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考虑到舰船环境限制和高能脉冲负载对储能的需求,有必要对储能装置进行合理的选型和优化配置,来提升综合电力系统性能。为此,基于带权极小模理想点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储能装置性能评价函数,并以其为优化目标,进行储能装置优化配置。所提出的评价函数充分考虑系统需求和脉冲负载特性,以储能装置体积、质量和经济性作为评价函数主要组成部分,同时考虑功率、能量、电压、荷电状态等约束,建立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以高性能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为例,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所给权重系数下锂电池性能更优,更适用于综合电力系统,并给出了优化配置后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62.
针对远海精密定位的广泛需求和传统精密定位服务费用昂贵的问题,提出利用北斗短报文设备传输导航观测数据,结合实时服务数据产品,以实现海洋的低成本厘米级精密相对定位。为了克服短报文传输频率低的缺点,采用融合空间相对定位和精密单点定位两种技术来加密分钟间隔以外的坐标,避免了传统时间基线法加密坐标存在的误差累积现象。分别基于静态和动态海洋观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都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且对时间间隔不敏感。  相似文献   
63.
64.
探讨了利用EON Studio 6.0设计某装甲装备的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方法。重点研究了系统实现三维建模和交互控制技术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对系统进行优化的方法,为其他装备虚拟操作训练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5.
传统的遗传算法中,交叉和变异样本的选择直接影响算法的收敛.通常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调整交叉和变异样本的选择概率来提高遗传算法运行的有效性和防止早熟现象的发生.将传统的单纯形搜索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并在算法中增加了加速循环操作,提高遗传算法在求解优化问题特别是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以便优化拦截弹道.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迎面拦截弹道问题.  相似文献   
66.
参考高斯变异算子和柯西变异算子,提出了基于学生概率分布变异的进化规划算法。学生概率分布能够衔接高斯分布和柯西分布,其性能通过改变参数n来获得。通过仿真得到了学生概率分布变异的规律。仿真表明,基于学生概率分布变异的进化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7.
提出一种构造分布式信息融合系统的拓扑结构的新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然后,在对目前使用的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层de Bruijn网的分布式信息融合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及其构造方法;最后讨论了上述网络结构的路由问题.  相似文献   
68.
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新的PISO算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内非定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算法采用一步隐式预测、两步显式校正完成每一时间层计算,而不是通常的多次迭代计算,因而大大缩短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69.
主要是结合常规设计方法和IE3D仿真软件的强大建模与参数调节功能进行的设计与研究,成功实现了一种满足要求的双频段十字形缝隙耦合叠层矩形微带天线;此外,采用平行馈源技术的馈电网络在IE3D LineGauge模块的辅助设计下得以实现,该馈源网络很好地满足了天线所需的圆极化特性.最后,利用IE3D对最终确定的天线及其馈源网...  相似文献   
70.
简单回顾了防毒浸渍炭的研究历史,指出了ASC型浸渍炭中六价铬(Cr^6+)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较详细叙述了无铬型浸渍炭的研究和发展过程,根据使用和评价结果评述了无铬型浸渍炭在国内外化学防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