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部队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场所在单位对农场生产重视不够。二是农场领导班子更换频繁。有的单位把农场当成照顾、过渡干部的场所,造成有的农场“只产干部不产粮食”。三是对农场生产投入少。只讲产出,不讲投入。对农场的机械使用管理不善。四是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致使农场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针对以上问题,要使农场生产走出低谷,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办好农场的重要意义。军委杨尚昆副主席曾经严肃强调,一定要把农业生产搞好。部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办好农场。为部队提供  相似文献   

2.
来到新湖,正如其名之"新",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象。给人印象最深的,还在于其工作和精神面貌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变、求新、求发展、勇创一流的风貌。明确目标系统规划新湖是兵团数一数二的大团场。总场党委认为,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团场,离不开深入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干部、职工两个积极性,凝聚人心,发挥干部职工的创造精神,才能办好农场各项事业,使农场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总场党委把凝聚人心、勇创一流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坚持经济工作同思想政治工作互为出发点,互相保证和促进,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组织:一是明确工作思路。提出了"公正开明、勤政廉  相似文献   

3.
研究和确立军队农场经营管理模式,对于贯彻落实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农副业生产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军队农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农场应实行。模拟式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即通过签订农场经营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建立农场主管部门与农场之间的新型关系,增强农场活力,并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使农场服务部队和经济效益有机的统一起来,真正发挥出农场在农副业生产中的“龙头”和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乳业集团,陆东林正在为集团的发展忙碌着,厂房设备不足、牛场改制后暴露出的潜亏因、产品开发等等。这位董事长兼总经理正有条不紊地筹划定夺。桌案上,一本新近出版的《奶牛饲养论文集》告诉我们,一个江南秀才,成为大西北颇有成就的动物饲养学专家,极其传奇色彩。如果有什么幻术,能使相隔35年的历史性镜头,出现在同一画面上,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便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5.
军队农场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构筑了农场通向市场的桥梁。那么,军队农场应如何搞好市场营销,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呢?这就要求农场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市场营销程序:一是农场应经常寻找、发现并识别有利于其发展的市场机会。二是农场应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好目标市场,并准确地将其产品进行市场定位。三是确定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使农场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证了军队农场经济产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分析了产业化与农场集团化的关系。提出了农场集团化的可能途径。同时,对农场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的组织与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农场发展背景 煤矿企业农场(以下简称为矿办农场)起步于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当时为了解决煤矿职工与其家属的两地分居,安置其远在农村的家属来矿区居住就业,并为其解决口粮而创办了农场。农场  相似文献   

8.
它是兵团惟一以建筑业为主业的师。2004年以前,它一直没有吃过“皇粮”,它的机关干部没有进入国家公务员序列。它一直“游离”在外,包括它的7个农场也一直“游离”于兵团大农业之外。2004年1月,一场大的变革悄然来临,被简称为8号文件的兵团党委《关于建工师深化改革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在建工师很快家喻户晓。这是兵团针对一个师的改革专门下发的文件,据说史无前例。7个农场和2个整建制团相继移交。划转、剥离后,建工师的总资产减少了3亿多元。经济总量的减少,使建工师在兵团各师经济总量排行榜上的位置下降了好几位。而一些困惑和质疑也由此产生:建工师的改革前途如何?纯粹的、一元化的建筑业能否做大做强?朱宁宁展望未来:“三大集团”构建建工师新格局。做大做强建工集团;建设咨询投资集团年内挂牌;新型建材集团明年“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9.
作为以农业产业为主的生产建设兵团,目前如何加快向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笔者认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完全可以在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家庭农场做一较全面的、深入的分析,认识它在兵团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它的发展趋势,以利深化农业改革和制度的进一步创新;也利于家庭农场自身的发展。一在我国,较早提出建立家庭农场并付诸实践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对家庭农场的形象描绘是"大农场(国有农场)套小农场(家庭农场)"。全国农垦系统第一个家庭农场便是农七师一三一团的耿千里家庭农场。以后在其他垦区也相继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强兵团工作,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兵团3个农场管理局更换名称。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兵团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哈密农场管理局、和田农场管理局分别  相似文献   

11.
军队农场发展创新是军队农副业生产在市场经济和军队后勤体制改革大环境下的一个基本命题。文章在分析了军队农场发展创新的必要性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军队农场发展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考。阐明了军队农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论述了军队农场发展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军队农场是生产经营单位,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要把经济效益如何作为衡量一个农场办得好和差的根本标志。就军队农场来讲,强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是保证农场生产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几年来,不少军队农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还要做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军队农场土地分散,依法管理观念淡薄,使军队农场土地地权不明、手续不清、资料不全,土地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军队农场土地管理使用中应增强依法管地、用地意识,加强地籍、地权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农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一回顾家庭农场走过的厉程,我们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重要的是对家庭农场及其在农场未来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和认识更加深刻。从1983年8月提出办家庭农场,1986年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农垦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在全国农垦系统推行联产承包大包干到户,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至1987年停办家庭农场,这期间,农场干部、职工初步接触改革,思想受到震动,为今后的改革打下了基础。二纵观农场改革所走过的道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数十万农工告别等级工资制为标志的利益分配制度改革阶段;以"两费自  相似文献   

15.
春到奇台     
主持人语:为一个团场做特别策划,本刊还是第一次。无论从经济总量、经济效益还是整体实力来说,奇台农场在兵团农牧团场中都算不上最好、最强的。但是,奇台农场认真贯彻兵团党委有关会议精神,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坚决态度和做法让我们钦佩;奇台农场通过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的成效让我们欣喜;奇台农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致富职工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兵团农牧团场的希望所在。2008年的春天,当本刊记者完成对奇台农场采访的那一刻,一个坚定的信念跃入脑海:不久的将来,奇台农场一定会后来居上,成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6.
群星灿烂     
刘部长力夺“八连冠”大洼县,有一个以自己的气魄和胆识,使一个后进单位连夺“八连冠”的人。他,就是大洼县城郊农场武装部副部长刘汉忠。城郊农场民兵工作一直落在全县后面。为此,县里、农场都发愁。1979年初,农场经过认真挑选,报上级军事部门批准任命了年轻的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刘汉忠为该农场武装部干事。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刘汉忠上任伊始便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部队农场建设,充分发挥农场在部队农副业生产中的“龙头”作用和官兵生活的保障作用,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在加强农场建设的方向上必须端正“五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靠政策、靠科学和靠投入。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总结。军队农场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场面临着新问题,军委仍然把发展农副业生产作为部队方向性生产长期坚持下去,在部队精简整编的条件下保留了农场和农技推广人员,保证了农场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科技兴农技推广人员,保证了农场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科技兴农的需要。但农场的投入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随意性较大,难以保障农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对资金的需求。因而,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投入机制,这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是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运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加快发展军队农场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推动军队农场跃上新的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加快军队农场走向市场经济,对于全面振兴农场建设,增强农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发展经济、补助教学和改善教职员工生活,是工程学院农场急需探索的重点课题。文章分析了武警工程学院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优势,探索了新时期农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