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71.
电液舵机的核心动力单元是由电机-泵构成的液压泵机组,可靠性和安静性是其关键性能指标。液压泵机组不对中会造成轴承磨损,降低液压泵机组可靠性,产生故障特征振动线谱,降低舰船安静性。梅花形弹性联轴器具有结构简单、补偿能力强、减振缓冲性能好等优点,已应用于舰船电液舵机动力单元。建立梅花形弹性联轴器偏角不对中的力学模型,理论分析了液压泵机组的振动特性,通过实测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使用梅花形弹性联轴器的液压泵机组不对中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基础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72.
随着管道机器人应用领域与任务需求的不断增大,机器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输出功能相互耦合、定位精度不高以及复杂环境下可靠性低。针对石油水平井对于管道机器人的特殊应用需求,将公理化设计理论应用到机器人系统设计中,创新设计一种基于挠性支撑结构的全液压驱动管道机器人。概述公理化基本原理与设计过程,对全液压驱动管道机器人进行概念设计,完成设计耦合性分析。确定机器人机械系统与液压系统具体结构组成,并分析其工作机理。应用AMESim软件,对机器人运动原理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全液压驱动管道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往复运动,牵引力可以达到30 kN,运动速度可以达到0.12 m/s;机器人牵引能力与运动速度可以完成单独调节,从而实现解耦设计。  相似文献   
373.
针对双层气囊隔振装置高精度姿态平衡控制需求,提出多目标协同姿态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双层隔振装置动力学模型、充放气控制等效作用力模型,建立了控制响应特性分析模型。并基于多目标满意优化方法建立了多目标协同姿态控制方法,使得双层气囊隔振装置能够较好地适应上下层气囊隔振装置姿态耦合,实现姿态平衡控制,并可有效抑制结构弹性变形对姿态平衡控制的影响。在双层气囊隔振装置上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将用于某型船舶大型发电机组双层气囊隔振系统,实现双层气囊隔振装置柔性支撑状态下的姿态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374.
基于DSP的主动式波浪补偿起重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主动式波浪补偿起重机的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要求,研究了DSP控制核心及其外围接口,完成了前向通道设计ZRS-422串行通信人机接口设计、后向通道设计以及整个DSP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并采用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将该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主动式波浪补偿系统缩比样机,实验表明样机的主动补偿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75.
在机动目标跟踪过程中,传感器在利用量测数据计算目标状态的同时,需要完成对目标运动模式的估计,并根据估计结果对传感器滤波方程的参数或结构进行调整,以减小滤波方程与目标运动模式之间的差异,提高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针对已有多模型算法的不足,利用多个时刻的目标运动模式分布来解决混合估计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次优多模型(MTMM)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了MTMM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6.
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7.
含轴间距误差的消隙齿轮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轴间距误差对消隙齿轮精度和性能有重要影响,但其机理和规律并不清楚。基于接触碰撞力约束关系建立齿轮接触动力学模型,进一步利用ADAMS/Flex建立单级消隙齿轮传动系统的刚柔耦合模型,通过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研究消隙齿轮传动在不同轴间距制造误差条件下的振动及频率特性。研究发现:随着轴间距的减小,扭簧的平均力矩增大,齿轮齿面间的啮合力矩以及摩擦力矩也将增大,从而阻碍扭矩的正常传递,并导致固定齿轮转速幅值降低;随着轴间距的增大,固定齿轮主谐振频率整体上降低,而且在轴间距稍大于标准中心距时降低很快。这一发现可指导消隙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装配。  相似文献   
378.
为使得多枚导弹在存在通信时延的情况下有效完成对机动目标的同时攻击,提出了一种抗通信时延的固定时间收敛分布式协同制导律。该制导律基于固定时间控制技术框架,实现了稳定时间边界不依赖于多导弹系统初始状态,提升了多导弹系统控制效率;采用一种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和虚拟领弹共同主导的方法,可实现制导律具有对抗通信时延的鲁棒性;利用了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固定时间内的一致性。仿真结果表明,存在通信时延的情况下,基于所设计的分布式协同制导律,多枚导弹能够有效地完成对目标的同时攻击。  相似文献   
379.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PHEVs), upon market penetration, will create additional recharging loads to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different recharging scenarios and uses game theoretic models to study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recharging loads on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es (wholesale electricity prices). Computational results from a Pennsylvania‐New Jersey‐Maryland Interconnection case study show that, under the existing recharging infrastructures, even a small magnitude of load increase caused by PHEV recharging could have a significant undesirable impact on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es. The impact could be mitigated to a varying extent by the availability of possible future recharging infrastructures, including realtime pricing recharging meters, battery stations, or vehicle‐to‐grid technology.©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0  相似文献   
380.
In this article, an optimal replacement policy for a cold standby repairable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dissimilar components with repair priority is studied. Assume that both Components 1 and 2, after repair, are not as good as new, and the main component (Component 1) has repair priority. Both the sequence of working times and that of the components'repair times are generated by geometric processes. We consider a bivariate replacement policy (T,N) in which the system is replaced when either cumulative working time of Component 1 reaches T, or the number of failures of Component 1 reaches N, whichever occurs first. The problem i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eplacement policy (T,N)* such that the long run average loss per unit time (or simply the average loss rate) of the system is minimized. An explicit expression of this rate is derived, and then optimal policy (T,N)* can be numerically determined through a two‐dimensional‐search procedure.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model's applicability and procedure, and to illustrate some properties of the optimal solution. We also show that if replacements are made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failures N, or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cumulative working time T, the former class of policies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latter, albeit only under some mild condition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