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空轮胎用橡胶弹性体在服役过程中遭受严苛的动态循环工况。为了研究弹性体在此工况下的力学响应特征和损伤机理,提出基于应力波作用的Mullins效应动态加载实验方法。根据应力波传导与作用特征,采用Hopkinson压杆加载思路,设计和配置了各单元尺寸参数,进而搭建可用于橡胶弹性体材料动态循环加载的实验系统,并开展了航空轮胎用丁苯橡胶的动态循环加载试验。基于试验信号分析发现:加载系统实现了弹性体材料Mullins效应动态应变递增的试验加载。最后开展加载测试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系统各单元可实现Mullins效应的动态加、卸载参数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摘 要:针对当前嵌入式实时系统VxWorks图形界面开发支持较弱的缺点,结合海军多功能标准台项目,分析了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下国内外主流图形开发系统的设计原理,采用了基于控件技术的层次化设计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实现了一种在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界面图形开发系统JARI_EGK。通过多个项目中的应用验证,JARI_EGK在功能和性能方面能够满足基于VxWorks实时系统的窗口图形界面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3.
详述了一款基于SIP的军事车载VOIP语音终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该软件采用移植开源IP电话Linphone中SIP协议栈模块到VxWorks下,同时扩展军事专用语音网关协议的方式完成的。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分为语音编解码及传输模块、呼叫控制模块、用户交互与用户代理模块和军事语音网关模块。软件最终运行在VxWork操作系统平台下,经过测试表明,设备各项功能运行良好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运用独立加载技术实现对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代码的独立加载和升级。设备驱动程序独立加载技术打破了多个嵌入式软件模块合编成单个目标文件的传统模式,将各个软件模块进行独立和分离,通过硬件自动扫描引擎自动检测硬件设备,程序加载器构建设备链表和驱动程序链表,并根据配置信息分别加载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多个嵌入式设备驱动程序的独立加载。嵌入式设备驱动程序独立加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各系统组件和应用模块的独立开发以及软件模块动态扩展和独立升级提供了捷径,降低了嵌入式软件协作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特征提取方法和匹配算法;设计了基于ARM的嵌入式指纹处理核心模块,并将其应用于综合业务平台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中;具有自主版权的认证加载模式实现了对登录平台的用户身份验证,识别率达到了99.3%.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保平台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联网中车辆移动速度过快产生的任务卸载失败问题,设计了一个有效的任务卸载风险评估模型,并提出了联合资源分配的动态任务卸载方案。将时间、能耗和风险共同建模为系统效用,通过联合优化卸载决策、资源分配来最大化系统效用。优化问题被公式化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在给定卸载决策的情况下,利用凸优化技术解决计算资源分配问题,功率分配通过分式规划技术来优化。仿真分析了车辆移动性对系统效用的影响,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雷达数字化接收系统前端放大链与数字A/D模块级联后,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灵敏度和瞬时动态范围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了在工程上接收系统为获得最佳性能,前端放大链与数字A/D模块性能指标的折衷问题,推导了相应的设计公式并给出了实验验证.最后总结了在接收系统前端和A/D性能允许范围内,获得设计师希望得到的接收系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方法及设计参考曲线.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软件可靠性模型普遍不适用于实际软件的问题,分析了软件内部模块间控制转移机理,通过分离入口模块,提取一阶控制转移概率矩阵;弱化内部模块与出口模块间差异,重构二阶以上转移概率矩阵,在改进Cheung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符合软件实际的可靠性度量模型。针对变阶依赖( VLMC)控制转移导致的可靠性度量难问题,通过对导致复杂依赖的多入多出模块进行节点扩展,将VLMC控制流转化为Markov链,利用所建立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对VLMC控制流软件进行可靠性度量。研究利用演绎推理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了正确性形式化证明。最后给出了方法的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指挥信息系统在动态环境下能够提供持续可靠的组合服务,提出一种利用依赖矩阵对Web服务组合故障原因进行诊断的模型,对依赖矩阵的建立进行了详细说明。然后,基于构造的依赖矩阵,提出改进的贪心算法对失效情况进行探测,并设计了基于二分查找的故障定位算法。实验模拟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利用少量探测就能监测整个服务组合流程的运行情况,并定位找到错误源。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动态逆控制严重依赖被控对象精确数学模型且鲁棒性较差的缺点,将动态逆与变结构方法相结合采用双环结构设计了空空导弹鲁棒动态逆控制律.将导弹飞行状态划分成快慢2个回路,慢回路(外环)采用变结构控制,并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外环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快回路(内环)采用动态逆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用水力测功器实现螺旋桨高海情下动态负载模拟的难题,首先给出了问题的数学描述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做了适当简化,完成了开环辨识试验和神经网络建模;然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水力测功器模拟螺旋桨高海情负载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证明,文中所提方法确实有效,可用于水力测功器建模及动态加载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航天指挥过程中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指挥关系的动态变化和指挥信息的动态传递,设计并实现了动态航天指挥关系图系统;给出了指挥节点、指挥关系、指挥信息流所构成的动态航天指挥关系图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动态航天指挥关系图系统的结构;研究实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指挥节点、指挥关系的二维和三维绘制方法,指挥信息流的动态可视化方法等。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在航天指挥演练中辅助掌控、评估指挥进程,或接入航天指挥信息系统以支持把握作战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分析火控系统测试性改进设计后,增加的测试模块对系统可用性的影响,本文运用动态故障树方法对系统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判别,并运用随机Petri网建立了故障树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系统增加测试模块前后的故障率和可用度指标的动态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测试模块的介入使得系统可用性提高,所进行的测试性改进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确定隔振器低频动态力学特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利用材料试验机进行加载测试以获取其力学特性参数的试验方案。依据谐波振动理论,推导了待测参数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隔振器加载时力学特性参数测试新方法。以JYQN型气囊力学特性参数测试为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防空装备作战仿真中态势显示成员在防空武器作战仿真联邦中的通用性需求,本文进行了防空装备作战仿真态势显示成员通用性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语义映射的态势成员通用性实现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数据模型模块,配置模块,动态公布订购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通过配置模块生成的配置文件记录公布订购信息,动态公布订购模块负责对信息的动态公布订购,发送和接收模块负责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数据模型模块是介于态势显示成员中仿真模型和HLA/RTI数据接口之间的模块,主要负责在发送前和接收后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成功的解决了通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维修保障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尚缺乏一个参数化的描述模型,难以进行定量化的分析研究。利用功能依赖网络分析可以更好地表达出维修保障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维修保障系统提供参数化模型。介绍了功能依赖网络分析的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维修保障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为维修保障系统的构成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统结构的液压支架安全阀在应对煤层顶板冲击时确保液压支架立柱不易受到冲击破坏,设计一种直动与差动相结合的双级联动式液压支架安全阀.根据液压支架受顶板冲击载荷,构建双级安全阀启溢闭过程立柱回路的动态特性模型,进行冲击作用下的动态仿真,获得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持续时间下双级安全阀动态特性曲线.自制快速冲击加载实验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动态性能测试中的测控信号大动态信息加载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FD滤波器的加载方法。该方法采用整点延时对原静态信号实现整数倍采样间隔延时,然后采用VFD滤波器对整点延时信号实现高精度小数延时,从而得到精确延时信号,实现测控信号的大动态高精度模拟。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实现测控信号的大动态高精度模拟,且能适应于不同体制测控信号的动态模拟,为动态性能测试过程中的静态测控信号加载动态信息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郑丹 《现代防御技术》2015,(1):151-159,167
针对外大气层固体或液体动能拦截器,使用VC++6.0开发了仿真平台。仿真模型的参数可以通过文件形式保存和读取。仿真平台能够动态演示飞行弹道和飞行参数;能够对拦截结果进行脱靶量评估、初始条件评估、轨道修正能力评估和能量消耗评估;能够进行3种综合测试;能够对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寻优计算;能够封装为动能拦截器仿真模块与运载器仿真模块整合。介绍了平台的设计、实现、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国外典型潜艇作战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基于VxWorks的嵌入式应用系统访问Oracle数据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件的跨平台数据库访问方案,解决了分布式异构系统下多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CORBA的数据库访问中间件,并对中间件的实时性、并发性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该方案可以解决嵌入式应用系统对Oracle数据库的跨平台访问,并且性能指标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