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物伞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降落伞一物体系统的空间运动。假定降落伞和物体都有6个自由度,两者通过吊带连接起来。推导了物伞系统运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运动方程中没有考虑伞绳和吊带的弹性。用所得数学模型分析了减速伞回收系统的动力特性,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涡环旋转伞流固耦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一种典型的涡环旋转伞为研究对象,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流固耦合方法模拟其在无限质量条件下的充气展开过程。计算得到了涡环旋转伞的充气展开和转速、开伞动载等时程变化曲线以及稳态阶段伞周围流场变化规律、伞衣织物的结构强度等流固耦合特性。结果表明:涡环旋转伞在来流12m/s时稳定转速约为3.1r/s,伞衣幅充满外形饱满,与伞塔试验结果吻合;稳态阶段涡环旋转伞上方产生大量涡核,涡核中心的连线类似于空间螺旋线;涡环旋转伞的阻力系数大于一般结构轴对称降落伞;伞衣幅与伞绳连接区域以及边缘区域应力明显高于伞衣幅平均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航天任务的蓬勃发展,航天器回收载荷质量大幅提高,以单具降落伞为功能核心的传统减速系统已不能满足大质量回收载荷日益提高的迫切要求,发展群伞减速着陆系统是实现大载重航天器高效减速和无损着陆要求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群伞系统的气动特性开展仿真研究,结合环帆伞构型优化设计,分析了多种构型下群伞系统的气动特性。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流场分析和数据对比发现,开窗/开缝设计既能够确保群伞系统具有良好的阻力特性,又能够维持群伞系统的工作稳定性,避免单伞之间由于受力而发生碰撞现象。采用数值仿真手段不仅可以提高降落伞研制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也为设计人员掌握群伞系统的工作原理、促进降落伞设计理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大型降落伞回收系统主伞拉直过程中出现的抽打现象进行了分析,根据其拉直过程的特点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建立了各阶段的实体模型和约束模型,通过模型的组合建立了各阶段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将各阶段模型连接进一步组成该型号大型降落伞拉直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该型号大型降落伞出现抽打现象时的伞衣位形、顶部伞衣速度、伞绳和伞衣的偏离距离以及张力的变化,总结了抽打现象形成时的一些特征数据,分析结果可为大型降落伞设计、改进、使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大型伞开伞过程冲击载荷的影响因素灵敏度进行研究.采用充气时间法对降落伞的充气过程进行建模,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数值试验来分析初始条件、回收物参数、减速伞参数、主伞参数和环境条件等21个影响因素对主伞和减速伞的2次开伞力峰值、主伞开伞时刻动压等5个指标的影响及灵敏度.通过对比4组不同初始条件的数值试验结果,提出了影响减速伞和主伞开伞冲击载荷的主要因素,并具体分析了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降兵部队安全着陆问题,首先建立空降排队模型,明确空降作战受到火力打击时为混合制排队论问题,对具体空降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得到了比较科学的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然后根据结果分析了各种参数对空降作战的影响,提出了空降作战提高安全着陆人数的对策,对空降作战人数的安排及火力的支援提供了较强的参考价值,为开展空降作战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7.
重型装备回收系统气囊缓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气囊缓冲过程分解为绝热压缩和排气释能2个过程,从热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出发,建立考虑降落伞阻力影响的缓冲气囊的解析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立式气囊的缓冲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落伞阻力对缓冲性能有微小影响,在计算中可以忽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质量与气囊初始体积比的最优值,探讨了排气口固定型与可控型气囊的缓冲特性及其应用优劣。  相似文献   
8.
对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无人机总体要求对回收系统进行详细设计,综合考虑系统开伞动载、稳降速度及回收减震等要求,系统采用减速伞引导、主伞收口及减震气囊缓冲的回收方式,通过仿真分析及实际飞行试验验证,系统设计合理可行,满足无人机回收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降落伞回收系统的六自由度动力学及运动模型,针对大型降落伞可观测数据少的特点,设计遗传算法辨识其气动力参数,利用仿真验证了辨识方法的可行性和辨识模型的正确性。结合空投试验录像分析数据,辨识了某型号飞船所采用大型环帆伞的气动力参数,并利用辨识结果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其结论可作为回收系统设计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减速伞拉直过程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速伞拉直时间是描述低空低阻伞弹道特重要要参量.掌握拉直时间的变化规律对编制高精度的投弹表,提高投弹精度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建立减速伞拉直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编程模拟计算,分析了拉直时间随投弹高度和飞机航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