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4月27日,自治区召开民族团结教育月电视电话会,动员部署开展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兵团党委对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非常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兵团党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第2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对  相似文献   
102.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二十五个民族团结教育月。1983年以来,兵团与自治区同步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和经常性的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日前,兵团党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兵团各级围绕“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主题,深入开展第二十五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为配合活动的开展,由兵团党委统战部、兵团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的少数民族职工群众致富能手演讲报告团,赴南疆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进行巡回演讲。我们相信,这些从基层涌现出来的少数民族职工勤劳致富的先进事迹,必将激发广大少数民族职工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本刊特刊出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供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3.
军队群众工作学科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门类新设学科.共收录条目158条,18万字.主编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科主编为王志平.  相似文献   
104.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全党全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次讲话,时间特殊,在"七一"前夕,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地点特殊,在中央党校;组织隆  相似文献   
105.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专门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并且隆重举行报告会,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作出全面部署。兵团党委对学习《江泽民文选》高度  相似文献   
106.
卷首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共十八大和新一届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明确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对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同时,要求全党全军深化与加强党史军史研究与学习。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并成为《军事历史》新的主办单位;以人民解放军史、中国历代军事史、外国军事史和百科研究的力量结构,为形成中外军事历史研究的整体优势提供了组织保障;院首长和首任部领导确立了在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简称《全书》)第二版编纂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以战争和国防为研究对象,以军事实践和已有理论成果为基础,融古今中外军事知识,扬中国军事理论风采,反映军事特点和规律的理论形态的系统结构,是由多门类多学科组成的有机整体,是组织编纂《全书》第二版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据。该编纂体系共设15个知识门类、100个学科单元,与第一版相比,在7个门类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门类,在57个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43个学科,首次成为由百个学科组成的“中国军事百科”。具体如下:(一)军事思想门类:共设7个学科。即:马恩列斯军…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前,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数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9.
保密、档案学科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军事工作门类设立的一个新学科.共选收条目182条,释文22万字.  相似文献   
110.
当今,国际安全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主要军事大国为了摆脱军费过高、军工技术闲置的困境,纷纷确立了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加速军转民进程,使军工技术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成效卓著。本世纪头20年,对处在世界大环境下的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如何进一步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并使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