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数学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出很多简单而原始的数学知识,从数字及其运算、数的进制、度量衡、历法、几何等方面都体现出独有的特点.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文化的教育意义,开发有利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程资源,编写民俗数学教育案例,是有待于进一步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泛系理论是侧重泛系(广义的系统、广义的关系或它们的种种复合)而融哲理、数理、技理于一体的多层网络型跨学科研究,其主体是泛系哲学、泛系数学与泛系工学(泛系控制论、泛系运筹学、泛系医学),而泛系数学则是泛系哲学与泛系理论和数学的交缘性研究,它为泛系理论建构数学模型与理论,也用泛系哲学研究数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人类学、统一论的问题,在这种框架下我们开展了百科理法的数理研究,得到上千个有哲理技理背景的模式与定  相似文献   

3.
新疆民俗数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独特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数学思想与思维方式的综合。新疆民俗数学较多地体现在用于造型和装饰的清真寺、民居、民族手工艺品等方面的几何纹饰上。对于民俗数学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对这些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载体”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分析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则关注民俗数学研究成果的教育学转化,在充分考虑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数学认知思维特征以及数学双语教学原则、方法等的基础上,通过实现民俗数学的“课程化”,以弥补当前新疆少数民地区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数学课程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进而推进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数学与哲学有机结合而成的数理哲学是最高形态的理论哲学。古代阴阳象数学说、近现代数理逻辑和新时代的数理辩证法代表了数理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数理逻辑支配下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文化和教育的日益分裂。建立在矛盾公理、因果反馈和非线性数学基础上的数理辩证法是唯一完备的逻辑体系。现代文化和教育应注重优化、深化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在高层次上实现新的统一;数理辩证法则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是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学生触摸、体悟数学本质,感受、体验数学内在文化气息的畅享地。本文重点从课程导言、核心概念、符号语言及命题、定理、法则教学等方面来探讨数学文化在《初等数论》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 1988年7月,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al Instruction,简称ICMI)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了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简称ICME),这是每四年一次的关于数学教育的最高规格、最具权威的世界性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数学·教育·社会·文化”,数学文化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成了国际数学界尤其是数学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数学文化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充分挖掘和展示维吾尔族文化中的数学知识,重视课程资源开发,提倡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深化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数学教育对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数学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有关民族数学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实践探索也是必须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数学名题对于数学教育和HPM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法国数学教育家、数学史家史威兹提出,在数学问题配置与求解中可选择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一些数学名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HPM视角下的问题解决教学这一新课题。HPM视角下的问题解决教学侧重于对历史上所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数学思考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洞察力,启发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并可在社会历史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双重醺陶下,获得数学认知活动的文化意义,在数学教育中实践多元文化关怀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贵州台江县的苗族同胞,素以能歌善舞著称。这里流传着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这些舞蹈,用朴实大方的动作和新颖明快的节奏与旋律,抒发了苗族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勤劳、智慧,以及劳作与生活的动人情景。其中,尤以木鼓舞、芦笙舞、皮鼓舞最为动人。  相似文献   

10.
新疆民俗数学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宗教内涵的数学文化以及独特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对于民俗数学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对这些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载体”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实现保护和传承之目的;另一方面则关注民俗数学研究成果的教育学转化,在充分考虑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数学认知思维特征以及数学双语教学原则、方法等的基础上,通过实现民俗数学的“课程化”,以弥补当前新疆少数民地区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数学课程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进而推进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文章以新疆清真寺砖饰中的几何纹饰为例,就上述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苗族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众多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婚俗习惯,起源不尽相同。苗族的婚俗是源于一段不寻常的来历的。 一、圆月娶亲 相传清朝末年,那时土匪常趁夜黑风高之际抢劫百姓人家。为减少土匪遭害和节省灯油,他们多在月亮最圆最亮的一天晚上,为儿女举行婚礼。苗族老人说,农历十三到十六那几天晚上,土匪不大出动。即  相似文献   

12.
素有“苗疆腹地”之称的贵州台江县,每逢传统节日,凡来参加盛会的客人,看到一群群披金戴银的苗族姑娘,无不为她们那一身身缝制精美的服饰所折服。 苗族服饰的来源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苗族姑娘的服装,除了部分进初、高中或高等院校读书的女学生穿着当代流行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的魅力     
通过对数学发展史的介绍以及数学与经济学、历史、文学等的关系方面 ,论述了数学的学科地位和数学现状的矛盾 ,及数学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向学员展示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中,由于现行教材及教学资源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儿童实际相关度不高,再加之双语教学的影响,导致民族儿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业水平低下.研究表明,开发基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儿童实际的情景教学素材是激发民族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学业成绩以及发展数学能力的一条现实且可行的路径.情景教学素材的开发要综合考虑课程标准、国家统编教材以及可供利用的开发载体,注重利用民族儿童熟悉的课程资源,强化数学语言学习的心理认知.此外,还应结合课改理念以及情景教学素材的特征,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08,(4):43
刻道又称为刻木,或称为苗族开亲歌,是施秉苗族酒歌的一种,因它的主要内容刻于圆形竹木之上,苗民们持棒而歌,故有此称谓。它流传于黔东南施秉县的杨柳塘镇一带。  相似文献   

16.
新疆民俗数学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独特价值和丰富内涵的数学文化以及独特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对于新疆民俗数学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对这些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载体”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达到保护和传承之目的;另一方面则关注民俗数学研究成果的教育学转化,以弥补当前新疆少数民地区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数学课程对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通过实现民俗数学的“课程化”,来推进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数学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方格图作为直观形态的数学学习工具,将学科的理趣和学习的情趣相结合,具有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作用。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依据,将方格图的表现形式、数学本质以及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数学价值进行系统地剖析和总结;同时将方格图在人教版教材中的编排情况进行梳理及归纳,从绘制图形、统一度量、数的认识与运算、总结和推理四个方面诠释方格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从形式到内容无处不在向人们显示其本身的科学之美,正象古希腊数学家普鲁克鲁斯(Proelus,前485—前410)说的那样:“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如何认识数学美及其在数学发现与发展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点探讨,求教于后.1数学美  相似文献   

19.
根据授课对象的数理基础所出现的新变化,阐述了以近代数学集合论为工具改进相量分析传统讲法的教学法要点,并对实践结果做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20.
舰船液力偶合器数学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某研究项目中所使用的液力偶合器数学建模新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从舰船动力装置动态建模与仿真的实际需求,分析了液力偶合器数学建模的困难之处:寻找一种通用的数学形式,以实现:①额定工况滑差及其附近实验数据的内插与外延;②过渡工况(如液力偶合器结合时其滑差从100%变到额定工况滑差附近的过程中)液力偶合器数学模型的设计.叙述了液力偶合器的人工神经网络数学建模的要点,分析了液力偶合器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在舰船动力装置计算机仿真中的结果.最后,总结了液力偶合器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今后需进一步完善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