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丁家琪 《国防》2005,(3):76-80
1976年9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次日,江青经过同张、王、姚以及迟群等密谋后,决定在处理毛泽东文件的问题上做文章。她打电话给华国锋,提议中央立即召开紧急常委会,讨论重大问题。华国锋问她是什么重大问题,她故弄玄虚地说,讨论的问题十分复杂,你来中央不久,许多问题不懂,也不可能懂!华国锋对于江青如此轻视他,有些恼火。粉碎“四人帮”斗争中的将帅们(三)@丁家琪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既不是专门从事理论工作的研究者,也非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却在去年元月湘、粤、赣三省联合召开的“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发布会”上,有一篇优秀论文,获得一等奖。他就是江西萍乡铝厂职工、退伍战士刘思华。1986年底,年方21岁的刘思华退伍分配到萍乡铝厂电解车间当电解工。8小时之外,宿舍的伙伴外出逛街去了,唯独他一人呆在屋里看书、构思写作。为研究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13.
丁家琪 《国防》2005,(1):82-83
最近,一些刊物上发表的有关粉碎“四人帮”斗争的文章,史实多有不实之处。这里发表此文,希望能对读者了解那段历史事实的真相起到一点帮助作用。本文作者参加《叶剑英传》编写组工作多年,曾经采访了(包括传记组集体采访)叶剑英、汪东兴、聂荣臻、王震、许世友、宋时轮等数十位粉碎“四人帮”斗争的决策者、参与者、见闻者。撰写此文过程中又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并参阅了华国锋、杨成武、耿飚、张耀祠、武建华等的回忆文章。本文首次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情况,文中的史实均有采访记录和档案资料作依据。我们拟分四次连载全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国共两党放下政见分歧和意识形态的羁绊,先后就两党合作抗战问题进行了5次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但在红军改编的一些焦点问题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在谈判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进退有据,措置裕如,顺利实现了红军的改编.红军改编的谈判,是军事谈判的一个成功范例,为新时期人民解放军加强自身建设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政治工作十分活跃,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八年中,我军仅旅以上单位撰写的政治工作文献,即达一千多篇,其中,政治工作的理论文献约三百余篇。这个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时期政治工作理论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发展。下面分四个阶段作一些回顾。第一阶段,从我军改编前后至1938年10月。我军经历了战略任务的转变,挺进到华北、华中敌  相似文献   
16.
光幕靶和天幕靶都是基于光电转换原理,具有测试精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目前在弹丸速度测试领域已逐步普及应用。光幕靶测量系统存在的误差对测试结果精度具有较大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提供频闪光源的光幕靶校准装置,利用频闪光源产生的测试信号对光幕靶测量系统进行检验与校准,可提高光幕靶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风景秀美的北京西山,矗立着驰名中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科研机构———军事科学院。它的创建与发展,与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名字紧密相连。从1958年到1972年,叶剑英主持军事科学院的工作长达14年之久,对军事科学院的建设和中国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天,在纪念军事科学院成立45周年之际,我们格外怀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怀念这位新中国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一、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建议:创建军事科学院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大规模国内革命战…  相似文献   
18.
年谱在史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人物年谱是知人论世的学问,是历史人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叶剑英年谱》坚持史料性、学术性、思想性、传记性相统一,较多地披露了准确、权威的史料,回答和解决了叶剑英研究同时也是党史军史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反映了谱主在各个历史时期思想的发展,展现了谱主的情怀、气度和风貌。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雷达数字化接收系统前端放大链与数字A/D模块级联后,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灵敏度和瞬时动态范围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了在工程上接收系统为获得最佳性能,前端放大链与数字A/D模块性能指标的折衷问题,推导了相应的设计公式并给出了实验验证.最后总结了在接收系统前端和A/D性能允许范围内,获得设计师希望得到的接收系统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方法及设计参考曲线.  相似文献   
20.
未来突发事件凸显了复杂动态环境下的跨域无人系统协同作战需求,不仅要拓展作战地理空间域,多个领域之间合作与协调、综合行动互补,还亟需推动无人系统任务执行力量要素走向"跨域融合",应对内外环境的多域冲突威胁.针对跨域融合中存在的多域协同工作机制以及系统架构设计等重要命题,为未来装备体系跨域协同提供基础理论模型.基于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