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的3艘作战舰只,而且对多国部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威胁,限制了其海上兵力行动。  相似文献   

2.
水雷属于攻防兼备的武器,具有价格低、布设容易的特点。其“不对称”的杀伤力能够阻挡两栖编队,有效防止编队同海岸“搭桥”。因此若能适当而有效地运用水雷,可以获得其他兵力在战场上达不到的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海军先后有18艘舰艇受损,其中有14艘是由水雷造成的。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技术落后的廉价水雷使美军两艘先进战舰受到重创:美国海军1.8万吨的两栖攻击舰“特里波里”号碰上一枚老式的LUGM 145型触发锚雷,被炸开4.8×7.5米的裂口,该水雷造价仅1900美元,但“特里波里”号所造成的损失却高达5007万美元。一艘“宙斯盾”巡洋舰“普林斯顿”号也触雷,2枚普通的意大利制“曼塔”感应式沉底雷在其龙骨下引爆,舰体被强大的爆炸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台湾与其他海岛一样,既是可受到布雷封锁的目标,又可通过布雷进行抗登陆作战防御,所以台湾军界十分重视水雷战兵力的建设和水雷战装备的发展。在反水雷领域,台湾完全依赖进口和技术引进,拥有一定的扫猎雷能力,而在水雷的库存和发展方面与日本相似,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台湾拥有的雷种包括锚雷、漂雷、沉底雷和虫戚雷(或称附着水雷),可供舰布、潜布和空投使用。台湾水雷的发展历程与日本相似,它们都是依赖美援,水雷皆为美国的舶来品,但是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国产化。然后转入自行设计和发展,而台湾则长期原封不动地保留美制老式水雷,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迫于政治需要才开始自行设计新型水雷。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历来重视海军建设,19世纪末意大利海军已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在意大利海军的各种兵力兵器中,其水雷以产量多、质量好而著称。意大利的水雷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80年代后开始大量出口,现已是国际水雷市场的佼佼者。意大利的水雷生产商主要有米萨、白头和瓦尔泰克等公司,它们共生产10余个品种的水雷,包括沉底雷、锚雷、特种水雷等多种类型,出口的水雷主要有“曼塔”水雷、MR-80水雷和MRP水雷等型号。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布放的“曼塔”沉底雷曾击伤美军的现代化舰艇,由此意大利水雷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当世界各国海军掀起扫猎雷舰艇建造热潮时,挪威海军只有2艘布雷舰、1艘水雷供应船以及5艘艇龄超过40年的“鹳鸟”级扫雷艇(其中包含1艘改装的猎雷艇)。此种现实完全不能满足保卫长达2万千米海岸线和保证航道畅通的需要,可以说挪威海军根本不具备有效的反水雷能力。为了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拥有现代化反水雷舰艇,1989年11月挪威海军与克瓦纳船厂签订了高达4.3亿美元、建造2级9艘新型孪生舰艇的合同。从1994年8月15日“奥克索依”级首制艇“奥克索依”号猎雷艇服役,到1997年8月8日最后一艘“阿尔塔”级扫雷艇“格洛马”号交付使用,挪威  相似文献   

6.
反水雷舰艇是反水雷作战的主要武器装备,它有扫雷舰艇和猎雷舰艇之分。扫雷舰艇一般装载或拖带有电磁、声频和接触扫雷具等,以扫爆相应引信的水雷。除此还拖带了截割扫雷具以割断锚雷雷索,使水雷浮起再用火炮将其击毁。猎雷舰艇则是先用探测距离远、分辨能力强的猎雷声纳发现并识别水雷,然后派蛙人或遥控深潜灭雷具投放炸药包炸毁水雷。猎雷与扫雷的最大区别是,猎雷与被扫水雷装什么引信无关,且不受水雷引信定次、定时的影响。但猎雷的速度因要逐个销毁水雷而比扫雷速度慢。因此一些国家还研制了兼顾猎、扫雷任务的反水雷舰艇,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反水雷效果。  相似文献   

7.
由于美国海军全球机动作战,而大多数专用反水雷部队平时都部署在美国本土基地,当发生危机时不能及时抵达战区,使得美国海军意识到,当前的专用反水雷部队已不足以对付水雷的威胁,提高反水雷能力,已不仪仪是专用反水雷部队的任务,也应该是舰队自身的使命。因此,美决定重点发展制式反水雷装备,使执行任务的舰艇编队具有早期反水雷作业和航渡中反水雷作业的能力,并将反水雷能力作为其未来的重点作战能力之一。美目前已推出了一批发展计划,包括AN/AQS-20X机载猎雷声呐、AN/WLD-1遥控猎雷系统、机载灭雷系统、UUV反水雷系统等。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AN/WLD-1遥控猎雷系统。它被称为下一代美国各型舰艇的水雷反制利器。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现代的反水雷装备,无论是扫雷还是猎雷都离不开平台,特别是“舰艇反水雷”离不开拖曳平台或母艇,尤其是扫雷时,扫雷舰艇必须首先进入雷区,显然舰艇受水雷的威胁最大。猎雷的出现对保证猎雷舰艇的安全性的确迈进了一大步,它可远离雷区在200~500米的距离上对水雷进行探测和识别,然后采取其它措施进行灭雷。然而,随着水雷技术的不断发展,动作半径达1000  相似文献   

9.
在1990~1991年海湾战争的海战中,水雷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拉克在沿海布设的大量水雷,重创了美国海军的2艘军舰,使多国部队难以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而且战争结束后,投入了大量兵力进行长时间的扫雷。冷战结束后,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了,取而代之的是区域性争端的新威胁。海军作战的主要舞台由大洋转向沿海,从而作为海战中重要一环的水雷战在海湾战争后进一步引起  相似文献   

10.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  相似文献   

11.
经过解体动荡后的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虽然经费拮据、舰艇数量锐减、实力有所下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它仍是西太平洋地区一支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俄太平洋舰队保留了原有的各个兵种: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但其兵力结构做了不小的变动:所辖舰艇以支队为单位重新编组,每个支队通常由7艘舰艇组成。目前,俄太平洋舰队总兵力约10万人,拥有各类舰艇300余艘,其中护卫舰以上战舰20余艘、小型护卫舰20多艘、弹道导弹核潜艇10余艘,其余各型潜艇30  相似文献   

12.
1991年4月德国的反水雷编队抵达波斯湾水域,这支编队除了331B级猎雷艇以外,还有两套“特洛依卡”遥控扫雷系统——即两艘HL 351级主控艇和6艘“海豹”遥控艇,德国是惟一一个派出扫雷兵力的国家。由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对非接触扫雷,特别是装备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依卡”遥控扫雷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们更热衷于猎雷。然而,“特洛依卡”遥控扫雷系统在科威特水域联合反水雷行动中的成功表现,不仅证明了该系统卓越的扫雷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水雷武器的发展,给现代反水雷任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适应未来反水雷作战的需要,世界各国海军都在研究和探索发展新型反水雷装备。反水雷舰艇是用于反水雷作战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反水雷武器装备。因而国外海军部在积极建造新一代反水雷舰艇以适应未来海战的需要。西班牙海军结合本国国情,致力于发展新型猎扫雷艇。这种新型猎扫雷艇是将猎雷与扫雷功能合二为一的新型反水雷舰艇。  相似文献   

14.
杨修水 《当代海军》2006,(12):60-67
扫雷舰艇篇今年10月中旬,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允许布什政府于明年向台湾出售2艘“鹗”级猎雷艇“金莺”号和“猎鹰”号。美国军事分析家预测,中国大陆如攻击台湾,很可能在台湾海峡布放水雷。水雷将把美国军队挡在外海,阻止其靠近台湾,对美军协防台湾不利。基于这种考虑,美国政府同意了向台湾出售猎雷艇的计划。与此同时,台湾军方近年来对水雷作战日益重视,多次邀请由日本退役军官组成的技术顾问小组,参加岛内代号为“康平”的水雷作战演习,并引用美国对日本实施水雷封锁的战例进行实兵演练。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所临海域,是主要海战场之一。战时,德国与同盟国在北海、英吉利海峡布放了大量水雷。战后,清除这些残余水雷则是这几个国家的共同使命。50年代至60年代初,荷兰引进和建造了3级共37艘猎雷/扫雷舰艇。这些扫雷舰艇的清雷工作卓有成效,使得荷兰海军在此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  相似文献   

16.
是使用扫雷具模拟舰艇声、磁等物理场或用机械切割锚雷雷索等手段搜索和排除水雷的反水雷舰艇。  相似文献   

17.
水雷技术的提高使雷工作更加困难,迫切要求包括猫雷和扫雷技术的对抗措施,仿真舰艇特征的新型扫雷系统就是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勿庸置疑,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中的海军兵力都是作战的主力之一。但这次伊拉克战争,美国海军无论是兵力使用的力度,还是担负任务的频度都要远远大于当年的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在海湾地区聚集了250余艘各型舰艇,以及众多的飞机及其他大量的武器装备。其中,仅美国海军在海湾地区就集结有各类舰艇达150艘左右,包括6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部署在红海的“肯尼迪”号、“美国”号和“萨拉托加”号航母战斗群;部署在波斯湾的“突击者”号、“中途岛”号和“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而且,美国海军的“独立”号和“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也都曾部署在海湾地区。当“沙漠风暴”爆发后,美国海军又增派了“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整  相似文献   

19.
咨询园地     
读者肖磊问有的水雷在海底,为什么能将水面舰船炸沉?布设在海底及海底附近的水雷一般有沉底水雷、火箭上浮水雷和自导水雷等几类。沉底雷布放后停留在海底。当其打击水面舰艇时,其布设区域一般在60米以下的浅水区。当打击潜艇时,其布深一般在100~200米。沉底雷的雷体中装置着炸药、引信和其它仪器仪表。水雷探测到水面目标信息并进行分析、识别,确认是敌舰后,当目标到达水雷动作区域,沉底雷的非触发引信动作引爆水雷,击伤击沉水面  相似文献   

20.
水雷技术的提高使排雷工作更加困难,迫切要求包括猎雷(荷兰海军的Middel-burg和Hydra)和扫雷技术的对抗措施。仿真舰艇特征的新型扫雷系统就是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