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们通常所说的砖混结构是指房屋的墙体由粘土砖砌筑,基础为毛石砌体,而屋盖、楼盖由钢筋混凝土等组成的房屋承重结构体系。但是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由于墙多、墙厚、刚度很大,加之房屋自重大,因而出现于房屋结构体系上的地震作用必然很大,同时这种房屋的结构又具有强度低,延性差的特点,所以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如何提高这种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就成为建筑抗震设计中一个重要课题。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我们所指的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层构造状态的变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我们称之为构造…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关联分析法,通过对大量工程震害数据分析,得出了各砖混结构建筑抗震易损性评价指标与震害的灰关联系数,建立了建筑抗震易损性评价指标重要性模型,并以此依据对结构抗震易损性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分析,筛选出影响其灾害损失的主要因素,使得砖混结构建筑抗震易损性预测结果定量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平、立面超限高层结构的扭转效应,利用结构概念设计和程序计算分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一栋因建筑平面为蝶型而平面规则性超限的高层建筑进行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的全过程。通过调整结构平面布置、计算分析和设置适当的构造措施,使结构整体设计既满足了建筑功能的需要,又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计算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该设计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沿街的商业网点备受商家青睐,成为投资热点。从近期的建设来看,沿街建筑多为底层商业用房,上部为多层砖混住宅。宁夏地区地震烈度为8度,此类建筑的结构选型有以下几种:一、底层框架上托五层住宅;二、两层大开间全框架上托四层住宅;三、两层全框架,局部抗震墙上托五层住宅。在结构设计中经常出现未设抗震墙;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向力;把底层框架横梁当成墙梁计算等问题。下面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二、抗震规范是结构选型、抗震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  相似文献   

5.
一、隔震设计概述 为防止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危害,传统方法是采用抗震结构体系,依靠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来耗散地震力,使房屋免于倒塌。它是一种“被动防震”法,就难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实际地震力,有时超出设计地震力较多,从而使抗震失效;2、地震力不是常值,它是随结构承载力和刚度的增加而加大,在高烈度区单靠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来抗御地震是不经济的;3、结构破坏后,不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修复工作十分困难;4、随着生产办公、生活的日益现代化,楼内仪器设备的价值,有时远…  相似文献   

6.
主动减压超前支护结构是一种基于岩土体自身强度发挥的新型边坡支护结构。为降低边坡在地震过程中的破坏程度,运用FLAC3D软件,采用动力时程法对主动减压超前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考察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减震层厚度变化桩身位移、剪力、弯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减震层厚度超过15 cm,随着减震层厚度的增大,桩身震后最大位移、最大剪力、最大弯矩以及震中峰值位移、峰值剪力、峰值弯矩均减小。建议在考虑抗震作用时,主动减压超前支护的减震层厚度应大于15 cm。  相似文献   

7.
深圳珠江广场A栋是一座地上39层地下3层内筒外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由于建筑功能要求致使结构高度超限,属于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介绍了主楼结构的抗震设计过程:从结构受力的基本概念出发,在结构布置、计算分析、构造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有效处理,使整体结构满足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经广东省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审查,肯定了设计参数及结构布置方案,设计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计算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锚杆支护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锚杆支护边坡地震动力设计主要采用拟静力的方法,无法考虑锚杆和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相互作用,汶川地震边坡破坏现象调研表明,锚杆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所以有必要对锚杆抗震效果进行研究。利用动力有限差分软件FLAC^3D,通过分析一个岩质边坡算例坡面上监测点动力响应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在锚杆支护前后变化,研究了锚杆在各种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抗震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锚杆都能显著降低坡面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提高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最后结合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对锚杆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为锚杆支护边坡的抗震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中,屋间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分配按楼盖刚度的不同分别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计算公式,这种方法有其不合理性。应用模糊理论中隶属度的概念于多层砌体抗震验算中,对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的分配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原有有关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和完善,能较好地解决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中,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近年正在高速发展的数字图像技术,对建筑结构火灾后的裂缝进行识别检测自动化研究,即使用数码相机对建筑结构进行摄影观测,并开发相应的程序对所获取的检测数字图像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动识别建筑结构的裂缝,且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可对火灾后开裂的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钢板对地下结构进行抗震塌破坏加固改造,已成为精确打击条件下坑道防护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地下结构的实际厚度,基于应力波的界面效应理论,提出了岩石-混凝土-钢板层状结构中混凝土的应力历史计算模型.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了爆炸荷载作用下有限厚度混凝土中应力波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岩石-混凝土-钢板层状结构抗震塌破坏的局部响应机理;算例分析表明,岩石性质对混凝土中的应力历史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复合材料结构具有各向异性、组份复杂、可设计变量多等特性,有效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应同时考虑整体结构宏观设计和局部结构细节设计,两者虽密切关联,但在分析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将整体结构简化分析与局部结构细节设计联系起来,重点针对局部结构细节设计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细节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子模型与试验工况模型的对比分析,通过局部结构试件试验对整体结构承载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某型船复合材料甲板室结构设计为例,通过整体简化模型优化分析确定板架构件尺度参量和铺层设计方案;提取典型局部结构承载形变特征要求,并基于子模型分析技术探讨局部结构细节设计;最后,以局部结构试验验证与考核完成整体结构的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有效控制设计成本的同时,合理开展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工作,可供研究和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炯 《宁夏科技》1999,(1):46-47
宁夏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历史上曾有过著名的海原大地震。宁夏所有地区的地震烈度都在Ⅵ度以上,其中80%以上的面积地震烈度在Ⅶ度以上,根据国家抗震规范规定,新建工程必须要进行抗震设防。设防的目的是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建筑物应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特殊性,其抗震性能受到广泛重视。为了考察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根据预应力筋两阶段工作原理,利用OpenSees平台完成了两榀8度区抗震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在8度区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计的抗震等级为一级的预应力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基本能够实现"强柱弱梁",底层中柱柱脚为其薄弱部位;抗震等级二级的预应力框架对预应力梁"超强"的特点考虑不够充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偏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柱端较梁端出铰早,转动大,可能形成层侧移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结构设计规范优化柱弯矩增强系数取值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指出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并且同时强调 :“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是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时期 ,也是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以实现更高劳动生产率时期。当前 ,关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趋势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主要的焦点集中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上。本文以经济结构 (指产业结构 )的长期变动和国际比较为基础 ,提出未来 1 5年是中国工业化的加速发…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CFRP抗震加固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介绍其抗震加固的机理,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轴向压力与单向及双向地震往复荷载耦合作用下其加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并与未加固柱进行对比,论证了其对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提高的有效性,从而为试验及加固工程施工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鱼雷壳体结构优化设计是鱼雷外形优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后期鱼雷总体优化设计的成败.但是,目前的鱼雷壳体优化设计方法仅是将设计变量作为固定变量来处理,没有考虑到设计变量存在的不确定性,另外环境变量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说明鱼雷壳体优化设计实际上是一个模糊优化问题.如果忽略了鱼雷壳体优化设计的模糊性,会导致优化结果存在较为严重的危险性,同时也会对后期的鱼雷总体设计带来无法预知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鱼雷壳体结构优化设计中引入模糊理论,建立鱼雷壳体结构模糊优化模型,并用单目标模糊优化方法进行鱼雷壳体结构模糊优化设计.将鱼雷壳体结构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提出在建筑结构耐火设计及火灾后建筑物修复设计中进行可靠度理论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与优越性 ,旨在为建筑结构在火灾过程中及灾后的安全性评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二维微幅波理论,采用特征函数展开和匹配渐进法建立了气浮箱型结构纵荡运动的解析解,将Matlab程序计算结果与MOSES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程序的合理性;进而对不同吃水、不同水深下结构纵荡运动的附加质量系数和阻尼系数的幅频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未考虑结构内部气体的可压缩性,数值模拟结果大于程序计算结果,MOSES计算结果偏安全;在一定频率区段上,吃水的增加对结构附加质量系数和阻尼系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水深吃水比的增加,结构的附加质量系数和阻尼系数呈增大趋势,只有在圆频率为0.65~0.9 rad/s时呈减小趋势,而阻尼系数则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深水环境下潜艇舯部结构撞击强度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艇结构水下碰撞是潜艇的主要事故形式,也是船舶碰撞最为危险的状态之一。文中首先提出潜艇碰撞问题,对碰撞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某型潜艇舯部典型结构的撞击极限强度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由于准静压载荷的附连耦合作用,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潜艇舯部耐压壳体结构的防撞能力将大幅下降,而耐压壳体内部平台和舱壁结构将有效提高壳体结构的横向失稳临界应力,改善潜艇结构的径向耐撞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