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自我分化量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某市4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初中生自我分化现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初中生自我分化均分呈现中等水平;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自我分化水平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53名高中生进行了测量,以探讨高中生成就动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其结果为:1.高中生成就动机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均不显著(P>0.05);2.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也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积极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研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对46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积极心理资本总均分和心理健康总均分存在显著相关(r=-0.301,p<0.01),积极心理资本总均分与心理健康的10个维度之间相关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心理健康总均分与积极心理资本4个维度之间相关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系和谐、自我建构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自我建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关系和谐量表对79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中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普遍高于全国常模,且在家庭所在地(t=3.67,P<0.001)和年级上(t=15.63,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2)自我建构与心理幸福感、关系和谐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 0.44,p<0.01);(3)采用Amos17.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发现各项拟合指标良好:x 2/df=3.635,NFI=0.996,NNFI=0.982,CFI=0.997,RMSEA=0.061,关系和谐的中介效应显著(P<0.001),关系和谐在中学生自我建构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9%.[结论]自我建构既可以直接影响中学生心理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关系和谐间接影响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运用《专业适应性量表》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600名高师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是:(1)高师生专业适应性略高于平均水平,但并未达到理想状况。(2)专业承诺与专业自我效能感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适应性及其各个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承诺与专业自我效能感因子及专业适应性总体水平在科类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的专业适应性及其专业承诺、专业学习动力、专业自我效能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水平;担任过班干部的高师生的专业承诺、专业学习行为、专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班干部的高师生。(3)高师生专业适应性及其各个因子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各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高师生的专业适应性能解释学习自我效能感54.2%的方差变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家庭氛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问卷(PSCI-M)和一般情况问卷,对随机抽取的6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中学生的躯体化、强迫与抑郁症状男生低于女生,双方存在显著差(p<0.05);但SCL-90总分及其他因子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②家庭氛围融洽的中学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低于家庭氛围一般的中学生,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家庭氛围差异(p<0.01,p<0.001);③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④家庭关系融洽的中学生所感知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与纪律优于家庭氛围一般的中学生,双方差异非常显著(p<0.05,p<0.01);⑤中学生SCL-90总分与学校气氛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发展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学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p<0.01);⑥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和家庭氛围具有显著相关(p<0.001).[结论]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家庭氛围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家庭氛围在中学生感知的学校气氛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疆地区寄宿学校高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现状,并探讨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00名南疆寄宿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在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高二、高三年级在目标专注、心理韧性总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上显著高于高一年级;不同成绩水平学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心理韧性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总分及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两个因素可以联合预测12.9%的心理韧性变异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石河子市内初班初一、初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从内容上看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三个方面受到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情绪安全感理论,探讨初中生情绪不安全感与攻击行为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疆某市区27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初三年级间接攻击水平显著高于初一年级(F=4.41,p<0.05);②初一、初二年级情绪不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初三年级(F=8.31,p<0.001);③初中生情绪不安全感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2,p<0.01)。调查结果表明,降低初中生的情绪不安全感水平,有助于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地区汉族、维族、哈萨克族高中生成就动机的现状。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对791名三个民族的高中生进行了测量。结果:通过对三个民族高中生成就动机的比较研究,发现少数民族高中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民族、父亲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所在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像与认知偏差、期望偏差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像烦恼问卷》和《体像量表》对石河子大学300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体像烦恼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差异显著(P<0.01);33%的大学生体重指数异常,其中偏瘦人群79.07%为女性;大学生的期望偏差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5.37,P<0.01).[结论]大学生体像烦恼现象较为普遍,对自己的形体存在认知偏差和期望偏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探讨高中生的目标定向、自我效能、考试焦虑的关系及对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语文还是数学,任务定向、自我提高定向、自我效能都与成绩正相关,而自我阻碍定向、考试焦虑与成绩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效能对语文、数学成绩有直接显著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说明目标定向、考试焦虑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影响成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初班学生自尊、领悟支持和友谊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自尊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了440名在校中学生.[结果]内初班学生友谊质量评分在性别(t=-1.99,P<0.05)与年级(F=8.10,P<0.01)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内初班学生自尊与友谊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r=0.33,P<0.01;r=0.37, <0.01),领悟社会支持与友谊质量(r=0.48,P<0.01)显著正相关;自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12.73%.[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对内初班学生友谊质量的影响部分通过自尊中介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一个县级高中高一至高三的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进行调查。调查反映出高中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在程度、性别、年级等方面的特点。在对问卷结果的数据处理上,首先通过描述统计对被研究者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说明,然后进一步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中高中生的学习倦怠得分在文理科别,安全感受,心情不好时的处理方式,父母或监护人对学生的态度,总体健康状况几个因素上的差异性做了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就如何尽量避免高中生学习倦怠情况,如何降低高中生学习倦怠水平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空军某雷达部队根据受训学兵心理测试预警结果,筛选出心理亚健康人员,对他们进行团体辅导。综合团体辅导通过适应能力、人格完善、缓压放松、情绪管理、自我关系、人际关系、婚恋关系、自我成长等主题进行综合心理干预,用这些措施提高学兵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表明团体辅导促进了部队日常管理,提高了学兵心理健康水平,对专业训练效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测试,采用中国消防员心理健康量表对全国16个省市的627名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以兵源、是否独生子女、职业经历、所在单位等为变量,对消防员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一线消防员心理健康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带有鲜明的职业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近五年26473名C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校2011-2015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生源地、专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差异:大学新生中男生的心理素质显著高于女生;生源地差异:来自农村地区的新生自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城市新生,整体来看,城市新生心理素质更好;专业差异:该校文史类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低于理工类新生.本研究依照以上结论为依据提出了建好一个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等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调查任职院校国防生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任职培训期间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以及自编问卷方法,对535名任职院校国防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任职院校国防生自尊水平与专业、是否学员骨干等因素有关;自我效能水平与居住地等因素有关;任职院校国防生人格特征与军校生和军人群体相对接近,但与大学生群体有所不同。可见,对任职院校国防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该重点从提高国防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入手,更好地维护和提高国防生在任职培训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随迁子女歧视知觉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机制,并分析心理资本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选用歧视知觉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以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567名随迁子女进行调查。结果:(1)生命意义感与歧视知觉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01),与心理资本及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0.49,0.53;p<0.001);歧视知觉与心理资本和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r=-0.20,-0.55;p<0.001);(2)心理资本和心理韧性分别在歧视知觉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发挥中介作用(p<0.001);(3)心理资本和心理韧性在歧视知觉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p<0.001)。结论:歧视知觉可以通过心理资本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或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随迁子女的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感恩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56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感恩、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γ =0.355、0.283、0.287,P<0.001);感恩对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有直接影响(γ=0.383,SE=0.067,P<0.001;γy=0.244,SE=0.081,P<0.001);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有直接影响(γ=0.250,SE=0.063,P<0.001);社会支持在感恩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095,占总效应的27.53%).[结论]社会支持部分中介感恩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感恩和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