的哭救声,他俩闻声迅速扑向草棚,钻入大火之中,从火中救出了年纪分别为3岁、4岁的两个孩子,而康长水的手脸被严重烧伤,林大强也被烟火熏烤得昏  相似文献   

2.
1 一道白亮的石灰粉标示的投掷线,横在三个掩体坑前,一名中尉军官很 专业地指挥着每个新兵,把手中那沉甸甸的手榴弹(?)向前方。 “连长同志.xxx投弹准备完毕!” “投!”中尉一声令下。只见新战士撤步、引弹,脚蹬地扭腰送胯挥臂,不 料手榴弹却顺着他的手臂,拖着青烟滑落脚下。 “快卧倒!”中尉一个箭步推倒新战士一同扑进掩体。 “轰!”沉闷的爆炸声中尘烟四起。 一群人冲了上来,他们从尘土中拉起了中尉,又拉起了新兵。 不幸中的万幸。新战士除受了点惊吓,一切安然;中尉也没有挂彩,但是他 的右耳耳膜穿孔,双耳听觉神经失去了敏感,甚至有完全失聪的可能。 中尉很痛苦。到落后连队当连长,是他自己选择的,本想大干一场,结果首 战失利。  相似文献   

3.
陈吉中带兵开赴急重灾区青川时,迅速抓起他的另一件武器——照相机。连续30多个昼夜,有险他先上,有灾他先救,有苦他在先吃,率领四川旺苍县民兵救灾救人奋战在一线,救出幸存者10名,并同其他救援队一起救出98名幸存者,刨出116具罹难者尸体,为灾民搭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初春,川西大凉山深处冰雪弥漫的盐源县,年逾70的彝族老人吉拉子火的儿子虽然在头天的车祸中受重伤,可他还足坚持赶到县人武部,含着热泪介绍了喇国华将他们一家5口从地震废墟中救出来的感人事迹。他说:“今天,上级工作组来核实了解喇部长的事迹,我不来汇报良心不安啊!” 其实,不仅是吉拉子火老人一家,往大小凉山的千沟万壑,在盐源县30余万群众的心目中,都留下了该县人武部部长喇国华践行“三个代表”,弘扬雷锋精神的生动故事。  相似文献   

5.
是他,14年如一日,甘于寂寞,日夜守护着一片训练基地;又是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从咝咝冒烟的手榴弹和点燃的炸药包前救出惊慌失措的民兵;他不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所动,自甘清贫地投身于武装事业。他就是阜阳市颍泉区曹寨民兵训练基地管理员、宁老庄镇武装部副部长肖文悦。  相似文献   

6.
翟东来  李学军 《防化学报》1995,(4):83-87,96
较系统地讨论了形成地面化学爆炸声学效应信号3个主特征--爆炸声主频、爆炸声包络丰度和破片轰声基频-各种计算方法,这是设计爆炸声源识别器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阵阵雷鸣,宣告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纪元。在这场推翻封建统治的剑与火的博斗中,奥列弗·克伦威尔集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主角与军事统帅于一身,同时又是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军事改革家。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  相似文献   

8.
<正>他一生视为家珍的,竟是装有万用表、电烙铁、钳子、扳手、手锯等各种维修工具的"百宝箱"和从鬼子手里缴获的一副手套,这些见证了他坚守保家卫国的初心,在血雨腥风中辗转磨砺,逐步成长为生产装配武器弹药的老工匠。他就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特能集团晋东公司离休老兵工安振芳。萌发抗日初心安振芳,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1940年4月参  相似文献   

9.
哈韦,一个美国的小男孩,怎么也没料到在他11岁时,有机会去海军航空母舰上过了一把航母瘾。1991年9月初,哈韦和家人离开费城的家,乘客机去西雅图。这是第一次坐飞机,因此,他心情十分激动;尤其想到一到西雅图,便可去航空母舰上玩,更是高兴。途中,哈韦拿出哥哥巴里送给他的书看,那书是  相似文献   

10.
练笔文艺     
那年冬天,哥休假回来,带了一支汽枪。 我刚放寒假的晚上,天便下了雪,地上积了薄薄的一层。早上起来,冷冷的;看见满地的雪,心里又有几分快意——我们这儿原是不大下雪的。 哥叫我和他去打鸟,他说,鸟也冻了,不大飞得动的。 出门的时候天上还间歇的飘着雪粒。四处一种纯纯的静。我跟在哥的后面,和他四顾张望,心里有一种静静的喜悦。 周围全是些麦地,麦苗上覆了雪,看不见鸟的踪影,我和哥就  相似文献   

11.
1996年9月16日上午,在双流县牧马山四川国际高尔夫球场打工的周绪兵,因病请假外出治疗。他路过成乐公路18.5公里处东风渠双流一站应天寺附近时,忽然听到“救命啊”、“有人落水了”的喊声。他冲了过去。只见一名妇女在浑浊的渠水中拼命挣扎。  相似文献   

12.
在黄河岸边的山东省高青县.提起“最美民兵”,大家都知道他叫郭佩军。他一个人从湍急的支脉河中.救出了落水的双胞胎兄弟。  相似文献   

13.
老天爷不长眼,偏偏在开镰收麦的节骨眼“翻了脸”。老刘带着他的“抢收服务队”干了张家干李家,忙完了四天四宿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向家里走去。妻子见他回来,阴沉着脸,眼皮儿没撩,手里的切菜刀剁得菜板“当、当”地响,两个女儿撅着嘴轮风使火。“你还回来!火都上房了,连个屁都不往家放。五六亩麦子靠两个孩子,收下来运不上来,运上来打不了。你到场上看看,麦粒捂成‘泡泡糖’了。想吃饭了,你喝西北风去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农历五月初五凌晨,为端午节报晓的雄鸡刚刚叫响的时候,突然山坡上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就在这声巨响前半个小时,一个少女失去了她青春的魅力,她和她的母亲被同一把刀刺倒在地上。这是发生在北疆一个偏远山村的悲剧。男的叫蔡井范,23岁,吉林省通化县大都岭乡龙泉村基干民兵;女的叫陈玉荣,22岁。4年前,他俩初中毕业后,在同一个屯里生活,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俩总是要等到一块到田间,还要一块干活。休息时,他俩谈理想,谈抱负,很是投机。晚  相似文献   

15.
19岁参军入伍、现年56岁的江苏省吴江市七部镇吴娄村党支部书记王加和,是一位老退伍军人,算起来他参加工作已经整整37年,任村支部书记也有29个年头了。虽然他的工作年数是全镇村干部中的元老,然而他那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为民的工作作风为人们所叹服。 王加和参军入伍一年后就光荣入了党,并多次受到嘉奖,5次荣立三等功。退伍回乡后,王加和以他那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火一样的工作热情,被群众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自己则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最信赖的操心人。  相似文献   

16.
张学辉  胡琪  赵勇 《军事史林》2006,(10):13-16
山本五十六大将是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1884年,他出生于日本长冈市,是家道中落的贫穷武士高野贞吉的第六个儿子,在他前面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出生时其父正好56岁,故取名高野五十六.1916年,在高野五十六32岁即将从海军大学毕业之时,他过继给了长冈名门--山本带刀家--一个没有儿子的尚武家庭,并从此改姓山本.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阜平县五丈湾出了一位“民兵爆破英雄”,他布的地雷阵使日本鬼子闻风丧胆,轻易不敢从五丈湾路过。敌人曾宣布要以牺牲100个“皇军”的代价活捉他,并在五丈湾驻扎多日进行“清剿“。他就是《地雷战》的原型人物之一,晋察冀边区的爆破大王李勇。仲夏,走进河北省阜平县五丈湾村,顶着炎炎烈日,踏访英雄足迹,聆听民兵老游击队员郑作仁讲述李勇那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仿佛又听到了地雷的爆炸声和敌人的惨叫声——  相似文献   

18.
感受无名湖     
因 为向往 ,我独自来到西藏 ,来到生命的“天堂”。从此 ,雪成了朋友 ,枪成了惟一的恋人。可当我真正走进边关哨卡 ,走进被誉为“雪山孤岛”的无名湖时 ,才体验出了孤独的味道 ,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神圣与崇高。无名湖 ,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山 ,一个连队的家 ,山高、风大、雪猛、路滑。然而 ,就是在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却长年驻守着一群年轻的士兵 ,他们用伟岸之躯铸起边关的铜墙铁壁 ,用青春热血抒写自己的壮丽人生。他们当中 ,有的来自繁华的都市 ,有的来自富庶的江南 ;有的家产百万 ,有的学富五车 ;有的双亲年迈盼子团圆 ;有的女友“吹灯…  相似文献   

19.
握着彭晓明的手,是在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娄山关前,一种别样的感觉“电”了记者,也“电”来了他的故事:他曾在边防前哨刨过防火坑,曾在油火中救过战友,火“吻”过他的双手,却留下了终身的“纪念”。问官兵,官兵说,彭政委本身就是“一团火”,他对事业火一样的执着,对工作火一样的炽爱,对战友火一样的温暖。 2000年,彭晓明被军区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1年,他被军区评为优秀旅团主官。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双流县合江乡境内有一条东风渠。渠岸陡直,水流湍急,天灯村青年民兵刘先火的家就在东风渠畔。5月9日下午7点半钟,为了抢救5名落水者,刘先火在3米水深的东风渠里,把第5个落水者推到岸边时,被恶浪卷走了。青年民兵刘先火牺牲了。但他先后在东风渠里5次救起14人的事迹,却在当地广为传颂……1993年8月的一天,一个外地中年男人骑自行车通过东风渠公路大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