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外加紧研究临近空间飞行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云 《国防》2007,(5):69-73
临近空间--通常是指距地面20~100千米的空域,其下面(20千米以下)是传统航空器的运行空域,其上面(100千米以上)是航天器的运行空域.  相似文献   

2.
正临近空间是美军对海拔20千米到100千米空间范围的一个通用性称谓。其下是传统航空器的主要活动空间,而它的上面就是平常说的"太空",是航天器的运行空间。直到今天,这仍是一片尚未被科学家完全认知的空间,也一直被视为传统航空器的"禁区"。临近空间飞行器可以执行飞机、卫星所能执行的几乎所有民用或军事任务,同时又弥补了二者的不足。既可以提供气象预报,又可以进行情报监视、侦察;既能搭载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3.
临近空间飞行器拦截策略与拦截武器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有典型高动态临近空间飞行器,分析其弹道特性和相关指标。以此为典型对象,通过对现有各型拦截系统的能力分析,重点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研究了此类拦截系统的响应速度、作用空域、弹道形式,并根据此类系统的不足,针对弹道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应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各种拦截策略。  相似文献   

4.
亚轨道一般是指在当今航空器飞行最高高度(距地表20~30千米)以上、卫星运行的最低近地轨道(距地表120千米左右)以下的空间飞行器的运动轨迹。在亚轨道上可部署用于攻击空间与地面目标的太空武器。虽然鲁坦的“层列1”载人航天计划是探索性和商业性的,但亚轨道飞行的潜在军事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临近空间和临近空间飞行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比20千米以下的天空和100千米以上的太空,目前的临近空间显得分外“冷清”。长期以来,因上有卫星、下有飞机,20~100千米的临近空间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和平地带”,各国军队均未给予太多重视。但近年来,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发现了这块既不属于航空范畴也不属于航天范畴的“新大陆”,并强烈认为,  相似文献   

6.
在3月20日开始的美、英对伊战争中,在伊上空不时出现一些不明身份的像鸟—般大小的飞行物,它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微型空中飞行器。其基本特征是:重量为10-100克,有效载荷1-18克,续航时间20-60分钟。巡航速度35-70千米/小时,航程|-10千米(用机炮发射可达20千米以上)。外形采用固定翼、旋翼或其布局,酷似各种昆虫或小飞鸟。最佳使用高度为几十-几百米,单价不超过1000美元。目前美军投入战场的微型空中飞行器有:  相似文献   

7.
郑国梁 《国防》2010,(7):29-31
一、临近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临近空间(Near Space),通常是指离地面20~100km的高空。这一区间包含大气平流层区域(距地面18~55km的空域)、大气中间层区域(距地面55~85km的空域)、部分增温层区域(距地面85~800km的空域),其绝大部分为均质大气(90km以下大气)。  相似文献   

8.
外层空间(outer space) 地球大气层以外广袤的宇宙空间。又称太空或空间。外层空间的下界迄今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距地面约100千米。按照有关国际组织的定义,把地球静止轨道(高度约35800千米)以下的空间称为近地空间,距地面80000千米至768000千米(后一数字等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倍)的外层空间称为深空。迄今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包括各种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绝大多数运行在近地空间。航天器要不因为大气阻力而过早陨落,其轨道高度一般须超过180千米。  相似文献   

9.
美军临近空间平台的开发利用及对我军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近空间,通常是指20 km~100 km的高空,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介绍了当前发达国家在临近空间军事应用领域的发展状况,尤其是美国在自由漂浮平台和临近空间机动飞行器的发展规划和正在进行的项目,分析了美军在临近空间平台发展通信、预警探测和侦察领域的具体情况.最后对我军临近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临近空间中子环境及其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近空间辐射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中子对飞行器的安全、可靠运行以及人员健康的威胁最为严重。文章介绍了临近空间中子的来源及其对飞行器和人体的危害,指出临近空间中子探测研究的重要意义,简要阐述了临近空间中子探测的原理与方法,最后探讨了临近空间中子探测领域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试飞成功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已经成为潜在威胁,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预警探测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分析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目标特性,以美国天基红外系统为参考对象,利用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和灵敏度估算,分析了天基红外系统对临近空间目标探测的适用性,提出了天基红外系统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预警探测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防务快讯     
印度进行高超声速巡航技术研究目前,印度国防研究发展试验室正在进行高超声速技术演示飞行器(HSTDV)的研制,该飞行器将以固体助推火箭和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初步设想是使超燃冲压发动机启动并推动飞行器以高超声速飞行20秒,最终目标是研制能够在32.5千米高空以马赫数6与的速度飞行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同时,这一项目也暗示印度可能发展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建造中的 HSTDV 演示飞行器重1吨,长5.6米,其横截面为八边形,机  相似文献   

13.
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航空航天飞行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军事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临近空间及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概念和特点,总结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临近空间飞行器装备引起了国外对临近空间防御体系建设的高度关注,部分国家正在研发针对性的防御技术与装备.介绍了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突防能力特征,分析国外主要防空反导系统性能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的适应性,研究临近空间飞行器防御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新型威胁下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突防策略,为临近空间飞...  相似文献   

15.
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滞留时间长、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等特点,因而与传统的航天、航空测控相比,其测控通信系统具有独特的要求。文章从临近空间自然环境和飞行器飞行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临近空间飞行器对测控通信的需求,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临近空间测控通信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临近空间飞行器利用临近空间独特的环境特点,采用升力体构型,基于助推滑翔式弹道,实现高超声速滑翔和机动,极具发展潜力.本文介绍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根据其飞行的特点,分析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所需的高精度GNC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临近空间飞行器应用前景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艳奎 《国防科技》2009,30(2):20-24
文章以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为背景,综合近来国外的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优势、军事应用,美国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理解及发展目标和技术途径,并结合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层空间     
地球空间示意图 人类开拓空间的历程漫长而久远。从空间角度看,如果把地球看做是人类向太空发展的驻泊点,那么,以地球为中心,可以按层次把空间划分成几个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行速度的增加,将一层层地向外拓展。 外层空间(简称空间)是指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在航天技术领域,通常将距地表100千米以上直至遥远的宇宙的区域称为空间。继陆地、海洋之后的人类第三环境——大气层,是指地表以外包围地球的气体层。据人造地球卫星的探测,地球大气层的上界约在距地表2000-3000千米高度,从气象要素和航空航天技术实用角度考虑,将外层空间的下边界定在距地表100千米左右的高度比较合适。因为,在这一高度,大气密度只是地  相似文献   

19.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防御技术一直是空间攻防对抗技术领域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更给现有的防御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介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目标特性,针对其探索一种基于空基拦截器的防御策略,重点探讨空基拦截器防御的关键技术与难点,并通过运动学建模与仿真从拦截器的制导方法与导引规律方面对空基拦截器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迅速,临近空间目标跟踪与预报已引起广泛关注.论述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跟踪与预报技术,包括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机动目标模型、多模型滤波器设计方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机动目标轨迹预报方法等,并提出现有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后续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