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军事零讯     
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负责人7月20日称,应联合国要求,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中国赴苏丹维和部队已于日前组建完毕。此次,中国赴苏丹维和部队共435人,包括一支275人的工兵分队、一支100人的运输分队和一支60人的医疗分队,他们都来自济南军区。目前,维和官兵正在进行专业作业、野外生存、语言交流等方面技能的培训。按照初步计划,这支维和部队将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飞赴苏丹任务区。负责人说,与以往的维和行动相比,此次维和行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任务区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和全面反映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其所参与的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所展示的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今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本刊记者孙继炼、田源深入维和部队一线,独家报道了我赴黎巴嫩、苏丹维和部队官兵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最新情况。请看——  相似文献   

3.
在参加首批赴苏丹维和行动的实践中,爆破技术在土石方工程作业、探扫雷、战争遗留爆炸物的销毁、桥梁修建等维和行动任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爆破技术在苏丹维和行动中的应用,并阐明了爆破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为今后的相关维和行动对爆破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记忆深处,远涉重洋踏上神秘的苏丹土地,为维护和平贡献中国军人的力量,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是记忆里最深邃的刻痕。在广袤的苏丹,雨季来临后各式各样的奇花异草茁壮成长,烂漫芬芳。可质朴的苏丹民众却说,比花儿更美的,是中国维和官兵颗颗博爱的心。  相似文献   

5.
2月28日去苏丹中国营的艰难之旅没想到,去中国驻苏丹维和部队营地竟然如此一波三折。在埃及首都开罗转机时,苏丹首都喀土穆机场因遭遇沙尘暴而临时关闭,我们在开罗机场苦等了12个小时后,才坐上飞机抵达喀土穆。苏丹是非洲领土最大的国家,但是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从喀土穆到南部的中国维和部队运输、工程以及医疗分队营地,既不通火车,也没有长途汽车。得知这一情况,我们的心一下子沉了下  相似文献   

6.
有一组特殊的数字规定,写进了第六批赴苏丹维和工兵大队党委会的决定之中,也落实在每名官兵的具体行动之中。特殊条件下完成特殊的使命任务,必须有特殊的规定作保证。大队党委成员一致认为。艰苦环境中实现自我锤炼和超越,必须有过硬的耐力作支撑。全体维和官兵同声承诺。  相似文献   

7.
娇滢 《环球军事》2014,(3):34-35
2011年7月9日,根据苏丹北南内战双方2005年达成的《全面和平协议》和在苏丹南部地区举行的公投,南苏丹共和国成立,但是,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独”易“立”难。2013年12月15日,南苏丹政府军与叛军之间爆发武装冲突,从世界各地流亡回到家园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声音     
《环球军事》2008,(7):5-5
“中国政府在武器出口方面历来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一贯严格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从不向受到安理会武器禁运的国家或地区出口武器。中国向苏丹出口的常规武器数量十分有限,仅占苏丹军品进口的一小部分。有关组织的报告是毫无根据和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由内蒙古一机集团北方创业公司与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埃塞俄比亚方组装工厂通力合作、精心打造的首台SKD散装件铁路平车在埃塞德雷达瓦顺利下线。至此,北方创业铁路货车继与苏丹实现散件组装后,又一次在国外实现了散件组装生产,"北创制造"正在以全新的形式挺进非洲市场。自项目实施以来,北创公司多次派出技术服务队伍赴埃塞现场指导,进行储存导运布局规划、工位布置确定、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年底,我通过层层严格考核,被上级派遣任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简称“联苏团”)军事观察员。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随后参加联苏团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以通信联络、巡逻观察、地雷常识、紧急救护、特情处置等为主要内容的任职前培训。培训结束后,我通过严格的驾驶和英语复试,被分配到苏丹第六战区阿卜耶伊担任军事观察员。这也是2005年联苏团成立以来,中国观察员首次抵达该战区。  相似文献   

11.
和平之犬     
苏丹当地时间元月19日,是我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第二梯队官兵告别联非达团超级营地的日子。这天一大早,我就感觉到有些异样。营区里前些天还不时围着我们新来的第二批维和官兵转圈的狗,全不理我们了,都围着即将回国的首批官兵,嘴里呜呜地低声叫着,似乎在向老主人倾诉离别的伤感。临行前一天的晚上10点多钟,我经  相似文献   

12.
1月20日至29日,对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卢晓莉来说,是值得她终生难忘的10天。10天,作为总参十八大精神宣讲与文艺小分队赴非洲宣讲慰问团中的一员,卢晓莉和其他7名成员,克服长途辗转的疲惫、时差温差的不适和条件环境的艰苦,行程2.5万余公里,为我驻苏丹、坦桑尼亚等国人员,为使馆、中资机构和华人社团代表进行了5场宣讲、4场慰问演出,与近百人作了交流访谈,10天期间的一幕幕,不时地在她脑海里闪过……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环球军事》2014,(20):5-5
“中国军队决定派遣一个700人的维和步兵营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根据联合国要求,该步兵营将携带用于自卫的轻武器、装甲运兵车和防弹衣、头盔等防护装备,主要承担保护平民、联合国和人道主义工作人员,以及巡逻警戒、防卫护卫等任务。”——9月25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表示,中国政府向南苏丹派遣维和步兵营,是应联合国的正式邀请,执行的是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2011年7月1日至7月31日)国际●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南苏丹共和国总统基尔,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祝贺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建国,基尔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9日,日本首相菅直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的7月9日,苏丹南部宣布,独立,成为了世界上第194个国家。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在国际社会中也算是件稀罕事——以往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哪一次不是打得一塌糊涂,但这一次南苏丹的分离,当事双方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和平意愿。尽管,遗留问题依然一堆。  相似文献   

16.
河南上蔡县人武部组织全县各乡镇人武部、村民兵连观看了《百色起义》、《南征北战》、《雷锋》等9部历史影片,用以进行革命英雄主义、国防观念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县直纺织机械厂民兵连在观看影片活动中,学英雄,见行动大做好人好事,61名基干民兵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为赴首都执行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12,(4):47-48
11天里,他们经历了一次终身难忘的生死之旅。11天里,他们体会到生在中国是最大的幸运。在苏丹南科尔多瓦州遭反政府武装绑架11天的中国工人,为我们讲述了他们惊心动魄的遭遇。请看本刊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社相关报道汇编的——  相似文献   

18.
军事零讯     
Asia亚洲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轮换完毕 新华社北京2003年12月18日电(施永才、徐壮志):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顺利完成首次轮换。首批维和部队中的最后99名官兵18日乘联合国专机回到北京。总参谋部、沈阳军区分别通令嘉奖载誉归来的全体官兵。 2003年4月以来,中国首批赴刚果(金)执行维和行动的总参谋部某部工兵连和沈阳军区202医院医疗分队以严明的纪律、过硬的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数十万中国劳工远赴欧洲西线,为协约国一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战争结束后,中国北洋政府也一度出兵海参崴,随协约国干涉苏俄革命。事实上,北洋政府在战争爆发后也曾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选派数批陆海军军官担任观战武官,远赴欧洲考察观战。这些中国军官因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和思考,其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殊为罕见(相关研究可参见台湾学者张力《中国军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察与省思》,《辅仁历史学报》2007年7月第19期等)。  相似文献   

20.
李峰 《环球军事》2010,(23):38-39
2006年4月到2007年8月,我曾连续两次和战友们远赴西部非洲的利比里亚执行维和运输任务,任务期为16个月,480天,先后担任维和运输大队政治委员,和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指挥长,今年是中国参加国际维和二十周年,作为亲历维和的中国军人每当回想起那段艰难和快乐的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