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穷县抓经济固然重要,但国防建设不可忘”。这是全国的贫困地区宣汉县县委书记熊清明常讲的一句话。这位从未当过兵的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始终坚持脱贫与兴军两手抓,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重解决实际困难,自觉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关心支持国防事业,被人们称为军内“行家”,贴心书记。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通信抗干扰战法研究的角度,探讨提高通信抗干扰效能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3.
密集阵系统根据其体系结构一体化的特殊性,通过盘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机内测试系统,以保证系统的可操作性和正常工作。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机内测试的特点,功能概况和评价。  相似文献   
24.
今年2月8日,也就是阴历大年三十的上午,春节的气息已经非常浓厚了。人们正在准备轻松过年的时候,一份紧急任务单传到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广东大亚湾集团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大修过程中驱动机构耐压壳出现密封泄漏问题,请求紧急支援。  相似文献   
25.
丁家琪 《国防》2005,(2):75-78
二、毛泽东临终召唤,更促使叶剑英挺身而出,主动与华国锋、汪东兴沟通,统一对“四人帮”斗争的认识1976年9月8日夜晚,毛泽东病危。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全都赶到中南海毛泽东住地,与自己的领袖作最后的诀别。叶剑英迈着缓慢的脚步,走在队伍前面。当他走到毛泽东跟前时,毛的眼睛突然一亮,轻轻地抬了抬手。可是,人老易激动,叶剑英刚看了一眼领袖,眼里就涌出泪水,视线变模糊了。领袖的召唤,他竟没有察觉。走出病房,他取下眼镜,轻轻地擦拭泪水。这时,护士跑来,对他说:“首长,主席叫您去。”叶剑英立即返回,在病床前弯下腰,轻轻地呼唤:“主席,…  相似文献   
26.
丁家琪 《国防》2005,(4):79-82
四、计划周密,部署严密,行动果敢,未费一枪一弹,一举粉碎“四人帮”面对“四人帮”越来越猖獗的活动,叶剑英、华国锋、汪东兴也进一步抓紧了筹划和决策。1976年10月2日下午,叶剑英到达中南海南船坞汪东兴的住地,再次与汪商谈。两人共同分析了这几天的情况,一致感到形势逼人。原来设想的国庆节后十天动手,看来太晚了。兵贵神速,不能失掉时机,必须以快打慢,乘敌之不及。在商量如何具体解决“四人帮”问题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只能采取果断措施,隔离审查。两人都亲身经历过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隔离林彪的“四大金刚…  相似文献   
27.
柴油机自然寿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柴油机重要运动部件的磨损率和磨损量以及容许磨损量当作随机变量,建立计算这些部件寿命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可得到它们的寿命,从而确定柴油机的自然寿命.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计算精度高.该方法已用于论证舰船服役年限.  相似文献   
28.
我们以大幅版面编发这一典型“背后的故事”,因为比这位普通党员和民兵干部的生动事迹更具价值的,是故事所阐明的一个关于干群血肉关系的辩证道理,所展示的一个充满人格魅力和党性观念光辉的立体形象,所表达的党和人民希望多出现郑九万这样建设新农村领头人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29.
针对数字化电能计量设备现场安装分散、现场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构基于无线通讯的模拟量输入合并单元、数字化电能表现场检测原理以及基于复合辛普森算法的电能计量算法;构建了数字化计量回路现场测试系统,设计了车载移动检测平台整体结构.采用一套传统计量装置现场检测系统与该平台进行比对,检测结果满足0.05级准确度要求.该平台实现...  相似文献   
30.
任何战争的发生都是在经济利益的天平上失衡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以各种借口进行对外军事干涉达40余次,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人热衷于发动战争似乎已成为一种“客观”规律。为什么美国人如此爱打仗?本文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尝试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