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国藩军事情报思想是他关于军事情报和军事情报活动的理性认识.主要内容是:熟审敌情,强调军事情报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哨探严明,突出军事侦察在战争中的保障作用;博访以资众论,重视情报资料的搜集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2.
余力  岳振军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5):173-176,184
军事情报是为保障军事斗争需要而搜集的敌对国家、集团和战区有关情况以及对其研究判断的成果,是制定战略方针、国防政策和各级指挥员定下决心、指挥作战的重要依据.军事情报价值评估是军事情报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估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评估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军事指挥决策的成效.研究了军事情报价值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20):43-45
9月初,“美联社”向外界公开了一批刚解密的美空军和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文件。文件显示,冷战初期,美国联邦调查局与美国空军特别调查办公室曾一起策划、实施了一次代号“洗衣盆行动”的秘密特工培圳、潜伏计划。根据计划,美情报机构在阿拉斯加当地招募了大批平民百姓,组建了一个秘密间谍网络,并在各关键地区潜伏起来,以备在苏联发起攻击行动时,秘密搜集各种军事情报,源源不断地反馈给美军方。  相似文献   

4.
黄旗绅  李留英 《国防科技》2017,38(5):079-08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深刻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全过程,这使得网络中留下了各组织、机构和人员活动的海量信息痕迹。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这些信息痕迹已逐渐成为各国军事情报部门重要的情报来源,围绕网络空间展开的军事情报与反情报斗争日益激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军事竞争情报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情报学的故乡,被国际上誉为“情报之父”的孙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军事情报简称情报,是对获取的军事斗争所需求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的成果,是筹划和指挥战争及指挥作战的重要依据。竞争情报是军事学(军事情报)、经济学(竞争理论)、管理学(工商管理)和情报学相互交融的结果;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它既是一种过程(对竞争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又是一种产品(形成的情报或谋略)。军事竞争情报是军事情报的新分支,是军事情报与竞争情报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军事竞争情报具有自己的特性:(1)军事竞争…  相似文献   

6.
军事情报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是情报部门的重要工作,当今时代,依靠人工搜集处理方法在效率上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情报进行自动处理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大部分的情报载体是文字和语音.因此自然语言和语音处理技术在情报处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军事情报处理方法中的语言、语音处理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机器翻译、信息检索,语音分析、语音识别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6日,随着航天员杨立伟乘坐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而“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舱对中国的天基军事情报搜集能力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重返亚太”的车轮越转越快,美军正在将大量的电子侦察机部署于西太平洋的敏感地区,充当搜集军事情报的“先锋官”。通过多年经营,美军已经在西太平洋地区形成了多维度、多空源、多方位、全天候的侦察监视网络,构筑了一座复杂而坚挺的“前哨窃听站”。  相似文献   

9.
近代日本对中国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有一个服务于其野心达成的一贯动作便是获取中国的兵要地图。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在参谋本部主导下建立了陆地测量部,对中国及邻邦地区展开军事情报搜集与兵要地图盗绘活动,并根据所搜集的军事情报编纂兵要地志。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组建临时测图部,开始对作战区域兵要地志进行秘密勘察与测量。此后盗绘活动演为惯例,盗绘范围不断扩大。日军参谋本部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编纂的《陆地测量部沿革志》《外邦测量沿革史草稿》等文献资料详细记述了陆地测量部盗绘中国兵要地图的发展轨迹,深刻地揭示了所盗绘兵要地图在侵华战争中的先遣兵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防务     
正韩日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据韩联社11月23日报道,韩国国防部长官韩民求与日本驻韩国大使长岭安政当天在首尔代表两国正式签署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双方在经书面形式相互通报后,协定即告生效。由此,韩日两国可不经美国直接共享包括反导信息在内的二级以下军事机密。协定签署后,韩国可获取日本通过5颗卫星搜集到的朝鲜潜艇基地、弹道导弹基地、潜射弹道导弹相关信息。日本可获取韩方通过弃朝投韩的脱北者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