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梁精神”研讨会得到了土地革命战争史,特别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史专家的响应和支持。研讨会对“南梁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定位和时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南梁精神”研究是个新课题,关于“南梁精神”与中国其他革命精神的关系,“南梁精神”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以及“南梁精神”的学习弘扬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上海一次重大战争,都不同程度地导致兵器的革新与发展。尤其是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使人类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兵器技术革命。列宁认为,这场帝国主义国家间为争夺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把最大的技术成就用来大规模地摧毁和屠杀千千万万人生命”的战争。在一战中,各种杀伤力极强的现代武器,像重机枪、坦克、飞机、潜艇、毒气及各种火炮相继被研制和改进,而许多重大的武器改进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的。例如飞机火炮装置的改进,只花了  相似文献   

3.
80年沉沦,80年奋起。迎着21世纪的朝阳,回眸160年风雨沧桑,1919年的"五四"运动奇峰突起,以深厚的民族底蕴、强劲的时代旋律、不屈的战斗精神,筑起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巨大分水岭,成为中华民族由沉沦到奋起的伟大转折点,构成现代中国的脊梁。"五四"精神是爱国的精神,面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和又一次亡国灭种危机的迫近,"五四"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主题演绎到极致:历史的目光第一次投向了工农大众,中国救亡运动第一次由工人阶级担纲。在爱国的旗帜下,学生、工人、农民、商人开始汇聚成改变历史的力量,汇聚成中国崛起的强大动因。"五四"精神是开放的精神。从欧美到亚非,从西方到苏俄,"五四"用空前广阔深邃的目光探寻着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引入,使"五四"拥有了把握世界历史脉搏的强大能力。从  相似文献   

4.
李海明 《国防》2006,(7):76-76
“两会”以来,“创新”日益成为文字使用和网络点击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用“言必称创新”来形容,似乎已不为过。说到创新,其义凿凿,其理昭昭,毋庸赘述。但就普及科学探索的精神,增强全民自主创新、自觉参与的“主人翁”意识而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少人认为,创新这个题目很大,涉及的都是些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层面的“大手笔”文章,是“上边”考虑的事,是领导们关心的事,是社会学家和科学家们做的事,与普通人的平凡工作和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种认识其实大错特错。翻开社会进步的历史,许多影响和改变了人类文…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在总结苏东剧变的原因、教训以及在研究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颇为关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阐释。本文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晚年设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坚持历史发展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理论,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它从整体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普遍性,它并非是个别社会历史发展机械简单地相加,也不是每一个具体社会都必须经过的独立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转发的总政治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加强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要培养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提倡的“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五种革命精神,概括了我军优良传统中最基本的东西,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军提出的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中国绚丽多彩的历史舞台上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冯玉祥。这位被称之为“基督将军”的军界巨擘 ,他的一生 ,与命运多舛的基督教入华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他身上 ,我们不仅可以窥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从碰撞到结合的一个契合点和同化过程之一斑 ,亦能重新审视基督教———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如何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物相联系 ,并表现出它不同的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精神现象、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冯玉祥一生思想信仰变化的阐述 ,着重描述其如何从接受基督教到“背离”基督教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基督教对其个人…  相似文献   

8.
在精神追求上,多点高雅,少点俗气。纵观我军的发展史,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英雄、楷模们都有着共同的精神特征:一是信仰信念坚定,面对各种不良诱惑与思潮不为所动,勇往直前,因此形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二是超越自我,以物质或精神上的超常贡献立身于社会、建功于军营;三是境界高远,情操高尚,主动承担了大量职责范围外的责任;四是行为美好,以坚韧顽强、不怕牺牲的品格,展示了人类最积极、最美好的精神追求,因而深刻地影响了全军官兵和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9.
雇佣军就是用金钱招募兵员组成的军队,包括从本国或从本民族中招募和从外国或外民族招募组成的军队。雇佣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古希腊人曾雇佣马其顿人保卫自己的首都,而罗马人也曾用一个日尔曼部落打击来自东方的侵略,保卫了自己的帝国。当人类进入20世纪后,这一行业已经转入了一个新鲜的体制。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战争服务业”,不断地向世界各地的热点、“焦点”地区“批发”着无法数计的雇佣军。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许多雇佣军的性质与以往以国家的形式出现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是由一个“战争服务公司”操作的雇佣军市场。其所使用的雇佣军也被称作“私人雇佣军”。  相似文献   

10.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被誉为沿 海国家的“第二国土”, 海洋中蕴藏着比陆地丰富得多的资源,仅鱼类就可满足300亿人口全部蛋白质的需求。从古至今,人类对海洋资源进行了大力的开发与争夺。 海洋是沿海国家的国防前哨,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历史上许多沿海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重视海防建设,有许多重大的作战行动也发生在海上。美国自从它诞  相似文献   

11.
“南梁精神”是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巩固和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中培养与倡导的先进文化形态,它以“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为源泉,又体现了陕甘边区的特色,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南粱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忠诚精神;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开拓精神;团结协作、扩大力量的包容精神;深入群众、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研究“南梁精神”的历史定位和科学内涵,有利于推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整体研究,全面认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战争与和平对立统一、相互交织,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主题,因其与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休戚相关,成为古今中外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因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给人类带来的深重浩劫而成为一体两面的价值体.战争的暴烈使人们渴望和平,并以不同形式展开了对和平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和平要比战争成熟得晚.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会宁是长征的会师地,流传下来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许多红色精神。本文通过对现有书籍和已有研究的分析,深度挖掘史料,探访革命旧址,提出新的方向重新讲述发生在海宁的红色故事,沿着挖掘红色历史、探究红色精神的脉络,展示了运用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创意提升和宣扬红色精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抗美援朝战争 50周年学术研讨会” ,1 0月 1 9日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召开。来自上海市党史学界、各院校及军队的 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院训练部张克难部长主持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潘世伟、上海分院副院长沈国权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总结抗美援朝历史经验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积极发言 ,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影响及现实作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学者指出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诞生不…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工匠精神"一词入选年度十大热词,同时"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迅速流传,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升华境界蕴育精彩的最佳表现。在欧洲,德国的机械制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家族精雕细琢而成。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精神,德国制造、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全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宏大诗篇。其军事内涵之丰富、历史意义之深远,堪称浩如烟海、目不暇接。因此,要谈“二战启示”,肯定是要挂一漏万的。但是,按照俄罗斯伟大教育家乌  相似文献   

17.
<正>伟大事业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主办的"协同创新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展"于2021年9月2日13:00起在国博南6、南7展厅对公众展出。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余年的辉煌历程中,"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8.
褚银 《国防》2006,(10):1-5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英雄们以不怕任何困难、不惧任何牺牲的英雄气概,在革命理想的鼓舞下,以其坚定、忠勇创造了彪炳千秋的光辉业绩,其所铸就的长征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党魂、军魂、国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象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克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我们回首那一次壮怀激烈的伟大历史进军,缅怀红军创建的宏伟业绩,追思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气壮山河的伟大历史壮举,是中国革命史上生死…  相似文献   

19.
吕梁山,西靠黄河,与陕西相邻,是我国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抗日前进基地。这里的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是,历史跨入了九十年代,但这里仍然十分贫困.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中阳县人武部的同志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以“富民强兵”为己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兴办了以劳养武企业——兴武铁厂。  相似文献   

20.
“礁堡文化”是南沙的特产,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岛礁韵味和极强的生命力。它在激励广大官兵完成艰巨的守礁任务中发挥了不可低估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江主席“三个代表”思想的精辟论述给南沙“礁堡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要求我们在不断拓展南沙“礁堡文化”新内涵上进行认真探索和实践。努力实现“礁堡文化”由娱乐性向思想性的转变,形成具有南沙岛礁特色的精神激励源。(一)南沙地理位置日益重要,对官兵政治意识的更高标准,要求“礁堡文化”更具思想性。随着人类不断发展进步而造成陆地资源日益贫乏,丰富的海洋资源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