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确保国防安全,是党执政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我们应当从更深刻的意义上理解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利益,把握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方针的时代内涵;努力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观念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霍锐 《国防》2005,(6):27-28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两大战略重点,二者只有相互促进、协调一致,才能驱动国家的顺利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一、以经济的发展为国防建设提供充足的人、财、物和技术保障军队是人和武器的统一体,而人和武器的数量与质量及军队的编成、装备、战略和战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经济条件的保障。经济条件对国防建设、军队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防现代化问题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国防建设才可能有充足的物质保证。其一,经济建设能够为国防建…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这对于加强我国国防建设,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吉炳轩 《国防》2009,(11):8-9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应遵循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5.
高秀用 《国防》2006,(4):21-22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综合性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防建设受到国家政治制度、国家发展战略、国防战略、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和国际战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国防建设既有许多和社会其他领域建设的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国防建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阶级性、政治性、经济性、对抗性、高效性、威慑性、时代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后备力量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更高起点上谋求发展与进步,当前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关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时代特征,其深刻内涵集中体现在:必须从确保国家安全和主权领土完整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严重失衡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处理国防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战略失误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军事优势使国防建设陷入军备竞赛陷阱,扩张性进攻战略使其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军事化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以及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地区经济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9.
栗战书 《国防》2008,(7):18-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加速推进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落实这一要求,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军事形势及其影响,准确判断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正确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抓住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美权  陈龙 《国防》2008,(5):14-15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任民 《国防》2003,(1):13-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论述,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把握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坚持党管武装,是党和军队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前不久,胡锦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基于中央对国际和平发展主流的战略谋断,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我国对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资金投入的统筹关系更加明晰。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军工企业应主动适应环境和任务的变化而尽快实施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4.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重大战略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顺应全面深化改革大势,在新起点上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天津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对策为重点,探讨了特大型城市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梁冬春 《国防》2008,(12):18-20
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对加强我国国防和军  相似文献   

16.
徐奎  王立鹏 《国防》2000,(12):12-14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重大决策,对振兴西部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休戚相关,积极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是我军的光荣职责和义务,同时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考虑国防需求,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也是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一、西部大开发是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次难  相似文献   

17.
张志强 《国防》2006,(10):31-33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立足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实质性准备要求,切实做到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两个任务、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不断夯实四个支点、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战略观,也是统领、指导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胡锦涛主席强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我理解,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而国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于占唐 《国防》2008,(7):43-44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总目标.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握机遇,坚持改革,积极探索,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认清两者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