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在举世闻名、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那种面对困难所表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那种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那种革命队伍才有的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团结友爱,早已演化为一种使长征取得胜利的精神——长征精神.它曾激励着革命者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做为光荣的革命传统,必将鼓舞后人继往开来.正如胡耀邦同志所说:“中国虽然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人们依然可以从中国红军的长征中吸取勇、力量和智慧.”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仍然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先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自创建兴中会以后,领导多次武装起义,结果都失败了。辛亥革命后的十余年间,他依靠军阀打军阀,同样未取得革命的成功。其中,依靠陈炯明的失败,对他打击最大。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1920年以后,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总结历史经验,最终使革命走上正确的道路。本文着重论述孙中山在创建革命军队中,共产国际对他的影响和帮助。一、共产国际建议孙中山建立革命军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早就注视着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给予深切的同…  相似文献   

3.
按照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们的看法:“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是指,把先进的技术与正确的作战理论和体制编制相融合,使武器发挥出最大效能的变革。”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军事技术革命、武器装备革命、军事思想革命和体制编制革命。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场军事革命,其发生和发展,与人们对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4.
蔡锷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他为中国军事力量的近代化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他顺应历史潮流,联系当时的中国国情,在民国初年大力倡导建立新的军事制度,以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从而使其军制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性,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5.
八一南昌起义,这个中国革命史册上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深刻的历史教科书,我们可以从中悟出许多革命道理.本文仅就它所创造的历史经验,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最广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将革命功利主义诉诸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革命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革命功利主义伦理观.一、以人民利益为本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革命功利主义的奠基石邓小平的革命功利主义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奠基在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而奋斗的宗旨基础之上.它主张,以人民利益为本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本人处处以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他多次深情地说过:“我是人民的儿子”.这突出体现在他集中亿万人民意志、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7.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不仅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战略和理论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的鲜明的革命风格,尤其是他那崇高理想照耀着的人生信念,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以提高我们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和领导水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军事思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杰出军事家。他一生丰富多彩的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尤其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和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在军事领域的一笔珍贵遗产。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初旅欧期间,他使树立了“当信共产主义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非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1924年秋回国后,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革命史上,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很早就认识到军队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大革命时期就重视革命军队的创建工作,后来对红军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晓岗 《军事历史》2006,(9):50-55
无论如何,共产国际顾问李德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留下了一笔的,他到中国来,进入中央苏区,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央红军的反“围剿”斗争,在中国渡过了6年时光。在这段不算太短的时间里,应该说,他还是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至少在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他是一步不落地走了过来。但是,他的到来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个  相似文献   

11.
实 事求是 ,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而形成的思想结晶 ,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但使党领导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而且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旺盛的战斗力和昂扬斗志的源泉。一、80年艰苦奋斗的历程证明 ,党成长壮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坚持实事求是 ,就是要求党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 ,从时间、地点、对象、条件等客观实际出发 ,使党…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不遗余力地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对抗太平天国革命要求政治,经济平等的狂飙;他亲自组建新型的地主武装湘军,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各族人民起义武装;从而使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得以转危为安,而他自己却被戴上了“同治中兴第一功臣”的桂冠。他的军事思想,不仅被湘淮军统帅李鸿章、左宗棠等所师法,而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军钢铁方阵中的“深圳”舰是现代化的战舰,它频频出现在世人面前,为中国争得了光彩。指挥、驾驶它的正是李晓岩,李晓岩是中国海军的蓝色新生代,他集飞行员、留学生、硕士生、现代化战舰舰长于一身,具备高素质现代军事指挥能力,为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而搏击大海。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威武雄壮的历史事件.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大革命,其主角是洪秀全和杨秀清.洪秀全一手点燃了革命之火,而使这场烈火成燎原之势的是杨秀清.他统率太平军旌旗北指,势如破竹,将革命推向全国,因此太平天国运动被称为洪杨革命,其影响一直波及百年之后.孙中山就曾以洪杨的继承者自励.毛泽东晚年曾将陈胜、吴广、洪秀全和杨秀清这4人作为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代表人物.由于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始倡者和当然领袖,并与这场运动相始终,因此人们对洪秀全的重视超过对杨秀清.事实上,杨秀清对这场革命所起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逊于洪秀全,如果没有他的雄才大略,太平军很可能与清代发生过的许多其他农民起义一样,寿命只有短短几年,影响只及一省或数省,而不是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历时二十年,席卷十八省,震撼了全中国.杨秀清是中华民族产生的一位伟大军事家,他铸造了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太平军.当他在世的时候,这支军队所向披靡,横扫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仍能长期保持强悍的战斗力,令中外敌人胆战心惊、谈虎色变.威武一世的杨秀清可称是太平军之魂,是太平天国的战神.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虽然它未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更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但是它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革命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90年代推动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信息革命,即“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使工业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结合在一起,并且开始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中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是相结合进行的。真正推动21世纪经济增长的,可能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发展这些技术的环境。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对信息技术具有极大的影响,如利用纳米技术已制造出功能远远超过当今芯片的微型装置,脱氧核糖核酸计算机…  相似文献   

17.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世界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它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战争史的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壮丽起点。正因为长征具有非凡的魅力和伟大的历史意义,有关长征史的研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回答中外记者有关农村税费改革问题时指出:“农村税费改革是一次很大的革命,我们决不能低估它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继中国土地革命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三次农村革命,它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中国绚丽多彩的历史舞台上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冯玉祥。这位被称之为“基督将军”的军界巨擘 ,他的一生 ,与命运多舛的基督教入华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他身上 ,我们不仅可以窥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从碰撞到结合的一个契合点和同化过程之一斑 ,亦能重新审视基督教———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如何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相联系 ,并表现出它不同的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精神现象、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冯玉祥一生思想信仰变化的阐述 ,着重描述其如何从接受基督教到“背离”基督教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基督教对其个人…  相似文献   

20.
战略的背后是战略思维 ,毛泽东在战略运筹上的高明 ,来自于他在战略思维上的别具一格。毛泽东的战略思维特色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环宇覆盖的磅礴气势、哲史通达的深邃眼光、把握枢机的高超艺术、遇强更强的无畏斗志、超凡脱俗的创新精神、力挽狂澜的超常智慧和挥洒自如的浪漫色彩。这是毛泽东带领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从成功走向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