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建筑火灾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建筑火灾发展的不同时间阶段,建立了四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用来评估财产损失和建筑损坏情况。根据专家意见和笔者研究,确定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权重,并对某大厦进行了火灾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实现了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建筑火灾分阶段的风险评估,反映出火灾发展各时间阶段的情况和影响火灾风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火灾风险评估是降低火灾损失的有效方法。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体系,并应用于具体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评估中。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从而为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直接根据单指标相对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用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给出了用遗传算法检验和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和计算判断矩阵各要素的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序.实例表明,该方法简便通用,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模糊层次分析法(简称FAHP)充分利用了模糊数学新的研究成果,将层次分析法扩展到模糊环境中去,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介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给出了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建立方法,权重公式及一致性检验公式.通过对某型垂直/短距飞行器方案选优排序中的应用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在系统方案选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性问题,基于系统工程原则并征求专家意见,建立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多层次评价因素集,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素的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提出了火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对高层建筑火灾的风险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海缆安全评估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海缆安全评估方法,建立了海缆安全评估的递阶层次模型,构建了以上层目标为准则的两两比较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并对其进行改造得到了模糊一致性矩阵,然后计算各因素的相对权重和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权重对各安全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得到不同因素对于海缆安全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可为海缆安全管理和维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实例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权重计算是鱼雷作战效能评估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作为一种主观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忽略了专家经验的模糊性,基于此,提出了四元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该方法将传统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的元素由一个确定的数推广到含有模糊信息的四元模糊数,并给出了方法模型和计算步骤.采用所提方法进行了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权重应用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权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评估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干扰效能,结合导引头工作原理和功能特性,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对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二级模糊评判模型,采用正态分布形式构造隶属函数,并利用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使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得到改善,实现对雷达导引头的量化评估。最后选择噪声干扰为例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雷达导引头干扰效能模糊评判模型具有实用性,其评估结果可为干扰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舰船招标工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选择合理的评标方法,以确定最优的承包商。为此,直接根据单评价指标相对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对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进行构造,并用该判断矩阵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和中标商。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系数为目标函数,给出了用混沌优化算法检验和修正判断矩阵一致性和计算判断矩阵各要素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HP-FCE)。实例表明:该方法通用合理,计算结果客观可靠,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评价方法缺乏理论依据、修正标准无法保证原判断矩阵为最优以及只能修正判断矩阵的个别元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雷达组网探测能力的评估问题,采用鱼骨图法对影响雷达组网探测能力的多种因素进行梳理,得到结构层次清晰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区间层次分析—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具体方法是: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构造区间判断矩阵;利用蛙跳算法求解区间判断矩阵中满足最小一致性的确定性矩阵;利用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来确定各指标的风险概率,实现指标体系的评估。以具体的案例为对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方法有效,评估结论相对客观、可信,对雷达组网探测能力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从而为雷达组网的优化部署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代战争中打击和压制敌方雷达系统时武器选择的优选决策问题,建立了反辐射导弹作战使用优选决策模型。首先提出了区间数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解决了一致性检验问题。然后给出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求解最优决策问题的计算步骤。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中,进行具体分析、计算,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以为指挥员进行决策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反鱼雷武器系统使用环境复杂,其安全性评价指标层次多、难以量化等问题,提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相结合的反鱼雷武器系统安全性评估方法。建立反鱼雷武器系统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评估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计算指标体系最底层评估结果,此评估结果合成作为上一层的模糊评估矩阵,计算对应层评估结果,依此逐层计算直至评估体系最顶层,即为反鱼雷武器系统安全性评估结果。经验证,此安全性综合评估模型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构建原则建立分层次的雷达网探测效能评估体系,针对体系指标量化困难,评价模糊,结构多层次,运用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对雷达组网探测效能评估。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模糊层次分析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雷达组网优化部署奠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种空中红外多目标威胁度排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外序列图像中获取空中目标信息的特点,选取了威胁度排序所需的指标参数,并确定了各自的威胁隶属度函数。通过分析传统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构建和权重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用于多目标威胁度排序。该方法运用模糊判断矩阵的形式进行一致性处理,从而简化了一致性调整,为快速排序打下基础;同时,结合实际客观数据的变化进行修正各因素的权重,避免了排序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偏差。试验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主观因素干扰小,能真实反映目标的威胁程度,有利于辅助指挥员进行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控制和防范火灾的发生,减少其对人民和社会的威胁,对建筑物进行更为准确、高效的火灾风险评估十分必要。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层次的评价者,采用程度分析法对建筑消防安全指标的安全度和权重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各个指标的安全度和权重的评估值得到建筑的安全度,最后运用程度分析法对某购物广场的消防安全度进行了评估。评价结果说明程度分析法脱离了以往专家打分的方法对评价者要求过高的束缚,同时比专家打分的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是对消防安全评价方法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6.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指挥控制系统实战情况,通过对影响其作战效能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和处理,建立综合量化评估模型。建立了科学的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将指标的定量测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层次分析模糊评判法。先以改进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再通过确定决断集及评判矩阵对模型进行综合模糊评判。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指控能力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商场保险费率厘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推广,从火灾风险评估和火灾保险费率厘定两个方面入手,通过专家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火灾风险进行半定量评估,得到了商场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火灾保险与保险费率的对应机理,得到指标权重与费率对应关系,进而通过某商场投保实例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射击有利度是针对射击目标进行打击的有利程度的一种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较好地构建射击有利度分析模型,但是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在构建比较判断矩阵的过程中缺乏与人类思维的一致性,同时修正该矩阵的方法十分复杂。说明了从线性角度给出的替代比较判断矩阵的模糊一致矩阵,以及以此为核心模糊层次分析法,并给出了数据验证和对比。  相似文献   

19.
化工企业火灾风险评估对于化工生产至关重要。针对化工行业的火灾风险,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识别模式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模糊识别的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评估证明了这种评价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某型战车火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模型。分析火控系统顶层故障现象的各个影响因素,建立对应的层次结构,给出模糊判断矩阵,将基于静态的专家经验知识和基于动态的定量测试相结合,然后综合各个专家判断矩阵的差异性,由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得到故障部件权重,诊断结论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