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针对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空化现象,建立了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全流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全流域空化特性分布,分析了排油口负载压力、缸体转速和斜盘倾角等工况参数对全流域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空化主要发生在吸油区的吸油口、配流盘和柱塞腔区域,空化随气相体积分数增大而加重;排油口负载压力由10 MPa增至30 MPa,吸油口、配流盘和柱塞腔气相体积分数峰值分别由6.28%增至6.68%、5.91%增至7.13%、10.03%增至11.23%;缸体转速由2 200 r/min增至3 000 r/min,吸油口、配流盘和柱塞腔气相体积分数峰值分别由6.39%增至6.41%、6.26%增至10.54%、7.13%增至10.16%;斜盘倾角由3.64°增至5.64°,吸油口、配流盘和柱塞腔气相体积分数峰值分别由6.34%增至6.41%、14.7%降低至13.9%、10.16%增至11.66%。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在实际设计中,排油口负载压力、缸体转速和斜盘倾角的取值在合理范围内越低越好,斜盘倾角取值存在最优区间。  相似文献   

2.
穿西服10忌     
穿西服10忌1.西服有单排扣、双排扣之分。若是单排两粒扣的,其第二粒是样扣,故忌全部扣上,一般只扣第一粒或两粒都不扣;如是单排三粒扣,第一三粒是样扣,也忌全部扣上,可以只扣中间一粒或都不扣。若是双排扣西装,一般应把钮扣全部扣上,以显稳重;双排六粒扣西...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两年来研制动压气浮陀螺驱动马达锁相式速度控制系统的技术总结。论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锁相式速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回路设计。并介绍了研制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梅花型布置双排抗滑桩合理桩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滑坡推力作用下梅花型布置双排抗滑桩成拱机理对其合理桩位进行研究。参考前人对单排桩合理桩间距的研究成果,运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得到相邻前后排桩桩间土拱跨度的控制表达式。同时,考察了桩间距和桩排距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并绘制了lx′-ly′区间分布图。利用双排桩在滑坡上的有效影响面积,结合区间分布图推导出合理的桩间距和桩排距。结果表明,合理的桩间距和桩排距能够使前后排桩桩间形成直接土拱,并催生间接土拱,进而使前后排桩相互配合,共同起到支挡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层有耗色散媒质电磁隐身涂层的宽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任意层介质隐身结构宽带设计的Chebyshev公式和吸收曲线整形的多点频约束方法研究了色散媒质涂层的电磁参数的设计,并给出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内曲线式径向柱塞泵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各种液压泵的使用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内曲线式径向柱塞泵的设计思路.通过合理设计泵内定子内曲线表面,在理论上实现了无流量脉动;为了提高柱塞泵的使用寿命,采取了降低定子导轨压力角的措施;通过Matlab实现了定子表面曲线和压力角的仿真计算;理论分析的结果对于设计和制造低噪声的柱塞式液压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过去几年的研究基础上,从球形气体轴承的特殊情况出发,分析了动压气浮自由转子陀螺仪和框架陀螺之间驱动马达的设计思想和参数选择的不同点,叙述了驱动马达给动压气浮自由转子陀螺仪产生的误差,论述了减小和消除这些误差的方法。同时,文章还引出了驱动马达的设计参数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破片定向聚焦是战斗部实现高效毁伤的重要途径。基于Shapiro公式和壳体微元分析方法,提出一种轴向和环向双聚焦破片战斗部壳体形状设计方法,可根据需要的聚焦程度设计对应的壳体形状,利用LS-DYNA中ALE算法对设计的壳体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考察了壳体形状对破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壳体可实现破片在轴向和环向2个方向聚焦飞散,从而获得较大的破片密度增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 DFB(分布反馈式)光纤激光水听器的声压灵敏度,改善其动态特性,设计了一种曲伸式DFB 光纤激光水听器探头结构.该结构在保持激光器原有优点的同时,通过增大声压作用面积并将压力转化为对激光腔的轴向应变,有效地实现了声压增敏,同时通过机械结构改善了水听器的动态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 ANSYS 对该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加工制作了备构件并对 DFB 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封装,制作出长度约80 mm、直径仅6 mm的水听器原型样品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取该种形式的结构对 DFB光纤激光器进行封装后,探头的声压灵敏度提高了约17.5 dB,在500~1 500 Hz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平坦的灵敏度响应.  相似文献   

10.
多架战机协同作战信息融合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CEC的发展背景,给出了一种基于CEC技术的多架战机协同作战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设计,较系统地阐述了信息融合硬件模型结构及功能,并分析了多机协同作战面临的主要问题,多机协同作战的关键技术以及将来可能的应用,指出了多机协同作战的研究方向,为空军多机协同作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阀控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增泄压过程中压力波动和浓盐水海水掺混导致反渗透膜组件工作负担变大的问题,对增压容器和增压过程建立模型,使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仿真增压过程,得到了增压过程液压缸内部流域的压力和速度分布。探究了混合段液柱活塞的形成过程和长度变化,通过对比液压缸结构和进水口流速变化对混合程度的影响,给出了用混合段做液柱活塞的参数特性和适用性,为海水淡化系统余压能回收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液压驱动的模拟鱼柔性长背鳍波动运动的水下仿生推进器,当改变液压系统的流量和阀的控制参数时,其运动学参数能够迅速地做相应调整,实现平稳、流畅、连续的仿生运动。建立了阀控液压摆动关节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得到系统传递函数,并绘制了Bode图。根据传递函数分析了阀控液压摆动关节的稳定特性、动态位置刚度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阀控液压摆动关节具有一定的自稳定性,其工作频率与影响位置刚度的负载变化频率重叠,动态响应速度可以通过优化结构参数来调整。  相似文献   

13.
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性能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采用理论计算值的收放性能,建立了该型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的数学模型,采用起落架三维模型和收放作动筒、下落加速器的一维模型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理论计算值能够实现起落架在有限时间里的收放任务,各部件在收放运动中无干涉。此外,利用该联合仿真模型研究了收放作动筒、下落加速器结构参数对起落架收放性能的影响,指出收放作动筒活塞截面积和下落加速器活塞杆腔截面积可作为优化设计的优先选取参数,为该型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发动机活塞环的摩擦学性能和提高其使用寿命,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活塞环表面制备了不同N2含量和弧电流的CrNx硬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硬度仪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装置,分别测试了薄膜相结构、表面形貌、纳米硬度和抗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N2质量分数为45%时,薄膜纳米硬度相对较高,CrNx薄膜中主要以CrN(220)相为主;随着弧电流的增加,薄膜的表面颗粒尺寸增加,当弧电流为60A时,薄膜纳米硬度相对较高。与Cr电镀层活塞环相比,CrNx涂层活塞环具有较强的抗高温粘着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通用液压元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液压系统原位检测条件下的泄漏量评估模型。以某型装备柱塞泵为例,进行了泄漏量评估标准的具体计算和原位不解体流量检测试验,通过对比检测结果和评估标准,判断出了该泵的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影响某型轴配流径向柱塞泵容积效率的各项因素,并对内部泄漏作了重点分析;定量分析了某型轴配流径向柱塞泵活塞与转子、配流轴与转子间的泄漏,并实验分析了配流轴与转子间泄漏对容积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内部泄漏增加时,泵的容积效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坦克实车上不易直接测量柴油机汽缸压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柴油机汽缸盖振动信号来间接检测汽缸燃烧压力的方法。在某型坦克柴油机上同步测量了汽缸燃烧压力、汽缸盖振动信号和变速箱振动信号,利用自适应滤波方法滤除了汽缸盖振动信号中包含的变速箱振动信号形成的噪声干扰,利用配气相位从时间域分离出由气体燃烧压力激发的振动信号,利用Hilbert变换和小波分解方法分别提取了振动信号和压力信号的特征波形。建立了RBF神经网络模型,以汽缸盖振动信号的包络作为网络输入,实现了汽缸燃烧压力的间接检测。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摩托小时的某型坦克发动机进行了实车检测试验,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了发动机汽缸压缩压力,分析了汽缸压缩压力随发动机使用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汽缸套磨损的特点及对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影响。针对发动机汽缸磨损的非线性特点,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坦克发动机汽缸使用寿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以某型高功率密度(HPD)柴油机基础样机为研究对象,应用CFD仿真方法研究该样机本体内冷却水的流动与传热过程,得到该样机冷却水流动与传热的阻力参数和热力学参数,为下一步结合水泵、水散热器等进行冷却系统的优化匹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