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健 《国防》2003,(7):28-28
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是组织中级预备役军官训练的重要基地。当前,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中心任务已由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变为预备役军官训练阶段。认真研究如何尽快提高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培训能力,对于为预备役部队提供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坚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优化预备役军官训练内容体系。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组织预备役军官训练,要针对其所担负的任务和工作特点,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用战  相似文献   

2.
李宁  朱斯炜  吴益 《国防》2004,(1):15-15
当前,我军二类预备役军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与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法规制度。二类预备役  相似文献   

3.
高云龙 《国防》2005,(9):68-68
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是预备役部队的教学训练机构,是培训团、营职预备役军官的主要阵地,对于推动预备役部队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更好地发挥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作用,必须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加强教学体系建设。狠抓教员队伍建设,解决“自身硬”的问题。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承训任务重、培训对象层次高,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然而,由于训练团教员岗位的稳定性差,没有相应的技术职称,职务只能在营以下,导致教员普遍缺乏教学经验,任教能力与整体教学水平都比较低,与担负的教学任务不相适应。这种体制既不利于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4.
预备役军官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平时是社会主义建设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组织者,战时是我军组建扩建部队所需军官的重要来源。前不久,我区共有12名预备役军官被中组部、人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表彰为优秀预备役军官。他们在军区预备役干部队伍建设中不仅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工作中有许多深刻的体会。在这里,本刊摘发其中3位代表在军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预备役部队干部编制的五分之四是预备役军官,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的骨干力量是预备役军官。如何更好地发挥预备役军官在推动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中的作用?山西某预备役团党委根据新《预备役军官法》,与地方党委联手,采取双向管理、双向考评、签订《年度工作责任书》等方法,让预备役军官和现役官兵在教育、训练、管理等舞台上同台联手,进一步调动了  相似文献   

6.
现在,退伍战士服预备役的工作比较落实,而部队在确定军官转业时,不确定转业军官是否服预备役;地方的接收部门只管安排转业军官就业,也不过问服预备役这件事。形成落空的主要原因有;转业干部服预备役的制度没有确立;对转业军官服预备役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军官预备役的登记、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不重视,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7.
在全民国防教育中,抓好预备役军官的教育训练,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我觉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预备役军官一般都是地方各  相似文献   

8.
二类预备役军官是未来战争首批动员对象,应切实把二类预备役军官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军事斗争人才准备的重要工作来抓,真正纳入党管武装内容、组织人事管理、国防动员体系、预备役训练等范畴,着眼规范登记管理、改善储备结构、强化教育训练、快速动员征召,解决好制约二类预备役军官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预备役军官法》颁布实施10年来,经过军地各级的共同努力,预备役军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结构布局得到逐步优化。但在预备役军官登记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广大军转干部对服预备役意义认识不足,存在服与不服没两样的思想;二是现役部队往往重视对有关现役法律法规的宣传,对《预备役军官法》宣传力度不够;三是缺乏对拒服预备役人员的具体惩治措施;四是各统计单位缺乏与地方部门的联系沟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预备  相似文献   

10.
1月8日,周末。记者在山东某预备役后勤保障旅军官训练中心,见到了一幅热火潮天的训练景象:一群带"Y"肩章的预备役军官与现役军官在网上激战正酣。虽然这场对抗实力悬殊,但参训人员个个热情高涨,兴味索然。该旅旅长郭庆堂告诉记者:"预备役军官'周末训练'是我们紧贴部从实际探索的新办法。从半年的实践看,'周末训练'提高了预备役军官的参训率,有效解决了平时军事训练和企业正常生产、机关日常工作的矛盾,提升了预备役的军政素质,促进了预备役军官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的提高,推动了部队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预备役军官进行的军事培训,包括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两方面的内容。坚持对预备役军官进行军事培训,是提高预备役军官军政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对预备役军官任职前接受军事专业培训、在服预备役期间接受军政培训、必要时接受应急训练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为预备役军官的军事培训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2.
预备役部队军官在职训练必须树立培养现代军事人才的观念,从打赢需要出发,切实把预备役军官在职训练与预备役部队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生成。一是要以人为本,增强预备役军官在职训练责任感和自觉性。新时期的军事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预备役部队建设中要克服过去那种只注重人才使用,不重视人才培养的观念,切实把培养提高预备役军官队伍整体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前段时间的预任军官集训,感到的预备役部队基层预备役军官的训练落实相对较好,但预编在领导机关的预任军官训练,则有不同程度的忽视,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武部预备役军官的教育管理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先进单位。一是从随意性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管理。区人武部认真按照《预备役军官法》加强对预备役军  相似文献   

15.
魏军杰 《中国民兵》2014,(10):56-57
9月16日,在青海某预备役旅训练场,通信营预备役副营长汪涛正向全旅干部介绍自己抓训练的情况。这是该旅为激发预备役军官主动抓训练的热情,所采取的一项措施。前不久,这个旅在组织训练时发现,一些预备役军官参训热情不高。调查得知,他们认为在组织军事训练时是门外汉,插不上手、说不上话,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国防》1997,(2)
应加强预备役军官着装和佩戴军衔的管理 编辑同志: 经中央军委批准,自去年8月1日起,对预备役军官授衔,并佩戴军衔。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预备侵军官的关心和爱护,对于规范预备军官工作,促进预备役军官队伍正规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但近来我们发现,预备役军官在着装和佩戴军衔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是有些预备役军官不按规定着装,有的军地服装混穿,有的冬夏服装混穿。特别是有些没有当过兵、没有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军官,其军事素质较差,缺乏基本的军人姿态和仪表,再加上不按规定着装,实在有些不伦不  相似文献   

17.
郐万增 《国防》2005,(8):11-12
推进预备役军官与现役军官队伍“一体化”建设体化”建设,必须要体现在军官思想觉悟和作风养(以下简称“一体化”建设),对于应对新军事成的培养锻炼上。预备役军官与现役军官一样,将来变革挑战,推进我军人才建设跨越式发展,促进整体是要带部队打仗的,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是要强化作战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总体要求军政素质、培养过硬作风。从实际情况看,预备役军和长远发展来看,“一体化”建设是指,为适应中国官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比较松特色军事变革需要,着眼履行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散、内容不够规范、方法落…  相似文献   

18.
军区预备役军官训练团自组建以来,为把预备役军官训练引向深入,举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那种好心把“预备役军官当新兵训”的做法,并未像预期的那样受到预任军官的好评。有相当部分人员认为,基础军事知识可以少训或不训。而占问卷调查比例的最高选项竟是对军事高科技知识学习和对作战对象研究的渴求,分别占到73%。“两个73%”使团领导清醒意识到,调整预备役军官训练思路,改革预备役军官训练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后,提高民兵预备役训练质量至为重要。现在有个突出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学生、民兵、预备役军官的训练还彼此脱节,几类后备兵员的训练重复进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根据福建省军区的情况和经验,我们建议要对各类后备兵员的训练做通盘的考虑,建立起学生、民兵、预备役军官训练三位一体的训练体制。把对高中  相似文献   

20.
创新平台     
《东北后备军》2008,(9):43-43
选优配强一类预备役军官 为促进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向打赢聚焦。吉林省军区结合年度预备役军官整组,在一类预备役军官选拔配备上着力解决“重平时有用,轻战时管用”的问题。切实提高预备役部队应突维稳能力。一是紧缺专业从快选拔,将85名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软件开发与应用、法律、心理学等与信息化建设、“三战”力量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人才编入预备役部队。占今年预备役军官配备总数的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