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野外复杂背景下轻武器射击目标图像的分析判别,首先采用一种彩色空间聚类分析和阈值分割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即基于S、I通道的目标图像两步分割算法,将目标区域从背景图像中分离出来.然后基于机器学习理论中的Boosting算法,利用区域的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等组成一个强分类器,将目标区域从其他区域分离出来,同时判断出目标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理论在桥梁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在桥梁技术等级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在研究现有桥梁状态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把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斜拉桥的等级状态评估,建立了基于三层神经元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结构损伤度函数及等级隶属度模型,通过样本学习训练,获取评估专家的知识及直觉思维,最终确定桥梁所对应的技术状态等级.以检测的480组索力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另外4组作为验证样本进行了索力状态评估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网络预测值与期望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不设横向加劲板箱形柱钢框架中节点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设横向加劲板箱形柱钢框架中节点的实际受力状态和破坏特征,建立了该节点的ANSYS有限元模型,对钢框架梁、柱翼缘板的受力、变形等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该节点的破坏现象,分析了钢梁翼缘与箱形柱翼缘板域的应力分布。最后,将3个试件的试验分析和有限元分析进行了比较,以期对此类节点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影响情报处理系统效能主要因素指标的灰色特性,提出用灰关联分析法作为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并建立了基于该方法的效能评估模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简单有效,不仅能评估系统的效能,还能对多个系统的效能优劣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5.
外测实时数据处理并行计算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实时中存在外测方案切换时数据抖动较大,影响显示输出效果的情况,提出了并行计算的实时数据处理模式。该模式下不同方案采用不同的跟踪滤波器,方案之间并行计算,择优输出。仿真和分析表明并行计算模式能够降低各个测量方案之间的精度差异,改善显示输出效果。同时,并行计算模式原理明确,格式简单,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消防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其中消防供电系统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以消防电气设计应遵循的规范为依据,从消防设备供电设计、消防设备控制、消防系统的接地及过电压保护几个方面论述了确保高层建筑消防供电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军用电源充电机是一个多参数、时变的非线性系统,传统的PID控制算法难以在线调节达到优化充电曲线的目的。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和免疫机理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模糊免疫反馈机理对PID控制的比例系数进行实时调整,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对PID控制的微分、积分时间常数进行在线整定。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响应时间短、超调量小,鲁棒性强等特点,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适应能力,达到了优化充电曲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子战飞机远距支援干扰新体制雷达阵位配置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是对电子战飞机干扰效能量化分析,从俯仰和方位两个方面对干扰覆盖范围进行建模仿真。基于干扰统一方程,建立干扰阵位配置优化模型,包括阵位配置区域和阵位配置高度模型,并给出了干扰阵位配置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电子战飞机阵位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未来空战中可能出现的非对称空战问题进行研究,在设定的非对称空战背景下构建新型Lanchester方程对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单一机种和多兵种非对称空战模型,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非对称空战指挥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未来空战中航空集群协同无源时差定位编队构型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三机协同无源时差定位最优编队构型的方法。分析了确定集群编队构型的基本原理;归纳了4个三机编队构型决定因素:主辅机相对位置、基线夹角、基线距离以及主辅机高度差;将定位区域范围和定位距离作为衡量集群无源定位编队构型优劣的指标,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火控引导阶段,当采用主机在后、辅机在前,基线夹角为150°,基线距离为60 km~80 km,主机与目标同高度且主辅机之间高度差为±(1-2)km的编队构型时,三机协同无源时差定位编队构型为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