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加强和改进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出发.提出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切实加强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中共中央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26页). 在1995年1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后,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作为考察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并加强对领导者选人用人的监督和考察是党中央为保证党的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用人环境.使大批年轻优秀干部迅速成长的重要举措.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想就重视并加强对领导者选人用人的考察谈一些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选拔任用干部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军队团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任免暂行条例》对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程序、原则要求和条件标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对新时期选人用人的特点、规律认识不足,或者是受传统用人观念影响,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存在着种种“误区”,给当前选拔任用干部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一是“领导推荐”。毛主席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推荐干部是领导的重要责任,也是领导政绩的重要体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伯乐相马,领导荐才,是一种管用的办法,许多年轻优秀干部就是经领导推荐才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的。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深刻指出: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组织选人,严格政治标准,聚焦备战打仗,合理规划人才成长路径,积极为官兵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消除后顾之忧,努力开创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为强军兴军汇聚智慧力量。达者须凭德行深,以德为先立标杆。忠诚是军人的第一品德。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标准是我军人才第一位的标准,政治要求是对我军人才最根本的要求”“政治上不可靠,本事越大危害越大”。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严把政治品德关,把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落实到选人用人每个环节,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  相似文献   

4.
选人用人是干部工作的第一要务。本文从小平同志关于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讲话探讨分析入手 ,对小平理论的人才观作了基本的概括 ,并结合剖析当前干部工作中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思想障碍 ,提出了贯彻运用小平理论人才观搞好干部工作改革创新的人才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作风好的人”。这不仅是对各级党委领导的要求 ,也是对干部部门的要求。作为干部工作者 ,应当自觉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带头“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作风好的人”。一、带头落实“五坚持 ,五不准”。《决定》中指出 ,选人用人要“坚持任人唯贤 ,不搞任人唯亲 ;坚持五湖四海 ,不搞团团伙伙 ;坚持公道正派 ,不拉关系、徇私情 ;坚持集体讨论 ,不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坚持按程序办事 ,不搞临时动议”。这要求干部工作者必须强化责任意识 ,正确把握选人用人的标准 ,谨慎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  相似文献   

6.
贯彻强军目标要求,深化军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必须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构建军官分类选拔制度,完善竞争性选拔方式,提升选人用人民主质量,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创新选拔任用监督方式,健全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就告诉我们,选人用人要坚持选贤任能。能否坚持选贤任能,把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选进各级领导班子,不仅关系到能否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而且从根本上说关系到我们党能否经受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第一,必须有选人用人的宽阔胸…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07,(11):120-12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主席选人用人重要论述,是党和军队选人用人思想的新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指南.推进军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主席选人用人重要论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思考谋划选人用人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清善 《政工学刊》2010,(12):48-49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要求。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这一新要求,对于加强干部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干部工作提出的重大任务,体现了选人用人让群众满意的本质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部队选人用人公信度,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出色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是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做好边防部队干部选拔工作在增强干部工作积极性、提高选拔公信度、发扬民主集中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防部队需转变传统选人用人理念,大力培养优秀干部,提高干部选拔工作的科学性。破除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现象,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原则,促进边防部队干部队伍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一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培养和使用干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干部和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但长期以来,德才的兼容性即德与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互补性,一直是困扰干部人事部门的一个难点——即如何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德才兼优的高素质领导人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由于德才兼备的具体标准不象数学公式那样精确,在具体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在用人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的失误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失  相似文献   

14.
某部推行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实行阳光操作,避免人情干扰,提拔使用50余名干部不见一匹“黑马”(《解放军报》2008年10月14日报道)。笔者为之叫好。“黑马”本指意外,出人意料。如果出现在体育比赛场上,倒能给人惊喜。但如果出现在选人用人上,则让人心生疑虑,不服气。因为,官兵最痛恨的就是选人用人的“暗箱操作”、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总书记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关于选人用人原则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的新标准,也是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那么,领导干部如何培树良好的道德修养呢?  相似文献   

16.
莫把人才当“奴才”,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个人好恶代替用人标准。我们讲干部要德才兼备,但现在的这个“德”有时往往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成了平时听话、用着顺手的代名词。而干部的能力素质强弱与否,工作政绩如何,不是靠实践成果的检验,往往也要靠领导的首肯方可。这往往导致一些本来敢想敢干有思想有热情的干部屡屡碰壁之后开始审时度势,把“争取领导”当成了工作的第一需要,把领导满意不满意作为完成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放弃了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样,就把一些对我们事业发展极为有利的可贵的“闪光点”当…  相似文献   

17.
学习贯彻十八大提出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转变选人用人理念,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完善考核考评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科学性,充分开展干部交流,增强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如何在干部使用上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让更多的官兵参与其中,切实提高用人公信度,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探索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杨林 《政工学刊》2008,(3):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政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此,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干部的考核工作,真正把政治强、本领高、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呢?  相似文献   

20.
习主席强调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近几年,在军委总部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指导下,部队各级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法规,选人用人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