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军事文摘》2023,(20):20-23
<正>“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也是目前世界唯一能观测深空的射电望远镜。“天眼的瞳孔”——馈源接收机在“天眼”这个异常精密、复杂的大科学装置中,馈源接收机是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堪称“天眼的瞳孔”。  相似文献   

2.
栗硕  杨坤 《环球军事》2014,(15):66-67
“立宪民主会”对7月1日的内阁决议发出严重抗议:A.暴走的日本政府将破坏民主政治;B.集体自卫权的行使是违宪的,不会对国家安全保障产生积极影响;C.因政府解释而造成的自卫权范畴的扩大将破坏立宪主义。  相似文献   

3.
在浩瀚大海上,巨形战舰威风凛凛排成各种队形向前进的大舰巨炮时代,曾有多少大国出尽了霸权的威风。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进的战舰一反往日嚣张的“打手”形象,“隐形”却成了众海洋强国追逐的时髦。特别是海湾战争中,隐形技术向世人展示出的巨大魅力,使隐形技术的研究成为未来战争中各国关注的焦点。 结构隐形——防雷达探测的特殊体型 雷达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探测设备之一,它在工作时,向一定空域发射电磁波,该电磁波遇到信号后便会被反射回来,雷达接收  相似文献   

4.
提起“核按钮”,也许一般人都认为,“核按钮”就是类似于门铃一样的红色按钮,总统只要轻轻一按,核导弹就会发射出去,其实远非如此。“核按钮”只是一种能发出核攻击命令的特殊通信设备。那么,“核按钮”构造到底是什么样呢?它又是如何发出控制指令的?请看——  相似文献   

5.
隐身技术在舰艇上的应用,早在二战末期就开始了。当时的纳粹德国研制出了一种名叫“扫烟突者”的新式武器,是最早在舰艇上采用不反射电磁波涂料,使敌方雷达接收不到电磁波反射无法侦察的“隐形”舰艇。但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涂料仅能对某一波长的雷达有效,这种“隐形”效果也大  相似文献   

6.
一种炸弹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能摧毁敌舰上的雷达、通信设备、武器指挥系统和导弹制导系统.这种炸弹叫“摧势弹”。是用于海上作战的一种新式武器。一种炸弹利用化学反应起爆,  相似文献   

7.
会飞的地雷     
美军有一种地雷会飞,专门对付坦克。他们根据坦克发动机会发出强大的红外线的原理,制作了红外线引信,安装在地雷内。这种地雷设置好后,处于“守候”状态,能在一定的区域“监视”目标的行动。一旦坦克进入它的警戒地域,红外线引  相似文献   

8.
“弘扬集团宗旨理念.牢记直升机人神圣使命.发扬精神.勇挑重担.攻坚破难,超常拼搏,挑战极限.在决战决胜的主战场争当先锋.在创先争优的第一线为党旗增辉.坚决按期完成重点型号任务!”这是来自直升机所某重点型号研制一线共产党员集体发出的铮铮誓言。  相似文献   

9.
无源雷达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一般情况下提到的雷达,指的是有源雷达。这是一种自身定向辐射出电磁脉冲照射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跟踪的传统雷达。有源雷达发射的电磁信号会被敌方发现、定位,暴露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于是人们开始研究自身不辐射电磁波的新体制雷达。这种借助非协同外部辐射源进行探测和定位的被动式雷达,就是无源雷达。  相似文献   

10.
电磁频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是按电磁波波长(或频率)连续排列的电磁波族,它是一种无形而有限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干军事、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在军事上,电磁频谱既是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又是侦察敌情的重要手段,因此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制高点”之一。现代战争是在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进行的军事斗争,夺取电磁频谱控制  相似文献   

11.
4月初我国某湖上试验场。“发射!”随着命令发出.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研制的某型水下装备如蛟龙般直入水中.经科技人员跟踪分析.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古人用来描述将士奔赴战场的场景.如今却在安徽省阜阳市许多普通青年民兵之中上演。前不久,阜阳军分区组织民兵专业分队拉动点验.预先号令发出后.尽管有的骨干队员远在新疆、广东等地。但27小时之内人装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3.
提起战争烟云,中国人自然会立即联想起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唐诗爱好者还会朗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名句,或者发出“钥野烟尘起,天军又养戈”的低吟。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举烽火、燃狼烟的光通信报警,在人类战争舞台上最先拉起战争帷幔。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已经不止一次发出警告,在近地轨道日渐拥挤的情况下.难免会发生航天器相互碰撞.产生大量危险的太空垃圾的事件。这一担心今天已经变为现实——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零时55分),美国铱卫星公司正在使用的“铱-33”商业通信卫星和已报废多年的俄罗斯“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西伯利亚北部上空相撞。  相似文献   

15.
初春时节,东南某地雷达飞转、导弹昂首、战鹰轰鸣、天地间无数条电磁波纵横奔涌…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红蓝”体系对抗正激烈上演。担负空中指挥任务的预警机飞越云端,俯瞰整个战场。战斗开始不久,“红军”进攻的战斗机群就被预警机跟踪锁定。在“空中指挥所”的指挥引导下,“蓝军”战斗机编队立即升空拦截,地空导弹和雷达部队快速机动设伏,最终将“红军”战机一一击落。演习中,  相似文献   

16.
在驰名中外的情歌故里四川康定县,一说起人武部部长泽翁仁真,人们就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就是他带领干部、职工通过6年的艰苦奋斗,将一个多年来与先进无缘的人武部建设成了高原藏区一流的人武部。他先后被省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武部主官”、“五好人武部主官”,三  相似文献   

17.
现代战争中的软武器在电子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大多是无线电电子装备,叫做软武器。软武器是一种非杀伤性武器,根据其用途可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侦察型可以用它来测定敌人雷达、通信等无线电装备所处的位置、设备的类型和这种装备的技术参数,同时,可以从它发出的电磁波...  相似文献   

18.
如果美国能够控制亚丁湾和马六甲海峡,那么它将会在印度洋上的这场“宏大的博弈”中取得不可撼动的地位。美方想以控制上述所有战略要地向中方发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如果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已大幅下降,那将是大错特错。  相似文献   

19.
暮春时节.黄海某海域.空中战机呼啸.水下潜艇游弋.一艘雄伟的新型战舰上雷达疾驰,导弹开鞘.鱼雷解锁、副炮旋动.作战指挥室内,一名中等身材的上校军官凝视显控台.不时发出作战指令。随着两声简洁的口令:“对空战”、“导弹发射”.新型舰空导弹腾空而起.直扑数百千米外的目标……这名指挥官就是该舰舰长邹建东.一个把使命举过头顶.把打赢作为无悔追求、把战舰永系心田的硕士舰长。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底,辽东海岸一个偏僻的山岙里,随着指挥员“5、4、3、2、1、发射!”一连串指令的发出,导弹烈焰喷发撕破海空.扑向数百千米外的“敌舰”。这是海军北海舰队某岸导团新型导弹首次跨海机动实弹射击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