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世界都知道伊拉克武装组织在频频制造袭击事件,也知道这些武装分子大胆地用手机互相联络协调行动时,美国情报机构也在对这些手机进行跟踪、监听。可是,拥有最先进监听技术的美国情报机构为何不见其监听有什么效果呢?原来,伊拉克武装分子也摸索出一套简单、灵活的反监听手段。 移动通信网有了"副产品" 在美国制定的伊拉克重建计划中,重建伊拉克通信网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与其他重建工程相比,伊拉克的通信网恢复得最快。现在人们在巴格达等城市的街头到处可以看  相似文献   
22.
英国当前的5架“死神”无人机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时间接近5.4万小时,使用武器的次数达以459次。  相似文献   
23.
根据前美国国家安全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的文件,英国联合威胁研究情报组的间谍使用包括美人计在内的卑鄙手段诱骗黑客、恐怖组织、嫌疑犯以及军火商。  相似文献   
24.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4,(20):29-31
全世界的军事行动正迅速向数字领域延伸。2006年,以色列摩萨德特工通过网络入侵成功窃取一名叙利亚高官电脑上的文件,获悉叙利亚正在秘密建造核设施。2007年9月6日,以色列派出7架F—15I战斗机飞人叙利亚领空,将核设施夷为平地。空袭前,他们通过网络入侵成功骗过叙利亚的防空雷达,致使叙防空部队一炮未发。这两次行动让全世界一瞥未来网络战的可怕。  相似文献   
25.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3,(23):48-48
近年来,几内亚湾每年发生的海盗袭击活动多达几十起,甚至超过了“海盗热区”索马里海域。  相似文献   
26.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1,(22):52-53
10月3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以下简称FBI)公布了对俄罗斯在美间谍组织的监控录像、照片和相关文件,这些资料揭示了俄罗斯间谍秘密交换情报和钱财等活动。监控资料是一项持续了大约10年的反间谍行动取得的成果,最后以冷战后规模最大的间谍交换行动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27.
当黎以冲突再次陷入紧张时,在阿拉伯人眼里,他是一位超级民族英雄,但在以色列人和美国人眼里,他是“另一位本·拉登”。以色列最近连续采取3次“斩首”行动,希望灭他于无形。可是,他3度重新出现在电视上,对以色列的军事打击极尽嘲讽之能事。他的隐身术之高连无孔不入、屡创奇迹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都在他面前碰得灰头土脸。他就是哈桑·纳斯鲁拉。“斩首”,以军连挥3板斧在过去3周,以色列空军采取了3次秘密“斩首”行动,目标只有一个——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以色列人的制导炸弹将被怀疑是纳斯鲁拉藏身之处的“目标大楼”…  相似文献   
28.
目前,伊朗核问题引发的美伊争端仍处于尖锐对峙时期,双方都没有让步的迹象:美国拒不排除使用武力,伊朗方面不仅声称有能力击败美军的入侵,军方官员甚至公开宣称,伊朗已经组建了一支多达4万人的自杀式“人体炸弹”部队,随时准备发动报复性自杀袭击。确有此事?成立“人体炸弹”部队,并非空穴来风伊朗组建“人体炸弹”部队的消息是英国媒体率先披露的。报道援引伊朗革命卫队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哈桑·阿巴斯博士的话说,伊朗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人体炸弹”队伍,人数超过4万人。如果美国或英国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那么很明显,它们将会遭到报复性的自杀式袭击。目前,伊朗的自杀袭击者已经选定了西方国家的29个目标,其中大部分是美英两国的,有些袭击目标位于伊拉克境内,但与伊朗的边境线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美国五角大楼一直在实施网络中心建设项目,但这个耗资数十亿美元的项目时至今日仍是空中楼阁,进展不大。通过驻伊美军的一次小规模军事行动,就显现出该项目所处的尴尬境地。数字化竟传噪音在士兵刚刚离开基地后不久,C连便接到新任务。它原来的任务是在伊拉克中北部什叶派城市巴拉德巡逻,如今则向逊尼派地区阿德杜鲁亚赫进发。C连连长布莱恩·费尔德迈耶中尉“悍马”军车的无线电装置传来呼叫声:“A连与敌人发生直接交火。我需要你加速前进。”费尔德迈耶今年24岁,来自弗吉尼亚州。听到对方的呼叫后,这位刚刚还与手下开玩笑的年轻指…  相似文献   
30.
2003年,美国把反恐的旗帜插在了中东,坚持要打一场“长期战争”。2004年,美国商人伯格被砍头的网上视频让美国人,也让我们愕然。如今,美国的“长期战争”还在继续;互联网上高清晰的砍头录像也不时出现,而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市面上,砍头场面的DVD更是比比皆是。不同的是,3年后的恐怖分子已成为高质量视频图像的制作高手。那么,他们是如何制作这些血腥的宣传材料的?其制作基地又深藏何处呢?砍头画面令人作呕DVD画面中出现的男子名叫毛拉·达杜拉,现年38岁,只有一条腿,战争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一些人认定,极度凶残的达杜拉可能便是阿富汗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