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谈国民经济动员的应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家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功能。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主要体现为保障应急与民生的能力、维护经济稳定的能力、公共沟通与动员的协调能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应急功能,必须理顺机制,将经济动员办公室纳入政府应急体系;明确职责,发挥经济动员办公室应急功能优势;拓展功能,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2.
强大的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能够为政府应对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文章分析了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的特点和构成,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应急能力建设应从制度建设、技术建设与人才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与政府应急管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的对策:适应国家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需要,加快开发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加强与各专业部门的协作,构建权威高效、统分结合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模式;加强军民两用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应急系统资源与国民经济动员资源共享水平;加紧出台国民经济动员法律法规,搞好与国家应急法律体系的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4.
"战时应战"是国民经济动员的根本,"急时应急"则是国民经济动员职能的拓展。当前,进行国民经济动员应战与应急一体化建设必须构建权威高效的国民经济动员组织指挥体系,规范有序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完备配套的国民经济动员法规体系,布局合理的国民经济动员物资储备体系,联合敏捷的国民经济应急动员力量体系,以不断增强综合动员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宋菲 《国防》2007,(7):53-55
在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民经济动员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设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与政府应急管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协调理论的概念,从协调流程、协调类型、协调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协调理论在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中的应用,并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国民经济动员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抗震救灾呼唤应急动员。国家需要增强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将应对战争而建立的国防动员体制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体制有效地融合起来,构建综合性的国家应急机制;要建立专业保障队伍,做好交通、通信、电力、医疗卫生和物资保障;要加快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赋予国民经济动员管理部门相应的综合协调与组织权力,进一步理顺国民经济动员与政府各经济主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国民经济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功能拓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概念和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提出了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建议:转变理念,加强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体系研究,推动国民经济动员立法,将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作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中心建设和运营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按照时间序列,分四个阶段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动员在组织体系、工作方针、动员计划、战备能力、理论研究和培训、应急功能和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0.
围绕系统的适应性,国民经济动员将朝着信息化程度高、利益引导与机制保障相统一、核心能力突出、具备综合应急能力的方向发展。应从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持续创新、整合包括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在内的保障体系、加强动员平台建设三方面增强国民经济动员系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县级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经济动员的最末端,担负着将平时经济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具体任务,作用十分重要。为了提升县级国民经济动员水平,必须延伸组织触角,加强经济动员机构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经济动员法律体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拓展国民经济动员经费保障来源渠道,建立国民经济动员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提高履行职能能方;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提高精确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是依托国民经济中现有的法人单位建立的新型动员生产组织形式,具有经济功能、军事功能、转换功能和辐射功能。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必须抓好立项审核期、建设培育期和运行发展期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发挥国民经济动员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应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动员宏观“纳入发展”、中观“有机协同”、微观“搭载功能”,使国民经济动员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具体化。同时,应处理好总体性协调发展与阶段性重点建设的关系,增强应战能力和培育应急能力,实现宏观、中观与微观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4.
曹治玉 《国防》2006,(7):48-49
现代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抗,更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是新时期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战区重点方向应急保障任务为牵引,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在法规建设上求“为”,提高国民经济应急动员依法运行能力。法规制度是国民经济动员得以有序实施的准绳,是提高保障能力的重要保证。为适应未来作战和处置突发事件后勤保障需要,应确立国民经济动员的法律地位。在国家尚未出台有关法规政策前,可组织经济、军事、法律专家…  相似文献   

15.
“联动式”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理论的原初形态是企业“动态联盟”理论,其精神实质是组织核心能力的外部优化组合。“联动式”动员机制是现有的“应战”、“应急”分立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框架下的现实制度选择,应通过具体制度的设计得以实现,包括联席会议制度、动员信息共享制度、动员信息通报制度、动员资源联合使用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年初以来,我国各地分别出现低温、旱涝、地震和H7N9疫情等,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英明指挥下,包括国民经济动员在内的军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抗灾救援。从国民经济动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可以得到提高其动员能力的几点启示。突发事件的突然性,要求国民经济动员必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突发事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突”字上,即事先没有征兆或征兆不明显。比如大地震在瞬间爆发,几分钟就造成房倒屋塌、人员伤亡,令人始料不及。为此,一要建立完备的危机预警体系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棱镜门”事件警示我们,加强国民经济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信息自动泄密、被动泄密、主动泄密的问题。有效防范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中的泄密风险,应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提高信息保密技术,尽量使用国产网络软、硬件,加强信息安全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任民 《国防》2005,(7):15-18
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主要是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保障军事需求、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防患未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能力。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发挥国民经济动员的转换功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发展将始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家平时…  相似文献   

19.
应急能力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作为国防动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经济动员,其应急能力是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客观基础。文章依托系统理论,界定了经济动员应急能力的内涵及结构,提出了一基两保三力的应急模式,力图为经济动员应急准备及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0.
周文春  李路遥 《国防》2014,(11):32-33
应急动员行动涉及面广,指挥协调复杂,必须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挥体系。要着眼增强国防动员应急功能、提高应急动员指挥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优化应急动员领导指挥机构、健全应急动员协调运行机制、完善应急动员指挥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